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我这个放荡不羁的灵魂,Hi!
大家好 !
我是衍,衍生的衍!跟随我的视界丈量天地
,哇咔咔 !
今天带大家走进我的家乡
云南
石屏
坝心镇
这里是我的家乡,老宅离镇上8km
从小跟着父母屁颠屁颠的到镇上赶集
眨眼间光阴就像白驹过隙
狠狠的把我们甩到了不惑的边缘
每回一趟家
总能明显感受到父母脸上老去的痕迹及行动上的迟缓
心里总有些说不上来的上忧虑与担心
可又努力假装自己坚强无比、愉悦满分
与家人的相处我永远会把自己还原到最儿时
休息回家的时候故意的也是肆无忌惮的大声的喊
“爸爸回家吃饭了”、“爸爸走我们两个去赶集嘎”
“阿妈你在哪里”、“阿妈弄些炭火我要烤豆腐”
现在越来越享受这样的方式跟父母相处
那句话说的很好
“前半生我们学着努力的长大
后半生我们又学着努力的变小”
老宅的日子是美好的也是最令人无法忘却的
咱们写的游记就不做过多的回忆了
改天单独写一篇老宅的回忆录吧!
很早前就想写一写家乡
可又不知从哪里开始写起
因为记忆太多
怕写着写着就会旋入无尽的思绪当中
索性来一个系列吧!
逐一的带大家认识我的家乡
石屏
县
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
家乡人的幸福感也是绽放在脸上洋溢在空气中
每次回家我都会到处走走逛逛,
这次终于敲下键盘带大家认识我的家乡
坝心镇不大,素有
石屏
东大门之称
距
石屏
县城20km,离
建水
县城28km
是
云南
九大高原湖泊最小湖“异龙湖”东出水口所在地(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更多信息,我就不赘述了)
随着
石屏
县“最美乡愁”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出
坝心镇更多可游玩的地方被挖掘了出来
镇上及周边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
记忆中镇上赶集的地方从儿时到现在就搬了好多次
从只有一条通头的街道从头摆到尾的杂乱无章摊位
到集中式的市场再到干净卫生的集市
这是时代的变迁更菜篮子工程在老百姓生活中的落地
那会儿父亲蹬着永久牌的“二八大杠”
前面带着妹妹,后面挂着鸡鸭笼带着我
早上去赶集下午才回来
有时候父母去镇上兜售物品
放学的我们早早就在路边等待着了
只为期待中去翻找父母买了些啥东西回来
镇上现在已经铺出了宽阔的柏油马路
马路旁的冬樱总能季节性的粉色乱迷眼
且装上了红绿灯
这应该是
石屏
县镇子上的第一座红绿灯吧
湿地公园就在家门口,出门就是后花园
白墙青瓦映衬在湖
水里
是如此美好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成了镇上最具尊贵的宾客
农闲时人们载歌载舞
一曲海菜腔、一支烟盒舞有道不尽的喜悦
丰收时一颗杨梅可以富足口袋
一条大鱼可以让你笑得合不拢嘴
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
加上政府的扶持,大批有志之士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土地上奉献绵薄
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曾经离我们远去的幻影越来越清晰了
这就是“美丽乡愁”的魅力吧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
石屏
坝心,他们说“来了就是坝心人”,那你就住下吧!
这是咱们镇上现在最火的地方了吧
老旧的坝心火车站现在被改造成了集旅游、休闲、小吃、游乐等为一体的街区
来的游客大多为本地人或周边的游客,未被明显商业化的街区村民们依然自得其乐
只是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
大家的心目中每每跟外面的人讲起,大家都会推荐这里
因为这里蕴藏着大部分人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现在被剥落出来,显露出的美好总让人会心一笑、流连忘返
街区没有被刻意的雕琢及添砖加瓦
之前的月台依然是月台,只是现在经停这里的不再是滇越铁路上的民用绿皮火车
而是网红的小火车“东方红号”与“状元号”每天往返两趟
“状元号”
石屏
↔
建水
团山,“东方红号”
石屏
↔坝心
街区黄墙红瓦绿窗门的配色形成了蓝天下最耀眼的搭配
这些异域风情的法式建筑就这样与小镇人民的生活有一搭没一搭的融合着
似乎在这些异域风情的建筑下一种别样的游客体验感特有味道
来一碗凉米线烤上几条
石屏
豆腐,再小酌上几杯杨梅酒都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街区某个角落寻一处你中意的景致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
或到旁边的铁路酒吧小歇听听那些过往的老歌,点上一杯果汁在昏暗的灯光中发一会儿呆
在或者去逛一逛能让你想起《渴望》里那些镜头的老旧卡带及收音机博物馆
你肯定会感慨万千
一座四合院的老宅就在街区旁边,里面安置着许多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
有儿时的百货商店及摆满各种货物的柜台
有用毛笔红字写出的毛主席语录
有缝纫机旁自己打造的几把包有麻布盖着母亲喜欢的那种花纹的弹簧单人沙发
有父亲春耕时用的犁头、耙子挂在墙上
有村
里拉
着简易冰箱售卖冰棍的自行车等等
这里都是满满的回忆杀
末了沿着百年滇越米轨闲庭漫步一段,去沉浸式的感受这历史的厚重
或许你会遇到一座清乾隆年间的洄澜桥阁静听秋风扫过瓦当上风铃的清脆
又或许你会走进一片花海或者一片葱郁的香蕉树林静坐纳凉
(后期我会单独写一篇关于
石屏
到
建水
一路的美景与介绍)
本游记著作权归@衍.界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