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走陵——唐太宗昭陵
2020-09-08发布 2214浏览
邢铁申Lv39

530篇游记,124粉丝

举报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 陕西礼泉 县烟霞镇九嵕山的主峰上。第一批国保单位。

贞观十年(633年)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遗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持续长达了107年的建设。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达200平方公里,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唐十八陵”中最大的一座,在 中国 历代帝王陵园中也是NO1。见到的第一个文保碑距九嵕山大约有十里之遥。昭陵的地面建筑全部已毁,著名的“昭陵六骏”刻石,上世纪初被盗,二座流失海外,现藏于 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四座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收藏在 西安 碑林博物馆。前些年,对北门享殿遗址进行了发掘,复建了昭陵六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昭陵的陵名,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解释。古代谥法解释“昭”字说:“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 ”显然是一个“集帝王之气”和“文治武功”之意歌功颂德的美好字眼。
唐祖陵和和其父李渊的献陵,都是堆土为陵。据说唐太宗最初的想要完全效仿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务从丰厚。大臣虞世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汉制既耗费了民力,还使盗贼生心,所以汉陵大都被盗,帝王的尸骨也被抛弃荒野,百害而无一利。他建议太宗应当向尧帝那样,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说明 。虞世南所说的“因山为陵”既能节俭民力又能防盗的建议,打动了唐太宗。最终决定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并诏令子孙“永以为法”,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制度“因山为陵”的先例。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26
目录
26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