哈瓦那生活的两三事——ally
生活并不是物质决定一切,在哈瓦那最时尚的道路(Obispo)上。古老的建筑,街铺有和当今世界联系的物质:进口电器、进口食品、某些知名品牌的服装,等等。商店无论大小,所有东西放在柜台里,这样的距离增加了“奢侈品”的概念。让想拥有物质的人望而却步。确实在这条路上,有本地人有观光客,来来回回的走过,大部分人是用眼睛在享受。很多国家的商业区常见拎着大包小包的行人,在这里却没有。即使是卖给旅游的纪念品一类的店,生意也不见得好,这些街边的小店,因为房子老旧改做商店门是不能扩大的,常常是走过了门口发现里面卖东西。
纪念品,酒,画,等等,做生意的方式象极当年的中国,只有你先要求售货员才给你某件商品,并不介绍,更说不上推销。可是你会发现古巴人的快乐很多,短短几天我看了几场不同的演出,在广场有位老太太听着salsa,翩翩起舞独自快乐着。学生在古老街巷的大型演出,路过的房子里,一群人正在排练舞蹈。相识的人远远的见到大声且热烈的彼此伸手招呼,有时在两辆车里按响喇叭。朋友见面互相贴面问候。西班牙语似乎就是为热情的人创造的,以至于在大街上听到的声调,每句话都是感叹语。而他们口里的La Habana结尾总是升调,流露着热情,欢快,跳跃。有点理解三毛为什么喜欢西班牙,可能是被热情感动。
古巴并不富有,却有着优美的建筑,走在老城区,象时钟被倒拨回去一样,建筑,车流,人群,一切的一切在一瞬间停驻。静止于一刻的时空。特别当你转过某个巷口,不辨东西南北,仔细的去找寻路上的蛛丝马迹,看到来自某个阳台的张望,门洞里的老鞋匠,或者巷子深处招呼你去画指甲的红裙子女人。犹如电影镜头转换的效果,你在同一时间同一路口看到这些。便不再思考,不再想这个国家是什么主义?什么生活?好奇跟随眼光,会发现很多东西。那个窗后的小孩,一群长腿奔跑的少年。老妇人艳丽的口红,都不是电影,是哈瓦那的日常景象。每天每时每刻。记忆深刻的是那个男人的眼光。 期待着父亲渔获的红衣服女孩。破久的背包里拿出刚刚钓到的一条鱼,在浪漫的海滨大道,她关心的是今天的收获。昏暗的路灯一起在海边吹着大风,父亲再没钓到鱼,什么都没带的我不知所措,一心想怎样礼貌的给她些钱。却什么都没做。不知道被如何的打动,久久不能忘。
画面在眼前一幕幕迅速翻过,早已忘了再想如果不是那一场抵抗的胜利,古巴的今天更好吗?那样的疑惑没有意义。在生活面前,这就是古巴。有时候除了记忆,你什么都不能做,尊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我的莫吉多在五分钱酒馆,我的达伊基里在小佛罗里达餐厅”。海明威在哈瓦那常说着这句话。莫吉托——mojito ,达伊基里——Daiquiri,因着海明威的爱,两种鸡尾酒也成为了哈瓦那每个人的最爱!
在广场,街角,酒吧,餐厅……循着酒的气息,来哈瓦那探访的人们把海明威的点滴足迹作为目的地。无法证实海明威把自己最后的岁月留在哈瓦那的原因。而郎姆酒,雪茄,拉丁音乐,加勒比海,夕阳,哈瓦那有他想要的一切,为着这所有的理由,来到古巴,看海,喝酒,听音乐……
如果没有酒,没有雪茄,没有乐队,没有舞蹈,古巴只是在全世界的岛屿中多了一段海滩,多了几分太阳光。可来可不来。如果没有海明威,古巴的行程犹如乐曲中缺了主旋律,是故事中少了高潮部分,又或者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女,美女开口说话不免令人失望了。
古巴在天然资源中加入了引人元素。而这元素中该从酒开始添加。任何人不需要旅游指引都不会错过哈瓦那的酒,酒是一切灵感的来源。人们来追寻海明威的足迹,去找寻那街头巷尾的气息,每个人都想找一个爱上哈瓦那的理由,雪茄?音乐?酒?美女?夕阳?爱的理由太多,随便说出的理由都象借口。而海明威在这度过最后的22年因为古巴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是海明威让哈瓦那成名还是哈瓦那给了他想要的一切,都已不重要。
找寻那些足迹太容易,老城的小巷的石板路上,据说当年海明威每天走几趟。穿行在窄窄的巷子里,时过而境未迁。思索着从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