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残缺的记忆—黎巴嫩:贝鲁特的情怀》
2019-11-28发布 536浏览
老帕Lv42

352篇游记,231粉丝

举报

《残缺的记忆---- 黎巴嫩贝鲁特 :离别时的情怀》(173)
 
“从来都是离别时,才知道爱有多深。”
——引自《 黎巴嫩 》( 以色列 电影,2009年版)
 
今年5月份,我看了 美国 导演布拉德,安德森的新片《BEIRUT》( 贝鲁特 )。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离开10年,重返 贝鲁特 的主人公如何与恐怖组织周旋,最后营救出昔日好友的故事。说实话,影片冗长,情节拖沓,对话过多,语言苍白,缺乏戏剧性,我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但影片中出现的 贝鲁特 场景的镜头画面,那熟悉的街道,喧闹杂乱的市井生活,到处巡逻的装甲车,弹洞累累的居民楼,不时传来凄厉尖叫声的急救车呼啸而过,……这并不遥远的一切却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使我激动不已,久久不能自拔。
我是在2009年1月来到 黎巴嫩 首都 贝鲁特 的。
黎巴嫩 是一个小国家,只有10452平方公里,有人类的历史就有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位置与它的历史一样历来都是体现着重要:连接 欧洲非洲 ,近邻多事的宗教圣地 耶路撒冷 ,东方世界的门户,东方文明通往世界的桥梁,这就使得 贝鲁特 充满了生动的故事与历史的传说……
贝鲁特 是多元的历史,多元的城市:腓尼基人的 地中海迦太基 人的港口, 希腊 人的城池,巴比伦人的花园, 罗马 人的竞技场,拜占庭人的教堂,波斯人的宫殿,十字军的城堡,阿拉伯人的清真寺,……
以土黄色为基调的老城永远是 贝鲁特 生活的源泉,狭窄的街道不时发出古老历史的气息,无形的却是具体的,琐碎的也是整体的,现实的更是历史的;……
 一闪而过的假日酒店永远是记忆中的永恒:弹痕斑驳的墙壁刻在脑海的最深处,它是这座城市饱受战争蹂躏的纪念碑,更是不屈的 贝鲁特 人永远生活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的宣言书……
雄伟的Muhammad Al-Amine清真寺与基督教堂在同一条街上,它既是 贝鲁特 的地标,又是 中东 地区最自由的阿拉伯国度的象征……
处于东,西 贝鲁特 “蓝线”上的国家博物馆,阿拉伯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不仅是考古爱好者的天堂,它更预示着 贝鲁特 的凤凰涅槃将从这里重生……
地中海 波浪无休止冲刷着鸽子岩的礁石,这块不像鸽子的岩石,与其说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愿望与向往,不如说是人类自己对 和平 的祈祷与渴望……
Jeita Grotto的巨大石笋熔岩洞穴,使人们惊讶于 中东 地区的奇观,注视着大自然的天工神斧的伟大工程不停息的继续进行……
新区摩天大楼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与米黄色的老城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组成了特殊魅力的 贝鲁特 ,它的今日,与它的未来……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 贝鲁特 ,一个没有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只有犹太人,穆斯林,基督徒与无神论者共同生存的世界,一个习惯于防空警报与装甲车隆隆声音伴随日常生活的世界, 一个在硝烟和废墟旁谈论 美国 总统的竞选与本国政府的改革的世界,一个有着浓厚历史的沉淀,宽容现实的一切,永远热爱生活的世界,一个我无法效仿,却又无法忘怀的世界……
这就是我将要离开 贝鲁特 时,心目中的 贝鲁特 的情怀。
别了,我心中的 贝鲁特
 
 
2018年10月26日

图片摄于2009年月。
 
后记
用4篇短文来描述 黎巴嫩 是意料之中的。一个小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曾经影响了世界。
“……被觊觎也被征服,被遗忘也被发现,被痛惜也被珍惜。”
——引自电影《 黎巴嫩 》台词
2018.10.26.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3
目录
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