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武胜南充行走,万善~烈面~临江~李渡~溪头~青居~南充。
2023-03-31发布 1189浏览
行走重庆Lv19

57篇游记,27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23-03-30
  • 人物 一个人
  • 人均费用 150
  • 出行天数 1
举报

早上 重庆 北站赶7点23的C913到 武胜 站,坐 武胜 22路在万善路口站下车,走到万善场镇站,再坐 武胜 10路到烈面镇。

四川武胜 县地名录(1986年12月)记载:“万善区概况。
万善区位于 武胜 县中部偏南,东靠嘉陵江,与飞龙区相望,南与 合川 县万古区接壤,西与烈面区相连,北与 岳池县 坪滩区毗邻。全区辖万善、农林、 万隆 、新学、华封,石盘、 黄石 、龙女、青岩、金光10个公社,118个生产大队,1,262个生产队,40,166户,总人口171,883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4,721人。以汉族为主,杂居 蒙古 族2人,回族25人,瑶族2人,白族5人,壮族1人,布依族2人。全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区公所驻万善场,距县城16公里。
万善区以驻地万善场得名,清代属 德清 里。民国二年属第三区(区署驻烈面)。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属第二指导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解放,始设万善区,为第七区。一九五二年,万善区公所迁 兴隆 (今 万隆 ),一九五五年迁至华封,一九六二年复迁至万善。一九六六年更名烽火区。一九七一年复名万善区至今。
全区地势 西北 高,东南低,属浅丘陵。境内最高为青岩公社境内之青岩寺,主峰海拔411.3米;最低为华封公社谭铺弯,海拔200米。年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1,015毫米,无霜期320天。自然水源有嘉陵江流经金光、龙女、 黄石 、石盘、华封公社; 兴隆 河流经 万隆 、新学公社;复兴河流经金光公社。建国后,水利建设发展很快。先后在嘉陵江海岸修有提灌站15处,渠道,石渡槽蜿蜒沿江社队。境内尚有容量100万立方以上水库10座,蓄水量2,075万立方,可灌面积35,800亩,山 平塘 石河堰星罗棋布。该区总耕地面积137,162亩,其中田97,515亩。全区有沙荒河滩地3,554亩,其中宜林河滩地近2,200亩,规划林块总面积653亩,已造林560亩,多属杉、松、桉等树木。土壤多为豆办泥。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和红粮。一九八〇年粮食总产11,310万斤,其中红粮441万斤,亩平497斤,人平产粮682斤。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全区油菜籽总产145.6万斤,花生总产1,453担。多种经营以柑桔、甘蔗、土烟、蚕桑为主,全区有果园778亩,一九八〇年产鲜果56.05万斤,甘蔗281.29万斤,养蚕22,445张,产茧13,467担。一九八〇年年末存栏生猪64,226头,出槽肥猪53,728头。该区最大的养鱼基地--肖家岩水库,年产鲜鱼数万斤。社队企业初具规模,有针织社、榨油坊、缝纫社、酒厂、粮食面粉加工厂、砖瓦厂、农机站等,另有区社联办缫丝厂1个,一九八〇年总产值269.21万元。境内地下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井盐以及嘉陵江岸的沙金。省属企业的157厂设立在该区龙女公社境内。
交通方面,水上有嘉陵江航道,龙女、石盘为该区航运主要码头;公路有南(充)、武(胜)、合(川)公路从北至南穿过本区。社社均有公路,有通往县城的班车和客轮。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一九八〇年全区办有高中11个班,在校学生497人,教师40人;初中109个班,在校生7,006人,教职工216人;小学540个班,学生19,957人,教师556人。社社均有广播站、电影队。区社医院、卫生院11所,病床40张,医护人员136人,并有透视、化验、手术等设施,合作医疗普及到大队。全区一九八〇年人口出生率为9.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82%。
一九四八年我党领导的岳武起义亦经该区的石盘等地。

