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
四川
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少年时候的苏洵酷爱游山玩水,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是
中国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一个典范,终成一代文章宗师,与他的两个儿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一月七日,苏洵生于
四川
眉山。苏洵在青少年时代喜游名山大川,他在《忆山送人》诗中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游历山川,培养了他不畏艰险的豪迈情怀,加深了他对世间万物的体悟。苏洵后来在学术方面的
成功
,尤其是对治国安邦的思考和设想,与他从小游历山川自然是分不开的。
《三字经》里面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的就是苏洵。在游山玩水中,苏洵到了二十七岁,亲戚乡邻中有好几人都先后学有所成,中了进士,他敏感的心深受感召,意识到自己如若继续散漫下去将来可能落到让孩子们耻笑的境地,在妻夫人程氏的劝导下,开始发愤苦读。
但苏洵似乎与科考无缘,从18岁到37岁二十年间,他参加大大小小4次科举考试,均以失败告终。苏洵经过一番深刻的分析和总结,找准了自己屡试不中的症结。想明白之后,他把以前应对科举考试写下的文章一把火烧了,决心放弃科举考试,从此专心于学术研究。
没有了功名的羁绊,苏洵读书的选择更加广泛,《论语》、《孟子》、“六经”以及诸子百家学说,夜以继日地攻读。同时也把希望寄托于苏轼、苏辙身上,对苏轼兄弟精心培养,希望他们将来能光宗耀祖。
在我国古代都是科举取士,考中以后才能做官,苏洵考试屡试不中,虽然经过伯乐张方平的极力推荐,朝廷均未作答复,而是一再下旨让他进京考试(1058年11月,昭示舍人院传旨让他参加考试,1059年6月诏宣赴试之命再下。)苏洵很是郁闷,一听说又要考试,脑袋都大了,就以有病在身推辞了。终于在1060年8月,因欧阳修等极力推荐,朝廷破格录用他为秘书省试校书郎(是个九品小官,收藏文献典籍,并对所藏典籍进行整理、勘误、注释等编校工作)。嘉祐六年七月,又任命他为
霸州
文安
县主薄(古代掌管官府文书账薄的官员),与陈州
项城
令(
周口
项城
)姚辟同修《礼书》。
苏洵生性耿直敢言,在这件事上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嘉祐八年(1063)三月,仁宗皇帝驾崩。宰相韩琦主持为仁宗修陵园,盛殓厚葬。时任
霸州
文安
县主薄的苏洵立即给韩琦上书。苏洵指出:一、仁宗素以俭德闻名天下,厚葬不合仁宗本意;二、厚葬加重百姓负担,结怨于民;三、敬重先帝重在内心诚信,不在厚葬与否。对于苏洵的批评韩琦虽然不高兴,但宰相肚量大最终还是部分采纳了他的建议。
苏洵潜心教子的壁画场景。苏洵根据自己科举失败的经验教训,对苏轼兄弟精心培养,经常与他们一起读书,共同研讨“古今成败得失”,两个孩子也没让他失望,尤其是苏轼,最终能够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大才子”,仅凭这一点,苏洵就足以笑傲千古了。
本游记著作权归@游郏县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