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残缺的记忆—碎叶古城遗址:探访李白出生地(上)》
2019-12-13发布 401浏览
老帕Lv42

352篇游记,231粉丝

举报

《残缺的记忆----碎叶古城遗址:探访李白出生地(上)》(25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当飞机飞越 天山 山脉,平稳的降落在 吉尔吉斯斯坦 共和 国首都 比什凯克 机场的时候,我这才意识到:这几天来的奔波其实就是围绕着 天山 山脉进行的,巍峨的 天山 山脉横担在 中国 和吉尔基斯斯坦两国的边境线上,莽莽而细腻,可爱而可亲。它千百年来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沉默着,思考着,虽默默无语,但忠实地记录着……
比什凯克 是个空旷的城市,人少而安静, 平和 而从容,有着生活在现代文明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向往的謐静和悠闲。
我是2010年底来到这座城市的,正值圣诞节前夕,街上竖立着不少圣诞树,彩灯烁烁,在寒冷的夜晚呼唤着匆匆而过的人们,它似乎证明:这个西方传统的节日在西亚的戈壁大漠中悄悄的安了家。
然而这里毕竟有着近百年来激情与变革的影响,有着那个曾经火红的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我在一位老奶奶的旧货摊前徘徊了许久,在路灯昏暗的灯光下一丝不苟地挑选着,最后看中了一个封皮 是俄文的皮夹子,经过讨价还价,以10美元成交。我不懂俄文,知觉告诉我,这个皮夹子应该是“苏维埃时代”的产物。回到 北京 ,我询问同事得知,果然这是苏联时期《残废军人荣誉证》。
比什凯克 之所以出名我以为因为这里诞生过两个人,两个特别意义上的人。
一个是伏龙芝,苏联杰出的红军统帅,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为苏联的经济建设,尤其是苏联的军事建设,国防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26年至1991年 比什凯克 曾经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我曾参观过伏龙芝博物馆,由于经费捉襟见肘,博物馆维持正常运营都入不敷出,展室连暖器都没有,我只好在寒冷的气温下浑身抖抖的参观。博物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上了岁数的老奶奶,也许她们经历过以前的艰辛苦难,十分怀念自己曾为之奋斗的事业。当她们得知我来自 中国 的时候,都十分羡慕我,她们认为 中国 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她们热情地向我介绍展品,尽可能多的介绍伏龙芝的事迹。她们还把据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伏龙芝贴身携带的勃朗宁手枪展示给我。
另一位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白所处的年代,疆域横跨 天山 南北,管辖至西亚腹地,唐朝政府在这里设镇建府,名曰“碎叶”。李白的父祖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在这里生活了4年,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举家迁往内地 四川 ,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过。我不知道四五岁的童年记忆会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但我知道李白从小就学习当地的语言,以至于在他以后当了政府官吏之后还能充当皇帝的翻译,用番语与使节交谈;我知道在李白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有相当数量的边塞诗,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感受是很难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高度。
一文一武,一古一今,钟灵毓秀,相得益彰。
我知道李白还是在提孩时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我纯净的心灵里留下了美丽的画面和无限的遐想。从此我认识和喜爱上了这位朋友与老师。我赞叹“ 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我欣赏“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动感画面;我敬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坚强自信,我同感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愁,我惊叹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联想,我震惊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狂傲不羁,……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9
目录
9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