万善公社概况。
万善公社位于 武胜 县西部,东靠青岩公社,南邻 万隆 公社,西与农林公社接壤,北依金牛公社。全社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12个生产大队,134个生产队,4334户,18,975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809人,以汉族为主,有回族3人。公社驻万善场,距县城16公里。
万善公社以驻万善场得名。万善场原名饭店场,明初,于苏家庙修有一饭店,过往行人颇众,生意 兴隆 ,后渐顺店建街,故名。清初一姓万的单身汉,四处募化集资,在场前修一平桥,便利行人,改名万善场。清代属 德清 里,辖八十六团。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改场为乡,是为万善乡。民国三十二年,分出部份保成立龙灵乡时,万善乡辖17保,177甲,2,149户,10,807人,一九五〇年改保甲制为村。一九五三年第一次普选成立万善乡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成立万善人民公社。一九六六年更名烽火公社。一九七一年复原名至今。
万善公社地势西高东低,属浅丘带坝地貌,境内最高为罗维寺,主峰海拔410.5米,最低是马西沟,海拔27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1,015毫米,无霜期320天。全社总耕地面积13,789亩,其中田10,813亩,多为豆办泥土质。建国后,先后修 建水 库2座,电灌站2处,灌溉渠1,400米,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粮和油菜。一九八〇年粮食总产1,180万斤,其中红粮46万斤,亩产556斤,人平生产粮食656斤。油菜籽总产1,599担。多种经营以蚕桑、柑桔为主,一九八〇年全社养蚕2,371张,产茧1,507担。全社有成林柑桔园5个,年产柑桔13万余斤,未成林的柑桔园7个,6,000余株;生猪年末存栏8,113头,全年出槽肥猪4,255头,社办企业不断发展,全社办有铁木农具厂、缝纫社、农机站、打米加工厂、照像馆、榨油坊、酿酒等企事业,有轮式中、小型拖拉机11台,汽车辆,柴油机31台,电动机14台。境内地下资源有石油,天然气,旗井大队境内之‘七〇〇二’石油钻探井,为全国大型钻探井之一,达7,000余米深。该社处南(充)武(胜)合(川)公路线上,还有直穿社境的万善至农林,万善至龙女的公路,有到县城的班车。
文教、卫生方面。一九八〇年有乡、村小学11所(乡小附有初中班),教师97人,在校学生2,668人。公社办有广播站,电影队。建国前没有医院,现已发展到中、西医卫生院1所,有病床8张,医务人员12人,合作医疗站12个,合作医生24人。人口出生率为9.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17‰。

万善区,以区所驻万善场得名,建国后始设区,辖10个公社,耕地135,271亩、171,883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4,721人)。
万善公社,以公社驻万善场得名。有耕地13789亩,18,975人(其 中非 农业入口809人)。
万善场,万善区、万善公社驻地,原名饭店场,因附近有一饭店得名,清初有一万姓单身汉四处募化集资于场前修桥更今名。”

烈面镇的G212国道
武胜 县志(2011年07月)记载:“交通运输志。……第一章陆路。……第三节公路。一、建设。……
重(庆)广(元)公路       1952年名南(充)武(胜)合(川)公路,1962年改称建(兴)重(庆)公路,定为省道,1982年改称重(庆)广(元)公路,定为国道。1951年, 川北 人民行政公署决定修筑此路。路线确定由 南充 市经 曲水 、汉塘、 吉安 、烈面、万善、 兴隆合川 ,全程115公里, 武胜 县境从 吉安兴隆 共30公里。1952年4月, 川北 人民行政公署交通厅召开沿路三县筹备会议后, 武胜 县筑路工程指挥部成立,同年6月12日正式开工,至当年8月12日基本完成。 新建 改建桥梁8座、涵洞101道,路基宽8.5米,碎石路面宽 5.5米。1980年开始逐年铺设灰土基础罩油路面。”

