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残缺的记忆—黎巴嫩,卜舍里,纪伯伦故乡》
2019-11-17发布 463浏览
老帕Lv42

352篇游记,212粉丝

举报

《残缺的记忆---- 黎巴嫩 ,Bcharre:纪伯伦的故乡》(170)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哈利勒,纪伯伦
 
来到 黎巴嫩 想看的第一个人,也是唯一想看的人就是纪伯伦。
2009年1月下旬的一天,我从叙利亚的边境口岸进入到 黎巴嫩 。与战火纷飞伴随着城市垃圾发出的阵阵腐朽,臭气熏天,蚊蝇肆虐的叙利亚相比, 黎巴嫩 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虽然这里也有垃圾,也有蚊蝇,但城市中多了些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少了些恐怖与不安;乡村青山绿水,田园牧歌般的风光已经占据生活的主导,人们安居 乐业 ,其乐融融,各得其所,丰衣足食。
这天,汽车出 贝鲁特 城,很快就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崇山叠嶂,绿荫遮日,满目皆绿色,阳光透过密叶的缝隙,星星斑斑,闪闪烁烁;恍如幻觉,似是而非,正在享受昏昏欲睡的困顿,车子停了下来。 
我们缓步来到一座山顶,迎面一尊高大的半身头像的青铜塑像,不用介绍,这就是纪伯伦了。
这里叫:“Bcharre”,不知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叫:“ 卜舍里 ”,有一丝怪怪的感觉。
公元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就出生在这里。
现在这里改为纪伯伦博物馆,原先是一个破旧的修道院,石垒的围墙斑驳累累,渗透着饱经的历史沧桑,狭窄的山门诉说着以往的冷漠与荒凉。
进入山门,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傍山而建,有些像 中国 西 北部地区 的窑洞庭院。展室不大,简单朴素,没有修饰,唯一算得上修饰的就是这里特有的雪杉树了。
展出的展品不多,大多是纪伯伦的绘画作品。在这里,第一次知道他在绘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遗憾的是我对绘画一窍不通,失去一次极好的学习和欣赏的机会。
有一个展柜专门展出世界各国翻译的纪伯伦的著作和论文,同样的简单,而且数量不多。我留意了一下,只有两本中文书,其中一本就是冰心翻译的《先知》。
中国 ,第一个把纪伯伦的作品翻译成中文,介绍过来的就是冰心。说起来,冰心与纪伯伦有着一段“擦肩而过”的“不解之缘”,而起因就是纪伯伦的《先知》。
1923年8月,冰心赴 美国 。这一年,同在 美国 的纪伯伦发表《先知》。当时冰心在 波士顿 ,纪伯伦在 纽约
冰心在《先知》发表四年后读到此诗,感动之余决定翻译这部作品。这一年(1931年)的4月10日,纪伯伦病逝,年仅48岁。根据纪伯伦的遗嘱,他的遗体将运回 黎巴嫩 。同年的8月22日,他的遗体运回 黎巴嫩 。而就在第二天的8月23日,冰心翻译完成《纪伯伦》,并写了序言。纪伯伦一生从来没有来过 中国 ,冰心也没有去过 黎巴嫩 ,他们之间也从来没有见过面,是《先知》把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
从此, 中国 人知道在遥远的 地中海 之畔的 黎巴嫩 ,有一位与泰戈尔一样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诗人。他的诗歌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与幽默,他的诗歌编入了 中国 中小学语文课本。
我就是在这时读了他的诗,并深深的喜欢上了他的诗歌。
我喜欢他诗歌中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深切的忠诚,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情感,才会有“把我埋在 黎巴嫩 的雪松旁”的遗言;我喜欢他有无比宽广的胸怀,才会有“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的情怀。我喜欢他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才会坚持用阿拉伯语写作,使诗歌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色彩和情调。我喜欢他世界的纯粹,对人们的真诚,才会有“忆念是一种晤见,遗忘是一种自由”的复杂矛盾的深情。我喜欢他对黑暗与丑恶的无情的鞭挞,才会有“当黑影消灭的时候,遗留的光明又变成另一种光明的黑影”的诗句警示人们。我喜欢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情怀,才会有“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冰心语)”……
 
纪伯伦的棺木停放在地下室里,洞穴上方的墙上镶刻着他亲手写的墓志铭:
“我和你一样活着。当你闭上眼睛,审视你的内心,我就在你身边。”
 
