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公望隐居地 富春小洞天——富阳黄公望隐居地(60P)
2019-03-02发布 6460浏览
海风小舟Lv45

484篇游记,14176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19-01-28
  • 人物 其它
  • 出行天数 1
举报

游记链接

戊戌年末富春江- 新安江 四日游总篇: http://www.mafengwo.cn/i/11816050.html
1.28 绍兴 安昌 古镇: http://www.mafengwo.cn/i/11933042.html
1.28 富阳 黄公望隐居地: http://www.mafengwo.cn/i/11989902.html
1.29 富阳 东吴文化公园和富春山馆: http://www.mafengwo.cn/i/12029258.html
1.29 富阳 龙门古镇http://www.mafengwo.cn/i/12048958.html
1.30 建德 灵栖洞: http://www.mafengwo.cn/i/12094890.html
1.30 建德 江南 大冰洞: http://www.mafengwo.cn/i/12130998.html
1.31 建德 新叶古村: http://www.mafengwo.cn/i/12154270.html
1.31 建德 大慈岩http://www.mafengwo.cn/i/12201954.html

我的游记分省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474368.html

到达景区

       1月28日中午12点,我们从 安昌 古镇出发,前往60多公里外的 富阳 黄公望隐居地——没有选择在 柯桥 上杭 甬高速,而是走329/104国道-湖安路-杭金衢高速 绍兴 连接线,在 柯桥 西(杨汛桥) 上杭 金衢高速。这样虽然多了20个红绿灯,但是少走10公里,时间只比 柯桥 上高 速多了六七分钟,高速费少了15元。
       1点左右在杭新景高速东洲岛收费站下高速,再开7公里就到了黄公望隐居地。

景区简介

       黄公望隐居地位于 杭州 富阳 城东8公路处的庙山坞,因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结庐隐居于此,创作传世山水长卷名画《富春山居图》而闻名于世。景区核心区域由白鹤潭、黄公望纪念馆、千年诗会、君子林、玄坛庙遗址、百竹园、路亭茶驿、筲箕碑亭、小洞 天等 主要景点组成。
       景区南临富春江,南北向纵深绵延2.5公里,面积333公顷。区内岗峦层叠,山势深远,浓荫蔽日,竹茂林深,森林覆盖率达96.5%,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是“富春江—— 新安江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
1.自驾最为方便,且不收停车费。
2.非自驾可从 富阳 城区坐游12线到终点黄公望金融小镇,再步行1.3公里到达景区售票处。
如从 杭州 出发可以在城站火车站等地坐595路在黄公望森林公园站下车,步行1.7公里到达景区售票处。
3.景区内部有电瓶车运行于黄公望纪念馆与最里侧的小洞天之间,往返20元。这段路长2公里多,较为平坦,步行需要20多分钟到半小时。
【门票】
全价60元(网络预订价48元)。儿童、学生、60-69岁老人半价。
2019年全年,凭到站为 富阳 站的两日内高铁票可免门票游览。
【其他信息】
1.景区外是“黄公望风情小镇”,有农家乐可供食宿;景区内有一家百 竹山 庄可以私享美食(春节期间停业,如果订餐似乎可以自驾进入);离景区3公里外有 富阳 首创奥特莱斯,也可考虑在那里吃饭。
2.景区主要看点是外侧的黄公望纪念馆和最里面的小洞天。纪念馆耗时20~30分钟(也可更长)、小洞天耗时5~10分钟。如果坐电瓶车往返,不消1小时便可游览完毕;徒步往返则需2小时左右(我们耗时2小时15分)。

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 江苏 常熟 人,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做吏,50岁以后做道士。黄公望小时候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后来被过继给一位被人们尊称为“黄公”的老头。黄公看他聪明伶俐,特别喜欢他,就说“吾望子久矣”,因此给他取名为黄公望,字子久。
       黄公望擅长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小时就有大志。南宋灭亡后,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中年,他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后来上京到都察院,仍做书吏,经办田粮杂务。他的上司张闾是个贪官,就在元朝恢复科举那年,张闾案发,46岁的黄公望也受到牵连,被诬入狱。
       出狱后,黄公望心灰意冷,做了道士,改号“大痴”,从此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靠卖卜为生。《六砚斋笔记》中说,“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虞山画志》说他“每月夜、携瓶酒,坐湖桥,独饮清吟。酒罢,投掷水中,桥下殆满”。
       大约70岁时,黄公望结庐于 富阳 庙山坞,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时期。他在这里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并在创作完成后便溘然长逝,享年85岁。
       黄公望擅长画山水,多描绘 江南 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在作画之余,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他的作品存世不多,如今留在世间有年代可考的画作只有7幅,全是他70岁以后创作的作品,其中最好也是最出名的当属《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 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属国宝级文物。它是黄公望晚年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后几经易手,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 浙江 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taibei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taibei故宫博物院首度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图》以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据考证所画内容约80%为 桐庐 境内风景,20%为 富阳 境内风景。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幅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黄公望开始画《富春山居图》时应该为1347年(至正七年),时年78岁,他在题款中写道:“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上面这段话的大意是:“至正七年,我归隐富春山,无用师也与我一起。空闲时我就在南楼画这幅画,兴趣来了就画了几笔,画了三四年还没画完。原因是这段时间画留在山中,自己去外地游玩了。今天特地回来把画放进行李中,早晚有空时我会把它画完。(我这幅画是送给无用师的)无用师担心会有人抢画,那么我就让你们先看看卷末的题款,知道要画成这幅画是多么不容易。至正十年,端午前一日”
       黄公望是1350年(至正十年)作的题款,然而当时此画并未完成。这时他已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 江山 钓滩之胜。遇到好景,随时写生,终于在84岁那年完成此画(也有研究称并未全部画完)。