中山
武胜 县志(1994年11月)记载:“建置志。……第四章镇乡概况。第一节镇。……七、烈面镇。
位于县境 西北 部,东临嘉陵江,南、西、北三面与金光、金牛、桥亭、建设、八一、西关和 南充 具的 临江 等乡交界。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14907亩,其中田7998亩。辖 狮子 桥,望水垭、高梯、高原、大渔塘、大冲坳、顺天寨、双碑桥、 和平 、红花坝、白 鹤山 、玉屏等12个村,5014户,20480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2222人。镇人民政府驻烈面溪,距具城24公里。此处东濒嘉陵江,南临小溪,危崖陡绝,面溪兴建一列长街,明朝称列面溪,后习写成今名。1952年4月分烈面乡场镇部分新置烈面镇,1956年2月撤镇并入烈面乡,1985年4月又撤烈面乡建镇。
全镇粮食总产732.5万公斤,亩产300公斤,其中水稻总产345万公斤,亩产479公斤,油菜籽127650公斤,蚕茧80900公斤,生猪年末圈存9911头,年内出槽9227头。有粮油加工、木器、酿酒、建筑等乡镇企业,年总产值211.97万元。
烈面溪,位于嘉陵江畔和省道南(部)渝( 重庆 )、县道武(胜)蓬(溪)公路线上,水陆交通便利,每日有客车直达 南充重庆成都 等地。自明朝中叶建集镇以来,历为区、乡、镇治所驻地,解放后为烈面区公所驻地,是县 西北 土特农副产品集散地,著名的松花皮蛋行销成、渝等地。镇内有县属烈面中学、区医院、电影院等文化卫生设施。
全镇有烈面小学、高原小学2所,村小13所,另有幼儿园1所和小学附设初中班。”

四川武胜 县地名录(1986年12月)记载:“烈面区概况。
烈面区位于 武胜西北 部,东邻 岳池县 和万善区,南与 合川潼南 二县接壤,西连 蓬溪县 ,北靠 南充 县。幅员面积214平方公里。全区辖烈面、西关、礼安、金牛、桥亭、胜利、赛马、高石、建设、八一等10个公社,120个生产大队,1条街道,1,254个生产队,37,119户,160,068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3,386人,以汉族为主,杂居回族7人、藏族2人、壮族2人、土家族3人。区公所驻烈面溪,距县城24公里。
烈面区以驻烈面溪得名。清代属 仁化 里。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始设烈面区。民国三十五年,撤烈面区设第二指导区。一九四九年冬解放,复设烈面区。一九五三年建政,编为第八区。一九五五年仍复烈面区。一九六六年改烈面区名卫国区。一九七一年复原名至今。
全区地属浅丘,地势 西北 高,东南低,最高为高石公社之高石寺,主峰海拔426米;最低是礼安公社之叶家坝,海拔225.1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320天,年降水量约1,015毫米,降雨集中春、夏季节,但入伏后,雨量偏少,易遭伏旱。嘉陵江、复兴河、走马河穿越境内。建国后,兴修100万立方以上水库五处,小型库、塘堰近1,500处,全区有耕地面积127,092亩,其中田77,588亩。土质瘦薄,多以红石骨、梭沙泥为主。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粮、小麦。一九八〇年粮食总产10,618万斤,其中红粮347万斤,亩平499斤,人平产粮684斤。植油菜15,696亩,总产176.95万斤,年产花生2,974担,多种经济以果树、蚕桑为主。全区有果树278,260株(广柑、红桔、梨子为主)。养蚕17,604张,产茧11,178担,产值180余万元。全区年末圈存生猪87,866头,全年出槽肥猪55,851头。全区办有农机、铁木加工、酿酒等企事业及其他服务事业单位38个,拥有中、小型拖拉机72台,汽车2辆,打米机158台,磨面机74台,榨油机6台,电动机206台,电焊机3台,电站装机2台、95瓩,社队企业职工469人,年总产值214.66万元。
交通。嘉陵江航道穿过境内,逆水可达 南充 ,顺流直抵 合川重庆 。公路四通八达,南(充)合(川)公路和武(胜)蓬(溪)公路在区公所驻地交汇,社社有公路,每日有通往县城的班车。
文教、卫生事业均有发展。建国以来,已办起全日制中学一所,公社小学14所,大队小学111所,共有625个班。学生总数47,253人,教职员工819人。区有电影院和电影队,各公社都办有广播站和电影队。有区中西医院一所,公社卫生院10所,病床49张。医护人员99人,合作医疗站88个,合作医生155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9.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02‰。

