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只要你在山腰或者更高的地方看见有人耕作,那里八成就是毕达友族居住的地方。”
住在毕达友村子里的杨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手指不远处的山腰,清楚可见种在坡地的胡椒园,不难想象毕达友村民每天背着沉甸甸的农具,上山下山劳作,体力稍微差一点都不行。
毕达友族(Bidayuh)过去被惯称为“陆达雅族”,主要聚居在
砂拉越
南部,而“毕达友”的意思,即“土地的居民”。相传早年毕达友经常与饶勇善战的伊班族(海达雅)交战,被迫迁移到高地,以利防御。
传统上,毕达友族居住在长屋,并以稻作为生。稻米不但是日常主要粮食,也是祭礼中最重要的祭品。过去,毕达友村子周边遍布稻田,而村子内则建有一栋一栋高脚的无窗小屋,那不是让人居住的屋子,而是作为储粮用途的谷仓,他们称之为Bari Padi。
随着毕达友族生活的变迁,村子里很少再看见长屋,村民改住独立的房屋;稻作活动也迅速减少中,很多稻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如油棕等,很具建筑特色的传统谷仓也因此逐渐消失。
充满智慧的建筑格局
在杨老师带路下,我们抵达位于西连(Serian)的甘榜美连(Kampung Merian),是一座典型的毕达友村子。村子内还保留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谷仓,有些看来已经破败不堪,有些看来还在使用。
各家各户只要有从事稻作活动的,都在屋前或屋后建有私人的谷仓。谷仓的建材采用坚硬的盐木(Belian,又称为铁木),建筑格局都一样,约一般双层房子的高度,底楼是开放式空间,可以堆放物品,另有晒谷的竹廊;二楼则是密闭的空间,没有窗,只有一道门,架设一盐木梯到门口以便上下。没有用到时,盐木梯将被收起。稻谷就收藏在二楼的空间里,并装置在一种由树皮制成,叫kurit的大型容器内。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婆罗洲吃风の蔡羽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