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姓氏橋
檳城的姓氏橋,也是喬治市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之一。這裡位於老碼頭南岸,裡頭居民的祖先,幾乎都是19世紀初至中葉,從中國
福建
移居來的。絕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到碼頭經商或搬運貨物,由於沒有房子住,同鄉同姓的一群人就同心協力的在海邊蓋起簡陋的木屋。
所謂的姓氏橋,也就是指這些相同姓氏的先民們為了建屋所蓋的木橋
通道
,除了人口較多的周姓橋有兩條木橋
通道
外,其他姓氏都有著自己獨一的木橋
通道
。而每座木橋都直挺挺的從陸地延伸進大海,祖先們在木橋兩邊蓋起一間間木屋,狹窄的陸地不夠用時就將木屋直接蓋在海上,木橋一直延長,木屋也不斷增加,直到滿足所有人的住屋需求。
有些木橋在木屋的盡頭處還繼續向外延伸許多,橋邊繫著幾條安歇的小船,不斷提醒著遊客,這個目前看似閒靜的所在,曾經上演過的那些繁忙的人間嬉鬧。
這裡最多曾有過九座橋,包括了王、林、周、陳、李、楊、郭、雜姓及平安橋,其中,郭姓橋
和平
安橋因火災和都市發展所需,都已拆除。目前尚存的七座橋中以周姓橋最具規模也最有人煙,李姓橋則因1960年以後才在現地重建,看起來較新。
目前這些海上木屋多數仍維護得相當不錯,居民以老年人和小孩為主,年輕人也都外出工作,像極台灣那些逐漸凋零的鄉村。
如果有人以一個城市的沒落角落來形容,真的不能說他錯,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這個地方,也代表著一百多年來,它所忠實記錄著的那些離鄉背井的華人,在20世紀初那個世界劇變的漫天波濤中遭遇到的文化衝擊與交流,是值得被保存與珍惜的。
我們在周姓橋的尾端木屋前,跟一位老太太打著招呼。已經忘了滿臉皺紋的她是否會講國語,反正我們之間是用閩南語全程溝通。定居在老地方的這位老人家,不是因為沒地方去,而是因為她的心在這裡長了根,看似簡陋不變的外在生活條件,反而是大海反饋與滋潤內心的最佳養分。老人家溫暖和善的眼神像自家外婆般慈愛的盯著我們,讓我深深感受到,隱藏在變化如此迅速的現代時間浪潮中,那股亙古以來未曾消逝的溫暖黑潮。
老婆說,這個地方會讓她聯想到我的老家:
台南
的老
安平
港,那裡曾經存在著一群住在老舊紅瓦屋甚至是船上的討海人。出海捕魚很辛苦,除了要能夠承受克服浪濤拍打和下午出海凌晨回港這個與正常人恰恰相反的作息時間外,幾乎每天還得在烈日下補網,更慘的是,捕魚從來就不是付出勞力與努力就能有對等收入的工作,因為,你永遠無法預料,每一趟的出海是否也同時有幸運之神的跟隨?永遠無法保證,每一次都能夠滿船漁貨且又平安歸來。
我很喜歡看著這些努力奔向海面的樸質木橋和站在它兩側的一棟棟木屋,以及夾在木屋之間,抬頭可見的藍天。因為不經粉飾的折疊木牆和時而清澈無垢時而雲朵飄盪的天空,總是給我一種錯覺,好像老天爺不斷向我演示著生命。不管現在的你是甚麼樣子,都不要忘記在每個昂首向上時,我們都有蒼天陪伴。
黃昏是前來海邊的最佳時刻,每當這個時間點,在姓氏橋外頭的餐廳,總擠滿用餐人潮,而且很明顯的,這裡的餐廳因為地處馬來西亞北部,接近泰國交界處,所以開始出現泰式口味的料理,
比如
說泰式豬腳和酸辣的冬炎料理,而這些在馬來西亞中部或南部城鎮都很少出現。
我因為不喜歡在人潮中用餐,所以我們通常會根據路過餐廳時用餐人數的多寡來決定是否直接前往姓氏木橋,甚至還有一次,我們先買了肉粽再帶到橋上悠閒的賞海景野餐。檳城那總是徐慢悠涼的海風伴著夜晚的水上燈火,將我們鑲進一個微暗美麗的晶鑽世界,我們坐在深入海洋的木橋上隨意晃盪著雙腳,感受著偶而繞過身後的一個個小心翼翼身影,聽著空中傳來的絲絲輕聲細語,一丁一點的溶入波光粼粼的海浪中,令人愉悅的靜在離喧囂市集百來公尺的海上漫延,真是不亦快哉。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chen05266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