烈面公社概况。
烈面公社位于 武胜西北 部,东邻嘉陵江,隔江与礼安公社相望,南连金牛(原复兴)、桥亭公社,西南靠赛 马公 社, 西北东北 分别与八一、西关公社接壤,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全社辖12个生产大队,140个生产队,一条街道,4,350户,20,023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2,062人,以汉族为主,有回族2人。公社驻烈面溪,距县城24公里。
烈面溪原名‘列面溪’。明代在小溪与嘉陵江交汇之处,面溪修建一列长街,故名‘列面溪’,遂有场镇,集市逐渐兴旺。明末清初,又将下排街修建起来,并留有四条水巷子,每条水巷直 通江 河,故改‘列’为‘烈’,加‘水’以示风调雨顺,取名‘烈面溪’。此地因处嘉陵江畔,交通方便,商务繁盛,为县境河西之冠。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改场始名烈面乡,辖十保五十四甲。民国三十年,烈面乡一分为二,成立 临江 乡(今属 南充 县)。民国三十五年辖25保,265甲,3,989户,18,860人。一九五一年将烈面乡分为高原、 和平 、白庙(今八一公社)三乡。一九五五年将高原、 和平 二乡并归烈面,改名民主乡。一九五八年建烈面人民公社。一九六六年更名为卫国公社。一九七一年复原名至今。
全社地势东高西低,地属浅丘陵。嘉陵江由 东北 经烈面溪向东南流去。境内最高为望水垭,海拔362.4米,最低是陈家沟,海拔230米。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7℃,无霜期320天,年均降水量1,015毫米。境内有小溪两条,兴 修水 库4座,蓄水量200万立方,电灌站12处,均已配套成龙,可灌面积5,000余亩。全社总耕地面积14,973亩(其中田7,998亩),农业人平占地0.823亩。全社有成片林地210亩,种植马尾松等25,000余株。土质属梭沙泥、红石骨。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小麦。一九八〇年粮食总产1,199万斤(其中红粮47万斤),亩平454斤。多种经济以蚕桑为主,年养蚕2,000余张,产茧13.93万担。年末生猪存栏9,838头,出槽肥猪6,425头。社队企业从无到有,现办有农机站、面粉加工、打米、榨油、斗烟、白铁修理、木器厂以及其它服务事业等,年产值50余万元。
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嘉陵江上的木船、汽船来往 频 繁。有 南(充)合(川)公路、武(胜)蓬(溪)公路直穿社境,还有通往县城的班车。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建国后,办有社队小学16所,有学生4,000余人(其中附设初中8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15人。还有电影队,广站播。有公社卫生院1所 病床8 张,医务人员14人,合作医疗站4个,合作医生8人。人口出生率为8.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00‰。

烈面区,以区所驻‘烈面溪’得名。民国二年始设区 1949年解放。1953年编为第八区。1971年恢复原名。有耕地126,369亩,160,068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3,386人)。
烈面公社,以公社驻‘烈面溪’得名。有耕地14,788亩,20,023人。
烈面溪,烈面区、公社驻地。明代面溪修一列长街,名‘列面溪’,后又潮岩背溪建街,与原街相对,并留四条水巷子,改‘列’为‘烈’。”

解放街
光绪 定远 县志第一册城池志记载:“关隘附。……烈面溪,距城一百里,设巡役二名。……以上河西。”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0
目录
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