……
 
2018年10月15日 
  
 

《残缺的记忆---- 黎巴嫩 ,Bcharre:纪伯伦的故乡》(170)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哈利勒,纪伯伦
 
来到 黎巴嫩 想看的第一个人,也是唯一想看的人就是纪伯伦。
2009年1月下旬的一天,我从叙利亚的边境口岸进入到 黎巴嫩 。与战火纷飞伴随着城市垃圾发出的阵阵腐朽,臭气熏天,蚊蝇肆虐的叙利亚相比, 黎巴嫩 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虽然这里也有垃圾,也有蚊蝇,但城市中多了些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少了些恐怖与不安;乡村青山绿水,田园牧歌般的风光已经占据生活的主导,人们安居 乐业 ,其乐融融,各得其所,丰衣足食。
这天,汽车出 贝鲁特 城,很快就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崇山叠嶂,绿荫遮日,满目皆绿色,阳光透过密叶的缝隙,星星斑斑,闪闪烁烁;恍如幻觉,似是而非,正在享受昏昏欲睡的困顿,车子停了下来。 
我们缓步来到一座山顶,迎面一尊高大的半身头像的青铜塑像,不用介绍,这就是纪伯伦了。
这里叫:“Bcharre”,不知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叫:“ 卜舍里 ”,有一丝怪怪的感觉。
公元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就出生在这里。
现在这里改为纪伯伦博物馆,原先是一个破旧的修道院,石垒的围墙斑驳累累,渗透着饱经的历史沧桑,狭窄的山门诉说着以往的冷漠与荒凉。
进入山门,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傍山而建,有些像 中国 西 北部地区 的窑洞庭院。展室不大,简单朴素,没有修饰,唯一算得上修饰的就是这里特有的雪杉树了。
展出的展品不多,大多是纪伯伦的绘画作品。在这里,第一次知道他在绘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遗憾的是我对绘画一窍不通,失去一次极好的学习和欣赏的机会。
有一个展柜专门展出世界各国翻译的纪伯伦的著作和论文,同样的简单,而且数量不多。我留意了一下,只有两本中文书,其中一本就是冰心翻译的《先知》。
中国 ,第一个把纪伯伦的作品翻译成中文,介绍过来的就是冰心。说起来,冰心与纪伯伦有着一段“擦肩而过”的“不解之缘”,而起因就是纪伯伦的《先知》。
1923年8月,冰心赴 美国 。这一年,同在 美国 的纪伯伦发表《先知》。当时冰心在 波士顿 ,纪伯伦在 纽约
冰心在《先知》发表四年后读到此诗,感动之余决定翻译这部作品。这一年(1931年)的4月10日,纪伯伦病逝,年仅48岁。根据纪伯伦的遗嘱,他的遗体将运回 黎巴嫩 。同年的8月22日,他的遗体运回 黎巴嫩 。而就在第二天的8月23日,冰心翻译完成《纪伯伦》,并写了序言。纪伯伦一生从来没有来过 中国 ,冰心也没有去过 黎巴嫩 ,他们之间也从来没有见过面,是《先知》把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
从此, 中国 人知道在遥远的 地中海 之畔的 黎巴嫩 ,有一位与泰戈尔一样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诗人。他的诗歌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与幽默,他的诗歌编入了 中国 中小学语文课本。
我就是在这时读了他的诗,并深深的喜欢上了他的诗歌。
我喜欢他诗歌中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深切的忠诚,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情感,才会有“把我埋在 黎巴嫩 的雪松旁”的遗言;我喜欢他有无比宽广的胸怀,才会有“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的情怀。我喜欢他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才会坚持用阿拉伯语写作,使诗歌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色彩和情调。我喜欢他世界的纯粹,对人们的真诚,才会有“忆念是一种晤见,遗忘是一种自由”的复杂矛盾的深情。我喜欢他对黑暗与丑恶的无情的鞭挞,才会有“当黑影消灭的时候,遗留的光明又变成另一种光明的黑影”的诗句警示人们。我喜欢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情怀,才会有“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冰心语)”……
 
纪伯伦的棺木停放在地下室里,洞穴上方的墙上镶刻着他亲手写的墓志铭:
“我和你一样活着。当你闭上眼睛,审视你的内心,我就在你身边。”
 
……
 
2018年10月15日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3
目录
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