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中国远征军·松山战役遗址
2019-08-02发布 2915浏览
双涛而来Lv35

56篇游记,78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14-09-11
  • 人物 和朋友
  • 人均费用 200
  • 出行天数 1
举报

于2014年9月11日从 腾冲 和顺 古镇出发,在涛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有幸于松山战役胜利70周年时来到 龙陵 县松山战场遗址,硝烟远去,只有青山翠柏挺立,坑壕和爆炸现场尧幸尤存,大山、大河依然在那…

松山战役起因

1944年为了重新打通滇缅公路, 中国 驻印军(X部队)开始从 印度 反攻 缅甸 ,按照史迪威的计划为配合驻印军行动, 中国 远征军(Y部队)分左右翼渡过 怒江 占领 腾冲龙陵 、松山。

松山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着滇西进入 怒江 东岸的交通咽喉。紧靠 怒江 惠通桥,“前临深谷,背连大坡”,左右皆山,松山突兀于 怒江 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 怒江 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而且掌握著 怒江 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 腾冲龙陵 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松山不克,滇缅公路不通,交通运输困难,反攻 龙陵腾冲 ,就会得而复失”。所以说,松山战役是滇西战役中关键性的战役,松山被称为“东方的 直布罗陀 ”。

松山战役意义


1、打破滇西战役僵局,为最终打通公路奠定了基础,拉开了 中国 大反攻序幕;2、是 中国 抗日战场首次获得胜利的攻坚战、 中国 战略反攻阶段“转折点”之战;3、日军在 亚洲 战场的第一个所谓“玉碎”战。 日本 天皇亲授的联队军旗被毁,旗冠深埋地下,113联队不复存在,成为日军在 中国 战场上首次遗留上千具遗骨迄今无法收敛的败仗。4、松山战役,成为山地丛林攻坚战的典范,并有雨季等因素,具有很高的军事学研究价值。战后第8军司令部参谋处编撰《第八军松山围攻战史》,为陆军大学教材(1947),此役也被写入 美国 军校教材。5、此役遗址至今保存较为完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目前尚在勘查、保护和开发中。

伤亡统计

松山战役第一阶段,6.4到7.2的一个月,71军新28师、第6军新39师117团(陆续增加),攻占了松山外围阴登山、腊孟街、竹子坡,伤亡近1700人,其中阵亡855人,包括士兵805人,军官50人;负伤844人,包括士兵736人,军官108人。另失踪32人。毙伤日军596人。与国民革命军伤亡比,接近1:3。

松山战役第二阶段,从7月2日始到9月7日结束,历时68天,第8军投入作战总兵力15975人(含配属炮兵),共阵亡3145人(士兵3038人,军官107名),负伤2929人(士兵2741人,军官188人)。伤亡总数达6074人,伤亡率38%。另有18人失踪。全歼日军拉孟守备队,约击毙日军1250人,俘虏28名(应含慰安妇)。敌国民革命军伤亡比1:4.86,接近1:5。

整个松山战役,远征军共历时近百天,动用约10个团,兵力总计2万多人。伤亡总数7763人(含失踪人员)。包括:阵亡总人数4000人,负伤总数3773人,失踪总数50人。毙杀日军1250人,敌国民革命军伤亡总比例约为1:6.2,且战死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

去往松山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22
目录
22
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