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中午的陽光還是非常晒的,躲到參觀班車前頭遮蔭,不一會兒參觀的游客就都陆续到了。突然后到的倆大叔聒噪着前來跟一對中年夫婦打招呼,然後其中的中年女士便以厌恶的表情瞟了我们一眼,随後跟她的同行者用那種含了顆枣似的英語故意對着我們大聲說「我們要排在他們後面再上車」。好吧,我拉着老婆趕緊排到了他們扎成堆的「隊伍」後面,我真沒興趣在旅行中惹任何的不愉快。這種莫名其妙的對立氣氛,隨意的着裝打扮,口齒不清的英語,一絲種族歧視的味道以及習慣性的在所有人面前理直氣壯自定義各種奇葩雙重標準規則的腔調,都讓人確信,這幾位代表的正是在世界上比國人更不受待見的,全球口碑第一差的美國人。
忘掉該死的美國人,工廠參觀班車並不如想像的那樣精彩,而且全程禁止拍照。女導游神彩飛揚地用
意大利
語和英語為大家介紹工廠各車間,但不能下車進車間參觀,就那樣一間間的廠房,門窗那麼小,在車上什麼都看不到,唯一給我留下印象的是負責新車設計的玻璃幕牆樓,與一側的大型風洞管道一同構成了一臺巨大無比的汽車引擎造型。法拉利這部分的工作是外包給一家長期合作的設計公司的。當然還有一個小特色是廠區內所有道路都是以駕駛法拉利獲得世界冠軍的車手名字命名的,「最新的一位冠軍是我們的 Kimi Raikkonen」,女導游如是說,但車上好像沒啥反應,看來白胖子的人氣在國外果真是不怎麼高啊。隨後巴士開出廠區,駛入了大概兩個街區外的試車場,首先看到的是一橦并不起眼的帶車庫的兩層宿舍樓,樓對面就是一架法拉利造的噴氣飛機,車後排兩老外拿個手機偷拍,哪國來的土人連飛機都沒見過,有什麼好拍的。導游介紹說,「過去每年休賽期舒馬赫都會住這里一段時間,每天早晨聽聽發動機轟鳴聲也讓他心曠神怡」。我心裡立馬犯嘀咕了,當時應該還是用的V10的發動機,開起來150分貝以上的水平,好不容易休個假,這大早上的,車王對聲音的喜好果然不是我等俗人能理解的啊。由於國際汽聯多方面的考慮,法拉利一級方程式的車隊在自己老家試車的機會受到限制,這里也就不怎麼有幾率見到車手真人跑圈了,其實試車場棄用這事兒我還不一定比導游姑娘知道地晚,最多晚個時差而已,問題是我本以為巴士至少會帶着我們在賽道上開一圈,至少讓我們下來走走,結果他們直接開走了,就這樣開走了。15歐每人就坐半小時大巴,物不所值。
法拉利博物館展出了自家歷史上所有具有代表性的車,包括 F1 的賽車⋯殼子。我非常非常認真地拍下了2011年那款車所有空力套件的細節,就是所有車都奇丑無比那年。還拍了其他車車的駕駛倉內部紙制打印的儀表盤,在那些只會與車合影的傻老外面前盡可能裝得專業,其實我啥都不懂,自己也從沒修過車。最後給白胖子粉絲菜菜買了個金屬鑰匙圈做禮物,回國後當事人拆開才發現那句著名的標識語,Made in China。
小鎮有小鎮的安寧,盡管某路口每5分鐘左右就會有一部法拉利尖叫着衝往試車廠。我們懷着并不很留戀但基本還算滿足的心情回摩德納火車站,在那里吃了來歐洲以後的第一頓垃圾快餐,我知道這樣說麥叔叔並不好,但我就這樣說了,怎樣唄。摩德納回佛羅倫薩依舊是那種6座包廂的慢車,但這次遇到了個人危機。我們所在的包廂在上車後就坐滿了,人口配置是兩黑兩白兩黃,挺均衡。兩位
非洲
同胞還帶着兩位小朋友,
非洲
女性在火車上煲電話粥那絕對是那啥,4個小時都不帶停,且
非洲
人民爽朗的性格決定了車廂里經常會保持頗具特色的笑聲。這裡我要道個歉,我從小學習英語和外國文化過程中飽受美國文化「熏陶」,我得承認自己確實有點種族歧視,老婆也對我進行了深刻的批評教育,但這事兒誰沒一點點呢。打電話也好,小孩亂窜也罷,這對我來說都沒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兩大兩小都在嚴重咳嗽,我當時簡直要瘋了,個人有輕微潔癖,平時坐地鐵遇有人感冒都會無情地走開,這在闭塞的車廂幾個小時如何忍。歐洲不像他處,要紳士不要歧視的啊~在忍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坐中間的那位
意大利
服裝設計師大叔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紙筆逃到走廊上去了,我們在半小時後走出車廂,為
非洲
同胞提供更舒適的旅途環境。我知道自己又歧視誰了,但必須說,這本來很不錯的一天毀在了歸途中。想想白天再想想晚上,種族歧視真的是惡意滿滿啊~
本游记著作权归@音速蜗牛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