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走进小平故里,缅怀一代伟人
2019-10-17发布 537浏览
寒泉Lv45

207篇游记,3225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19-10-09
  • 人物 其它
  • 人均费用 1800
  • 出行天数 5
举报

走进小平故里,缅怀一代伟人


走进小平故里,缅怀一代伟人
——201910长江 三峡 行(一)
10月9日-13日,我参加了乡人陈某组织的“长江 三峡 行”旅游团。9日早晨6点50分乘坐大巴出发,踏上了旅程。
我们的第一站是 广安 ,去参观邓小平故里。这是一趟红色革命之旅,追寻伟人成长之路的足迹之旅。
邓小平故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 广安 协兴镇境内牌坊村,距 广安 市区7公里。1997年,邓小平故居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7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邓小平青少年活动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8月,经中共 四川 省委、 四川 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面积为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邓小平故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景观多处。





按照“保护、发展、美化、繁荣”的方针,景区建成了以邓小平故居为核心,占地830亩的生态纪念园。出于对伟人的敬仰、怀念和感恩,全国各省市、国家各部委及各民主党派,都为邓小平故居捐建了绿化林,故居景区绿化率达到80%以上,整个园区郁郁葱葱、苍翠满目 。在纪念园区我们还看到了“ 成都 林”的刻石。

















邓小平故里景区有南、北两个主大门。大门口均为一座二重檐四柱三开牌坊式建筑。邓小平故里已于2008年5月1日起免费参,游人可以自行前往售票处,免费领取门票进入游览。

我们是从北大门进入的,进门即为古树坪。我们的参观路线为:北大门——翰林院子——蚕房院子——德政坊——神道碑——放牛坪——邓家老井——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缅怀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铜像广场——南大门。

翰林院子

翰林院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系邓小平先祖清代翰林邓时敏告老还乡的旧宅。 人们便把邓时敏起居之所称为“翰林院子”。 翰林院子座西朝东,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由两个连体的四合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6间,有朝门、戏楼、厅堂和厢房等,占地2219平方米,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 建筑十分精美,雕刻颇具特色。朝门外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雕塑家钱绍武书写的“翰林院子”金匾,朝门口一对大 狮子 蹲立两侧,其规模和布局充分体现了翰林院子当年主人的身份。 因邓时敏有子无孙,邓时敏仙逝后,出于想为邓家培养出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以光宗耀祖之缘故,族中公议把翰林院子辟为学馆,于是办起了姚坪里(今牌坊村)第一所私塾。
1909年,5岁的邓小平入翰林院子发蒙读书 ,并在此由私塾老师邓俊德将原名“邓先圣”改名为“邓希贤”,言下之意,希望他成为一个贤人。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很久,18年后因革命需要才改名邓小平。在这里,童年时代的邓小平读书经历了最灿烂、童真的时代。









蚕房院子

蚕房院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朝末年 ,距今近160年,系邓氏族人从事养蚕、煮茧、缫丝场所。房前屋后栽桑,正房住人,厢房养蚕,后房煮茧缫丝。它是牌坊村最大的养蚕院子,也是川东养蚕作坊的代表性民居建筑。蚕房院子建,与小平故居建筑结构基本相似,坐东朝西,悬山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穿枓式承重体系,木柱石础,青石铺地,一楼一底,大小房屋16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设有序厅、展厅、蚕房、蔟室、缫丝、织绸、蚕丝历史文化、蚕丝科普、丝绸旅游商品等展室。
因邓小平三叔邓绍圣居于蚕房院子,少年邓小平经常到此玩耍、劳动和学习。






德政坊

德政坊——相距古树坪不远,位于游览园区主道上,是当时清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赐造的。牌坊村正是由于有了这座牌坊而得名。原牌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此牌坊于2002年8月在原址按原牌坊形质复建。牌坊高12米,宽10米,四柱三间,三重檐,中脊有镂空雕饰,两端有鸱吻与坊盖之翘首对应。中门横跨宽4米,两对抱鼓石上分别刻有“双狮滚带”等多种浅浮雕图案。中门上方横额上正面书刻“德政坊”三字、背面则刻“功勒金石”四字。牌坊两侧门较之中门略低、略窄,门上镶嵌石板,石板上透雕各种花卉图案;并书有“恭谦”、“正直”、“咏仁”、“讼理”等字样。四根方形枋柱竖立于地面四块长方形整石之上,枋柱上正面镂刻楹联:“宏扬法典千秋伟业 ,造福黎民一代名臣”;枋柱背面镂刻楹联“敏思勤行盛德若愚,为善最乐诗书传家”。楹联和横批都是邓时敏一生功绩与德行的写照。横梁的两边分别雕饰人物群像浮雕,整座石坊给人以恢宏庄重之感,浮雕图案不仅玲珑剔透,而且题材十分丰富,人物主体内容取材于戏剧,有的出自于神话小说或民间故事,造形生动,个性鲜明,内涵丰富。






神道碑

神道碑——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的。邓小平先祖邓时敏,字逊斋,号梦岩,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进士及弟,入翰林院授以编修,后升为侍讲学士,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升任 大理 寺 正卿(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邓时敏为官忠耿,刚果持正,政绩斐然,声然远播。年老后乞休,返乡卒于家,诰授通奉大夫。
神道碑距德政坊约300米,碑高约5米,碑石上竖正书“诰授通奉大夫 大理 寺正卿邓公神道”。额上雕龙极富动感,龙头戏珠,珠 中阳 刻一“圣”字,碑立在贔屭(拼音:Bìxì)上(这个看似乌龟的动物叫贔屭,龙头龟)  身,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碑两侧分别立一望柱, 云龙 雕刻造型甚美。柱顶分别雕刻蹲立 石狮 。此碑在《 广安 州新志·金石志》上有载。遗憾的是,原碑在“文革”中被毁。此碑于2000年重建,2003年3月修复完善。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8
目录
8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