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湘桂行记(三) ——回雁石鼓难再寻
2021-05-30发布 829浏览
张现治Lv25

113篇游记,113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21-04-19
  • 人物 其它
  • 人均费用 200
  • 出行天数 1
举报

      从丁家渡渡江,已在衡城南门外。登崖上回雁峰,峰不甚高,东 临湘 水,北瞰衡城,俱在足下,雁峰寺笼罩峰上无余隙焉,然多就圮者。——摘自《徐霞客游记——出游日记》

      又一里,出北门,遂北登石鼓山。山在临蒸驿之后,武侯庙之东,湘江在其南,蒸江在其北,山由其间度脉,成峰,前为禹碑亭,大禹《七十二字碑》在焉。其刻较前所摹望日亭碑差古,而漶漫模糊殊甚,字形与译文有亦颇异者。其后为崇业堂,再上,宣圣殿中峙焉。殿后高阁甚畅,下名回澜堂,上名大观楼。西瞰度脊,平临衡城,与回雁南北相对,蒸、湘夹其左右,近出窗槛之下,惟东面合流处则在其后,不能全括。然三面所凭掔同牵,近而万家烟市, 三水 帆墙,湘江自南,蒸江自西,耒江自东南。远而岳云岭树,披映层叠,虽书院之宏伟,不及〔 吉安 〕白鹭大观,地则名贤乐育之区,而兼滕王、黄鹤滕王阁、黄鹤楼之胜,韩文公、朱晦庵、张南轩讲学之所。非白鹭之所得侔矣。楼后为七贤祠,祠后为生生阁。阁东向,下瞰二江蒸、湘。合流于前,耒水北入于二里外,与大观楼东西易向。盖大观踞山顶,收南北西三面之奇,而此则东尽二水同流之胜者也。又东为 合江 亭,其址较下而临流愈近。亭南崖侧,一隙高五尺,如合掌东向,侧肩入,中容二人,是为朱陵涧后门。求所谓“六尺鼓”不可得,亭下濒水有二石如竖婢碑,岂即遇乱辄鸣者耶?自登大观楼,正对落照,见黑云衔日,复有雨兆。下楼,践泥泞冒黑过青草桥, 东北 二里入绿竹庵。——摘自《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1637年二月初一这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了回雁峰和石鼓山,留下了上面两段文字。我的湘黔之行缘于他的十几篇楚行日记,我的 衡阳 之行则要追寻他那两段文字所记录的一切。4月19日清晨我依旧起得很早,和姐姐在火车站附近吃罢早饭便乘车赶往回雁峰。当我们到达回雁峰时七点刚过,阴沉沉的天空中落下丝丝细雨。

回雁峰公园大门口的这座雁雕据说是 衡阳 的城标,我却觉得如此写实的雕塑缺乏想象力而缺乏艺术价值。对公园大门上额“南岳第一峰”的题字,好多人会疑惑,这么矮矮的一个小山丘何称第一峰?其实南岳衡山是一座连绵起伏的山脉,南起 衡阳 回雁峰,北止 长沙 岳麓山,最高峰是在衡山风景区的祝融峰,大大小小共72座山峰,故而这第一不是最高最大而是第一座的意思。

自古就有北雁南来到此就不再南飞的传说,所以这座小山峰就有了回雁峰这个名字。唐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 衡阳 之浦”,北宋王安石的“万里 衡阳 雁,寻常到此回。”,代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 雁去无留意”以及明陈宗契的“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都对回雁峰做了最精炼、最华美的诠释,这些名篇佳句也让 衡阳 随之声名远扬。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48
目录
4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