命运多舛的名画

【沈周痛失心爱名画 竟凭记忆画出仿作】
       《富春山居图》第一位藏主是无用师。到明朝成化年间,传到“明四家”之首沈周手里。他请朋友为画题跋,结果朋友的儿子却把画偷偷卖掉了,令他痛惜万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画摊上又见到了《富春山居图》,但当他筹好钱返回时,画已被人买走。沈周为此捶胸顿足,也许是太想念这幅画,他竟凭借着记忆背摹了一幅《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也流传于世。

【传世名作险遭火焚 被救出后断为两段】
       又过去了100多年,《富春山居图》辗转流传到了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手中。董其昌晚年把它卖给了 宜兴 一个姓吴的官宦世家。此时由于沈周、董其昌的极度推崇,《富春山居图》已变成了人间宝物。
      《富春山居图》在吴家流传了三代后,传到了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是当时著名的收藏家,他把这幅开创了 中国 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视作珍宝,每天茶饭不思地观赏临摹,还不惜花巨资专门为《富春山居图》造了一个楼,叫作“云起楼”,把楼中珍藏《富春山居图》的那间房子取名为“富春轩”。
       明亡清兴之际,清军南侵,为躲避战乱,吴洪裕也不得不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他舍弃家中的金银财宝以及其他珍宝和收藏品,随身带了这幅《富春山居图》和另外一幅《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他临死前实在舍不得这两幅书画,竟决定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烧掉,为自己殉葬。弥留之际,他先是让家人点火烧掉了《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就在《富春山居图》也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围观的家人中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为了掩人耳目,吴静庵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虽然被救下来了,大火却在画作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这幅画断成了一大一小两段,画作起首一段已被烧掉,其余幸存的地方也布满了火烧的痕迹。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被后人装裱后命名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因为这幅画当年曾被无用师拥有,这段画幅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

【乾隆皇帝不识真品 名作真迹反遭冷遇】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没想到第二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一时真假难分。他一边坚定地宣布第二幅《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他还特意请大臣来观画题跋,大臣们虽然有人鉴别出乾隆皇帝认定的赝品其实是真迹,但谁也不敢点破,而是纷纷附和,把真迹认定为赝品,编入《 石渠 宝笈》次等,乾隆皇帝还命令大臣梁诗正书贬语于此本上。
       后来有一种说法是:《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入宫后,乾隆皇帝其实也鉴别出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和仿作的真假,但他在此之前一直把仿作当成真迹珍藏,觉得特别没面子,因此在真画上题字示伪,故意颠倒是非。

【为避战乱辗转飘零 半幅名作落户 台湾
      1933年,日军攻占了 山海关 ,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由 北京南京 辗转运抵 四川贵州 ,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 南京 ,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 台湾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 台湾 属于国宝级文物,在 台湾 每4年展出一次,每年只展出40天。由于真品收藏在戒备森严的库房,媒体只能拍摄复制画,复制画价格也不菲,一幅价值3.3万新台币。
       当年这批文物停放在 上海 期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画收藏鉴定专家徐 邦达 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批伪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于是徐 邦达 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一个真实的面目。
       如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都存放在taibei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 中国 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破旧书画竟是国宝 废纸篓中找到题跋】
       吴家后人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1669年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购得。此后辗转于各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再次面世,已是250多年后的1938年。
      1938年秋, 上海 收藏名家吴湖帆卧病于 上海 家中。一天,“汲古阁”古董店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他,随身带了一张刚购买到的破旧的《剩山图》请他鉴赏。吴湖帆一看不得了,只见画面雄放秀逸、山峦苍茫、神韵非凡。画上无款,仅书“山居图卷”4字。
       吴湖帆捧画品鉴良久,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处反复研究,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不由得脱口而出:“乱世出奇迹,真没想到300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火中之宝’。”
       曹友卿一听,知道这幅画是宝贝,不肯转手了。几番交涉之后,吴湖帆拿出家中珍藏的商周古铜器,将这个残卷换了下来。
       吴湖帆发现换来的画作只是残卷中的残卷,连题跋也没有。后来,由曹友卿再到原卖主处寻找,终于在废纸篓中找到了题跋,恢复了画作原貌。至此,《剩山图》归入吴湖帆的“梅景书屋”。
       解放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在 浙江 博物馆供职。当他得知《剩山图》在吴湖帆手上后,内心颇为不安。怕一旦再遭遇天灾人祸,以个人的能力极难保存下来,只有国家收藏才是 万全 之策。于是,他多次来往沪杭之间与吴湖帆商洽,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剩山图》落户 浙江 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声明】以上文字为网易转载《文汇报》的文章:
***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271
目录
271
338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