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2月20号的时候与朋友相约,赶在我22号飞机之前,去了一趟密祉。
头几天的时候是听他说是有什么灯会?我原来是有些疲惫,打算在酒店里当个宅,一直待到离开。后来一想,还是出趟门吧。有些东西万一错过了呢?
先是坐车到
弥渡
县城的汽车站,再步行找到小巴车客运站。小巴车十块钱一张票, 一个多小时才到密祉。
那天天气一直阴晴不定,好像我近来的心情一样。一会儿毛毛雨,一会儿黄豆大小的雨滴,一会儿又放晴见蓝天。我俩都懒得打伞了,就淋一路晒一路。
小巴车到站的地方是镇上(?应该叫镇吧)的大马路,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决定一路先觅食。结果镇上正好是各村表演舞龙啦跳舞啦这样的节目,此处没有图。因为表演水
平和
道具的精美程度实在让我夸不起来。而且当时场面太乱了,我根本没办法举起手来拍照。
滇地人民多是不拘小节,我见识过的,所以这个随意的表演以及不精美程度,我能接受,这也反倒有些质朴气,或者说是乡气,但乡气得可爱。我们两人逆着表演队伍的方向前去,结果路上全是各种小摊子,卖些烤香肠炸洋芋糖葫芦一类的,丝毫勾不起食欲,不过孩子们倒是欢喜,正逢年节刚过,压岁钱还在手上,街上又是些价廉的小零嘴儿,想吃什么都随意买。
这个灯会据说对于当地是较为隆重的日子,街上确实热闹——道路很宽很宽,一边是正在游行表演的各村文艺队,另一边是各种小摊儿,那种三五元十元一次的廉价小游戏摊,各种卖两元五元十元的日用,炸洋芋,烤香肠,果汁,有一车又一车卖水果的。还有我离开时返回才发现的各种驴肉,狗肉,羊肉,牛肉摊。遮阳篷撑起来,再来几张小折叠桌,几把小椅子,围坐一起,热气腾腾,好不热闹。我与朋友走时看着锅里的牛肉咽了咽口水:怎么之前就没看到这些小摊呢?大口吃肉多痛快!后来一想,兴许就是表演告一段落,吃饭的人多了,这才出摊的。
我和朋友一边挤,一边找吃饭的地儿。好不容易找到个角落,赶紧打开大众点评,搜附近吃饭的店,寥寥无几。好在还是有的,顺着导航走了快两公里吧,穿过了热闹的大街,顺着一条田间村道,找到了我们吃饭的店,也到达了这个古村——文盛街村,这个茶马古道经过的村庄之一。
吃饭的店叫1号豆腐宴。进了饭店就马上进厨房看着保鲜柜点菜。这里有意思的就是,我在
大理
州流窜也有不少时日,印象中几乎所有饭馆,吃饭的菜式都是你进厨房看着新鲜菜肉现点。很新鲜,很有趣,看上什么菜就点它,什么没见过没吃过的都不用担心自己点错,后厨会巧妙搭配。
俩人点完菜就去餐厅等着了,肚子咕噜噜,四目相对,忍不住笑出来了。后来一上菜:砂锅毛豆腐,豆米炒腊肠,蜂窝豆腐,油炸排骨,豌豆尖豆腐汤。四菜一汤,118元。风卷残云后俩人扶着腰出门。菜量很大,其实我俩都后悔点多了,好在有个男生,饭量大,也就没有浪费很多。
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晚上还得赶回市区,就决定吃完饭了马上溜达一下。饭馆一出门右拐,就直接是古村了,很方便。
其实路口还有个老房子很好看,还有座魁星阁也是老建筑。但正好那会儿是天阴着的时候,光线十分不好,就没有拍了。只有沿路走下来,走几分钟又忽然天晴或者稍晴一些才能拍几张。
前面介绍牌上提到的点我们都找到了,还很巧合地在一所老房子的墙上看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生产队工分记录栏。是雨突然有点儿大,我们进一个胡同似的小巷避雨,我四处张望才看到的。墙皮已经斑驳脱落,字迹却还依稀可见,某某何日多少工分,何日何故有无工分。
工分制,有点儿意思。
尹宜公故居没进去,我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里头小音响循环播放《小河淌水》,我就感觉头昏——歌是好听的,但我实在不爱太嘈杂的环境。也没拍,因为真的是很游客的门头,我不爱拍。
此处附一张巷子里照片。小车停着的地方就是村子的主路,故居在巷子里,得拐进来。
这里顺便提一下,《小河淌水》这首著名民歌的唯一著作权人就是这位尹宜公先生。先前进村寨之前的路上,一路都是有标语:小河淌水的故乡。走到这里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一应该是这首歌是由这里传唱起来的,二就是这里确实是小河淌水。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caaat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