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教育的最高理想——君子之“仁”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晴
我来了已有六个晚上了,觉得这里一切都挺好,也没有倒时差的困难,吃住也没什么不习惯的。只是今夜鼻子突然流血了。我这个铁公鸡,轻易不放血的。看来这里还真是干。虽说不是那种鼻子里冒烟的干,但常年少雨水,见不到什么河流。县城唯一能见到的流水就是图伯特开挖的
察布查尔
大渠了。水在这里太珍贵了,尤其宽阔奔流的大河在这里更是难得一见。难怪人们要纪念他,到处都有以他命名的广场、大街。图伯特真是做了一件功在当时、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听的是高二(6)班如克颜老师的课。如克颜老师是典型的
新疆
美女,浓眉,大眼,高鼻梁,是那种五官辨识度很高的美。而且,如克颜老师的普通话还相当标准,没有地方口音,音质也非常柔和。听她讲课是一种享受。
如克颜老师不光人美、音甜,上课也是无可挑剔的。作为新授课,她解决了我前面对知识类课堂目标达成的全部期待。第一,课堂对前情知识有回应。一上来就是听写,检查已学情况。第二,她是唯一一位用表格来清晰梳理《<论语>十二章》章句的老师。每一章她都要求学生弄明白本章内容、核心概念、论证方法和对自己的启发。她此举很聪明,一章一章学过去,学生会记住后面,忘了前面。而有了这个表格,每一章讲的内容就会一目了然。尤其要点赞的是论证方法和启示这两条。每一章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如克颜老师很有文法意识,处处渗透着论述文的论证手法和思维逻辑的教学,这对学生阅读和写作都是极有帮助的。而启示这一条,则能让学生将先圣的哲学与自己及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不仅是走进孔子,学习孔子了,也在努力成为孔子理想中的样子,这能唤醒学生向上向善的能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堂课让我看到了课堂是可以高效达成知识的传递的。如克颜老师不急不躁,从容排布,每一个章节词意、句意、特殊文言现象、衍生的问题等等,师生都能共同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并且能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像
察布查尔
大渠的水那样潺潺流入学生心田里去的。我是很奇怪,如克颜老师有怎样神奇的魔力,让所有学生目不转睛,让知识水到渠成般汇入到学生那里的呢。她的课堂仿佛时间总很充裕,总能让更多学生发言,总能让学生不慌不忙地在课堂内消化掉所有新知。她的语言干净利落,发出的指令落地生根。下课,我将我的感受说给她听时,她也表示,她教的班级成绩的确还是挺让人满意的。我想,一个好老师课堂设计首先应考虑到利于学生,遵循学习的规律,找准课堂定位就不难收到学生成绩的回报了。
第三节听了高二(9)班张霞老师的课。她的课独具匠心,选择了一个专题作为挑战,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论语》十二章。她选择了“仁”这个点,从思想高度上去深挖文本中关于“仁”的四个章节的内容,站位高,立意深远。我听了这么多知识类的课,这是唯一一堂触及灵魂的关照人本身的语文课。张老师在教学生,也是在提醒我们所有人,语文之“文”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样阅读传统经典,从
中国
传统经典中吸收什么。她在让所有人深刻反省,我们学习的缘由和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的,千万不要忘了,人生下来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是学习,但学习真正的目的是丰富和提高我们自己。
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和西方大教育家、大哲学家柏拉图一样,他们都认为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而在于使灵魂趋仁向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善。他们都希望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可以塑造一个有仁德之心、
仁爱
他人、意志坚定、克己复礼、能够施行仁政的君子,或者是一位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有节制的哲学家。他们都希望通过有
仁爱
之心的君子和认识真理和善的哲学家来建立一个有序的、理想的社会。
尽管“仁”和“善”的至高境界鲜有人达到,但我们似乎也忘了,其实人终其一生不都在追求着那个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所提出来的人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吗?
怎么能做到自我实现呢?恐怕仅仅知识传授是无法让人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的,但文言知识背后承载的道却能给我们答案。所以,张老师的《君子的底色——仁》这堂课,就是让学生的思想和灵魂获得一次转向,由变动不居的感性和欲望的世界,转向光明、恒久的理性世界,看到真,认识善,审视美,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我们若要想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那应该怎么学习古代经典呢?
关于这一点,张老师也做的很好。她认为,学习古代经典应有同理心,通过想象进入至圣先贤的生活世界,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以此关照自我,完成自我的圆融,领略人生行走的智慧。张老师在引领学生研读、领悟文本中有关“仁”的章节内容时,的确也是这么做的,既走进文本深处,听到作者的心声,理会“仁”在不同层面的内涵,又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不断追问,不断自我审视:以“仁”为治国之本,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如何做到不惑、不忧、不惧?达到“仁”的境界的纲领是什么?具体有什么要求?……
深刻理解和吸收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精髓,不断自我修养,精进自己,丰富自我,每个人都会在自我实现的路途上大步向前,也必将一路领略人生的风景,收获生命的博大、丰富
和美
好。
这样的语文是美丽的,是熠熠闪耀的。
接下来让我继续给大家讲一讲锡伯古城的故事。
前面讲述的历史厅、近现代史厅和民俗厅、射箭场、图伯特广场,其实都在古城内的锡伯民族博物馆院内。院子挺大,庭院中间绿意葱茏,高大的垂柳在风中轻轻飘抚,草坪上还有一些石碑刻。院子里游人不多,安安静静的。
出了院门,旁边坐北朝南向是一座寺庙,门口的牌坊匾额上书写着“
靖远
寺”三个大字。这是一座藏传佛寺,锡伯族与科尔沁草原
蒙古
人接触较久,故而吸收了藏传佛教文化。
进山门,左右各有哼哈二将把守。此二将虽然脸面一黑一白,手持宝剑,甚是凶猛。无奈泥塑彩身,色彩过于鲜艳,有点类似于卡通人物,令人怎么也畏惧不起来,反而有几分喜爱。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dengmin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