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楼兰,就像风中飘过来的一阵幽香,她和
西藏
阿里
的
普兰
一样,名字带给我温婉的感觉,不同的是,
普兰
是通往圣地的门户,而楼兰本身就是神秘所在。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我最早看到“楼兰”这个词的诗句了,那时觉得李白不懂得怜香惜玉,在那个没有度娘的年代,我一直不明白楼兰是个地名还是人名。
我没有想到去楼兰的路这么难行,后程18公里路居然花了两小时。当然,我也没有想到楼兰
故城
破败成这样子。
楼兰古国存世约800年,现代对于它消亡的原因主要流行“气候变化说”与“人类索取过度说”,反正都是猜测,和
西藏
的“古格王朝”一样,我对它们的消亡原因充满无限好奇。
楼兰城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虽然经过千年的风吹沙蚀和无数次盗挖洗劫,以及所谓的科学考察,整个
故城
遗址一片狼藉,但整个
故城
当初人们生活痕迹依稀可辨。人们推测楼兰当初应该是像“
威尼斯
”一般的
水城
,两边民房间的宽阔水道就像现代的城市马路一样,中间栽种红柳与胡杨做了“隔离带”,而房屋的建筑方式就和现代钢混结构一模一样,应当说现代的一切都是学自那时才对吧。
我实在无法想象当初舟船往来,辑橹相击的繁盛景象,笑靥如花的姑娘,顽皮活泼的小孩,船上叫卖的商贩,屋顶升起的炊烟……,芦苇荡漾,胡杨金黄,它应该美过
威尼斯
无数。(图9照片拍自
若羌
楼兰博物馆,是当初斯文赫定乘船进楼兰的情景)
整个遗迹里最显眼的除了最著名的“三间房”和“佛塔”,就数建筑用的各种形状胡杨木,以及散落在地破碎无数的陶片,活生生昭示从“斯文赫定”开始至建国初期的每一次蹂躏。
行走在这样一个景观苍凉,历史伤感的遗迹里,带着
西北
方向吹来呜咽的风沙,让人恓惶无限。
楼兰,楼兰,再见。
本游记著作权归@大小姐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