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南投登瀛书院 文峰塔 (古塔巡礼系列之221)
2019-05-26发布 356浏览
铁人17号Lv45

4901篇游记,1299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16-02-13
  • 人物 情侣/夫妻
  • 出行天数 1
举报

2016.02.13(第1270篇) === 古塔巡礼系列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8427474.html  ===
%%写在前面:一直以来有些新朋友给了些建议,因此从第1050篇开始都会加上这段简单说明;
1:初衷就是备份照片,早期因为移动硬盘坏了遗失太多照片,因此现在除了2个移动硬盘再加上这里做为照片备份地方。就因为是备份照片,都是前几年照片,基本是忘光了细节,所以只是加点景点说明,最多补上几句个人感想,做为将来自己再看照片时的回忆。
2:目前照片已经近40万张,2个4T的硬盘都快放满,为了方便我自己管理与搜寻,很多照片做为切割拆分成不同档案,例如一个镇上有好几个景点,大部分是每个小景点就一个档案,并不是做段落标题区分,毕竟主要在硬盘我要在近40万张照片找到最好就是有独立档名,因此有些朋友的建议我实在是做不了。
3.拍照技术不好,也会有看似重复的照片,那是因为不同角度或是不同光圈快门设置,看起来就有一些像是重复照片,毕竟我是备份为主,当然是全部保存,如果刚好有看到我照片的有想法只能说抱歉请绕道。
4.不是常看其他内容,有上线主要还是备份照片或发个笔记就离开,若没有注意朋友的发文还请见谅,至于如果朋友们对我照片内容的地方有兴趣我只要有看到留言必定知无不言(当然前提是我没忘记),大部分我是自驾,公共交通部分很少能回答上。
5.所有照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
%%

登瀛书院,位于 台湾 彰化 北投 堡(今 南投草屯 乡史馆路 文昌 巷)。 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庄文蔚、洪济纯倡建,俗称 文昌 祠,又因出了不少秀才,故被当地人戏称为“秀才窟”。书院祀 文昌 帝君、朱熹及制字先师仓颉,并供土地神。书院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虽经多次重修,仍大体维持原貌,为岛内古老书院保存最完整者,目前已被列为三级古迹。

登瀛书院位 于田 野间,清幽静雅,为一单进三合院建筑,中央为三开间正殿,一旁有过水廊连接两侧厢房,设有斋房、肄业房、山长房和藏书房,院落前方有一座三脊燕尾式照壁,颇为特殊。为了符合书院的教化特质
,所有装饰手法一律淡雅肃穆。登瀛书院主祀 文昌 帝君,陪祀朱子、文魁等,皆为民间信仰中保佑读书人的神明,因此每逢考季,常可见到供桌上亦摆满了准考证,分别依照大专部、高中部及一般考试排列,饶富趣味。

台湾 南投草屯 镇登瀛书院
位於 南投草屯 镇新庄里史馆路 文昌 巷三十号
建於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年)
登瀛书院又称 文昌 祠,原由登瀛社社学改为义学,受 白沙 书院节制。 蓝田 书院设置后,遂由民间筹捐,成为绅民倡建的书院。
按清代学制,在党庠州序之外,乡堡坊里常设官塾,以利偏远生童就学,称为社学。 草屯 地区之有教育设施,首见於清雍正十二年甲寅(西元一七三四年)设立於 北投 社的「土番社学」。内置社师一人,以教导番童。
乾隆年间,汉人入垦日渐增多,於是在 北投 街设 北投 义学,用为汉人子弟启蒙的场所。到了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年), 南投 县朱承懋延请南 北投 保、水沙连保等士绅筹建书院,是年十月兴工,道光十三年癸巳(西元一八三三年)十月竣工,做为南、 北投 保两地汉人读书的场所,这便是一般熟知的康寿庄(今 南投 市崇文里)「 蓝田 书院」。
但因 蓝田 书院远在 南投 ,对於 北投 保(今 草屯 )之兴学颇感不便,於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年)十月,由 北投 保职员洪济纯、生员洪钟英、总理庄文蔚发起,就 北投 保士绅捐款,兴建「登瀛书院」,同年十一月兴工,翌年戊申十二月完成。
光绪九年癸未(西元一八八三年),因年久失修,院舍屋顶倾圮,乃由 北投 保士绅李定邦、林锡爵、简化成等人倡议修建,并有萃英社、玉峰社、碧峰社等响应资助,七月兴工,次年甲申一月修×完成,成为 草屯 地区丁年子弟读书考课之所。
民国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九二六年),由洪元卿、李昌期、洪文期等再倡议重修,当时李春盛、洪元煌、洪清江等人曾主张将书院迁移 草屯 公园内重建,幸经多数人反对而作罢。翌年一月修建完成。
民国五十六年丁未(西元一九六七年)再加修建。至民国七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九八六年), 南投 县政府鉴於书院建筑残破倾圮,急待整修,乃於是年十二月以古迹维修方式进行修护,民国七十七年戊辰(西元一九八八年)五月竣工,成为今日的面貌。
登瀛书院坐北朝南,为单进两护龙的三合院建筑,位於新庄里辽阔的稻 田中 ,四周有围墙环绕,正前方有燕尾翘脊照墙一座,山门位於左斜前方。
中央三开间独立的建筑为正殿,昔时为讲堂,中央供奉 文昌 帝君、左奉 紫阳 夫子朱氏、右奉魁斗星君。外形为左右山墙加两坡水屋面的硬山屋顶构成的「假歇山」形形。由於两侧屋面出挑较短,椅柱与山墙间的回廊狭窄,没有椅廊建筑的雄伟。正殿室内的大木结构,在大梁下的宽厚的随梁,随梁两端与柱交接处置「丁头×」,×下再安×鱼雀替,作法甚为特殊罕见。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3
目录
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