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残缺的记忆----
美国
波士顿
哈佛大学》(85)
“我们加入你的禧年人群中,
用祝福投降你
通过这些节日仪式,从过去的年代,
到之前等待的年龄。
……”
----摘自《哈佛大学校歌》(谷歌翻译。结尾同)
15世纪末,随着
哥伦布
开辟
欧洲
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线,
欧洲
大批的“淘金者”纷纷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这块新大陆。17世纪初,首批
英国
移民到达北美大陆,开创“新
英格兰
”。在移民当中有100多名清教徒,他们在
牛津
和
剑桥
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为了使自己的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受到同样的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
马萨诸塞州
的查尔斯河畔,创建了
美国
历史上,准确地说是在
北美洲
历史上第一所学院-----伊曼纽尔学院,即哈佛大学的前身。140年以后的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这批清教徒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自己国家的诞生,但他们为国家做了一件永留千史的丰功伟绩的事情,他们自己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但他们知道他们的后代需要受良好的教育……。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遗产的一半,和400本图书赠送给学校。1639年3月13日,
马萨诸塞州
殖民议会通过决议,把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
2005年9月30日,我乘
加拿大
航空公司AC031航班从
北京
飞往
多伦多
,12个半小时后到达
多伦多
,接着马上转机,乘AC364航班飞
波士顿
。我这次旅游的目的地是
加拿大
,看地图发现离
美国
的
波士顿
很近,而哈佛大学就在
波士顿
。所以我特意在
多伦多
拐了一个弯,计划在
波士顿
住2个晚上,专门拜访这所享誉世界的学府。
波士顿
城市不算很大,可以说十分紧凑。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摩天大楼擦肩磨掌;它更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美国
建国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物古迹散落在高楼大厦之中,分外夺目。
我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走进这所神圣的殿堂的,当发现的时候,已经在大学的一个中心广场了。为了好好的认识它,我按原路返回,站在刚才进入的那扇门。这是一扇很普通的铁栅栏门。与众不同的是铁门上方的哈佛校徽,它威严地俯视着匆匆进出的年轻人,似乎在提醒着什么。不知是哪位名人说过,哈佛大学的围墙都透着文化的底蕴。初读这句话的时候总以为是夸大其词 ,但当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导游讲,哈佛共有24座大门。我们刚才走过的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座,在上方的校徽上有哈佛的校训:“真理”。在门的横檐上写着:“打开城门吧!好让公义和信实的国民可以进入”。哈佛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教育着它的学生。在一份1643年出版的小册子里这样阐明了哈佛大学的存在:“促进知识并使之永存后代。”在另一个大门门柱上刻着:“要与柏拉图为友,要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文化底蕴熏陶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它的学生,它的教师,它的工友……
尽管他们是清教徒,但
牛津
,
剑桥
使他们懂得知识没有派别,没有歧视。至今哈佛大学一直坚守着学校从未参加任何特定的宗教组织的原则。坚持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
哈佛初创时的宗旨是:求是崇真。早期的校训是:察验真理。
美国
建国以后至今一直沿用“真理”的校训。
眼望着哈佛大学大门口上的校徽,看着匆匆而过的学生,忽然感到我的学生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的一生就是寻求真理的一生。出生给我们的是一个畸形的思考环境:不用你思考,一切都给你准备好了,没有比较,没有鉴别,只有执行就是了。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思考。十年的动乱,这所社会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时机,可是来不及思考,哪怕是稍稍的思考片刻,我们就匆匆的与时间赛跑,因为我们被耽误的太多太多…… 时代留给了我们畸形的思考,我们将怎样面对呢。
带着这一切,我离开了哈佛大学。
“……
再见!成为你的命运向前和光明!
对你的孩子而言,教训仍然给予,
有了思考的自由,耐心忍耐,
为了勇敢地生活,
不要让苔藓覆盖的错误停留在它的身边,
当真理当前的世界正在流逝
成为光明的前驱,爱的载体,
直到清教徒的股票死亡。”
2018年2月23日
本游记著作权归@老帕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