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惜字炉,又叫“敬字炉”、“化字炉”、“字纸炉”,是我国古代专门用来焚烧写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惜字炉最早产生于宋朝。古人敬重文字,认为字乃圣人所造,是有灵性的,写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便乱丢、践踏、擦拭脏秽不洁之物,必须放入“惜字炉”中焚化。
仁周惜字炉,屋宇形惜字炉,位于
闽清
县池园镇仁
周村
东南面里坪自然村。建筑由小型庙宇和惜字炉构成。庙宇单间,坐西朝东,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内设佛龛,供奉中拏公尊王、林师公、王师公(地方神灵)。屋面雀尾正脊施以彩绘,双坡瓦面作四檐垂脊。在庙的南侧,紧挨庙墙以青砖构筑一座惜字炉成三面体。由底座、炉身、炉顶构成。该炉通高2.34米、宽1.29米。炉座平沿束腰,炉口葫芦状,左右墨书“能知付丙者,便是识丁人”对联一幅,炉顶歇山翘角,檐下转角平折凹凸施以彩绘。雀尾正脊高翘,脊面灰塑展式书卷,卷内墨书“敬惜字纸”。在炉的两侧,分别书写“文光射斗、笔气横秋”;“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将付或中,或送长流埋净土,赐君福禄永千秋”。整个建筑小巧精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将付或中,或送长流埋净土,赐君福禄永千秋”
“敬惜字纸”
“能知付丙者,便是识丁人”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東豐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