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万岫闽山争烂漫 考亭千载铸传奇
——七律·游建阳考亭书院
并跋(注)
建阳,八闽古邑。晦庵晚年于建
阳城
西山林中建考亭书院,并殁于此。乙未八月廿五(西历二零一五年十月七日)过此探幽,因有一咏——
游建阳考亭书院
建溪曲折绕沙堤,秀木森森笼郡西。
一脉真心阐理学,穷究濂洛化珠玑。
七贤闾巷传麟史,九蔡林泉授雅诗。
万岫闽山争烂漫,考亭千载铸传奇。
◎考亭书院: 闽北建
阳城
区西三公里处。书院背负青山,三面环水,景色清幽。宋绍熙三年(1192)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
沧州
精舍”(考亭书院)。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到考亭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之“考亭学派”。朱熹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于
庆元
六年(1200)病殁。宋理宗时,程朱理学倍受重视,淳佑四年(1244)诏为“考亭书院”,理宗皇帝赵昀御书匾额褒崇之。考亭书院因年湮代远,风雨侵蚀而倾圮,今仅存明嘉靖十年(1531)御史蒋昭重修之石牌坊。考亭书院现已成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之“阙里”。
◎濂洛: 即濂洛关闽之学。宋代
理学之四个主要学派:“濂学”指北宋周敦颐为首之学派,因其原居道州(今
湖南
道县
)濂溪而得名,亦称“濂溪学派”;“洛学”指北宋程颢、程颐为首之学派,因二程为
洛阳
人而得名,又因程颐曾居临
伊川
,二人讲学于
伊洛
之间,亦称“
伊洛
之学”;“关学”是以北宋张载为首之学派,因张氏讲学于关中而得名,又因世称张载为“横渠先生”,亦称“横渠学派”;“闽学”乃指南宋朱熹为首之学派,因朱熹曾侨寓并讲学于闽地而得名,又因朱熹号“晦庵”,在建阳考亭讲学,亦称“晦庵学派”或“考亭学派”。
◎“七贤”与“九蔡”: 即“潭阳七贤”与“蔡氏九儒” (建阳古称潭城、潭阳)。
建阳乃“七贤过化之区”,邑人津津乐道。“七贤”指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位贤者。
朱熹接过孔子“有教无类”口号,于建阳亲手创办寒泉精舍、沧洲精舍、云谷草堂、同文书院,收授穷困弟子。并鼓励门人创办书院,蔡元定等六人皆为朱熹弟子,各办书院,教授门徒,故被人誉为“七贤”。
建阳蔡氏族人也至力于地方教育事业,最出色者为“蔡氏九儒”。按辈分排列依次为:蔡发(朱熹友)、蔡元定(蔡发子)、蔡渊(元定
长子
)、蔡沆(元定次子)、蔡沉(元定三子)、蔡格(蔡渊
长子
)、蔡模(蔡沉
长子
)、蔡杭(蔡沉次子)、蔡权(蔡沉三子)。蔡氏子孙受蔡发影响,做学问不应科举。“富贵良非愿,林泉毕此生”(蔡格诗),九儒中除蔡杭外,其余八人皆乡间隐士,均为受邑人尊敬之教书先生。
◎麟史:即《春秋》,又称《麟经》或《麟史》,
中国
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周朝时期鲁国国史,传为孔子所著。《春秋》记事语言极为简练,然每句均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出现诸多对《春秋》所载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之书,最著名者为“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理学吾不甚喜。然明道、
伊川
二先生,及晦翁之学识与治学精神,其于教育布道之热忱,则心向往矣!
★宋慈——法医学之祖亦建阳人。
乙未秋稠州炎心草构于回厦途中
♞图9 题文征明书帖二咏。
文
衡山
叹
应天九试皆成虚,待诏翰林更异途。
一日功名抛掷去,丹青赡墨曜姑苏!
衡山
再叹
劲逸飘然贞宪公,吴中墨翰添恢宏:
真书尽得闳儒气,行草千秋魏晋风!
戊戌初冬稠州炎心于
嘉禾
骆炎心,稠州
义乌
人。少时离杭寓徽:曾寒冬叫卖;尝酷暑耕耘;逐过利,争过名。后迷途知返,然已两鬓飘秋。终至
嘉禾
,授西席,乐独游。
本游记著作权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