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岁岁年年人不同,且吟代悲白头翁——过汝州刘希夷墓有感
2019-06-10发布 658浏览
天元88Lv37

233篇游记,410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19-06-07
  • 人物 一个人
  • 人均费用 50
  • 出行天数 1
举报

曾有人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还有人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以“两句胜若虚”,这两句诗就出自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两句诗让世人千年传诵,同时也给刘希夷带来了杀身之祸。
刘希夷,唐上元二年(高宗李治)进士,同榜进士有唐诗史上并称“沈宋”的沈佺期和宋之问(刘希夷的舅舅),时年25岁。
史说刘希夷美姿容,擅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据说刘希夷刚做出来《代悲白头翁》的时候,就给舅舅宋之问过目。宋之问本来就对刘希夷多有妒忌,看到刘希夷写了这样一首诗之后,特别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两句赞不绝口,要求刘希夷把这两句“转赠”给自己。刘希夷估计当时抹不开面子答应了,可后来回去想想又很是舍不得,便去找宋之问“反悔”,没想到宋之问竟丧心病狂,“将其灌醉后,以土囊压杀之”。
刘希夷是 河南 汝州 人,其墓,就在 汝州 风穴寺景区旁边,貌似正在开发扩建之中,叫“夷园”。

小小青冢,难掩诗才风流。

唐代是个极为开放的朝代。通过 丝绸之路 ,汉胡(东西方)文化深度融合。除饮酒外,诗也与唐人的生活水乳交融,无法分离。唐人将诗歌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干什么事都要写诗来装点。人逢喜事时写诗,人生失意时也写诗;友人分别时写诗,老友重逢时更写诗。有的文人甚至用诗写信,写公文。至于亲朋宴饮、游山玩水、科举求仕、官场沉浮、婚丧嫁娶、求欢恋爱,那就更离不开诗歌来助兴了。
这样的多元文化培育了朝气蓬勃的世俗生活,当然也养育了伟大的艺术家与诗人。
刘希夷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中。二十五岁就进士及第的他,对做官没有什么兴趣,却对写诗异常痴迷。在创作上,他的口味也比较独特,爱用古调,爱写闺帷内容,爱哀婉缠绵的情调。他的这种诗风因与崇尚雄劲的时代潮流不合,所以一直不为当时的读者所重视。为此,心情沮丧的刘希夷常常借酒浇愁,怀抱琵琶弹奏失魂落魄的歌。
但是光辉永远无法被掩盖,刘希夷短暂的一生中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代悲白头翁》却被千古传诵,影响最大的就是《红楼梦》中的《葬花吟》。
而宋之问,以其才情(唐律诗奠基人;曾“ 龙门 夺袍”;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原本足可以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列“初唐五杰”,但其人品实在低下(大拍武则天马屁并自荐枕席,被武以其“口臭”嘻之;转而拍武的面首张氏兄弟,为之提便壶;为上位举报朋友王同皎;为夺诗杀害外甥刘希夷……),纵观古今文坛,才高而德鄙者,唯郭沫若可与之相提并论。
说了不少沉重话题,轻松一下。
网上曾有嫁接唐诗,让人捧腹。如:
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今灵光一现,借刘希夷与崔护名句,凑一首《都城南庄代悲白头翁》: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37
目录
37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