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率众在
成都
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修建了
都江堰
水利工程。此工程以年代久远、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特征,以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成为世界水利工程和水利文化的鼻祖。
其实,秦国修建
都江堰
工程在当时首要目的并不是水利灌溉,而是改善蜀地水路交通,利用巴蜀在长江上游的优势沿江而下进攻楚国,以实现秦国”浮江伐楚”的战略。
都江堰
修建前,岷江被称为“恶水”,
成都
平原水旱频仍,更别提水路运输;
都江堰
建成后,不仅有效治理了水旱灾害,确保水路安全畅通,还进一步完善了水运线路,上通
汶川
茂县
、中
连平
原各处、下接万里长江。史书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 “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于
成都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可见
都江堰
工程首先是用于“行舟”,“有余”才以灌溉。虽然,秦国”浮江伐楚”的战略最终失败,但是
都江堰
却在灌溉田畴、抗旱防洪、交通运输和民生用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堰两千两百多年来泽被一方、延绵千秋,
成都
平原从此由“泽国”“赤盆”变为“天府之国”。
今天的
都江堰
已蜚声中外,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些光鲜的名目下,又有多少后人真正了解先人的艰辛付出和
都江堰
工程的伟大之处?作为一名普通游客,真正走入
都江堰
后,随着了解的深入,越发感叹于这个伟大工程的神奇和古人智慧的高明,更让人敬佩不已的是古人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敢想敢做、善作善成的拼搏开拓精神!
本文瑾以亲身体验结合相关资料作一篇游记式的攻略和讲解,以此作为
都江堰
之行的留念,亦传先人之功德,表吾辈之敬意!
大交通:
1、自由行:从
成都
可在【犀浦】站座高铁至
都江堰
【离堆公园】站;
2、自驾:可将车停在景区大门附近停车场,如果酒店离景区近,也可停酒店;
购票:现场买或微信公众号【青城山 都江堰 】,旺季需要提前买。
1、蓝色线路为精华版。从高处秦堰楼入口进,一路向下游览,主要景点均覆盖,从景区大门出,不走回头路,优点是省时省力。到秦堰楼需要坐车上去。这也是比较常规的线路,适合老年人和不愿爬山的人。
2、橙色线路为全面版。从景区大门进入,最后经玉垒山回到景区大门,这个线路等于是游览了
都江堰
和玉垒山两个景区,并且可在玉垒阁俯视整个
都江堰
景区和市区,这个线路适合体力好又不赶时间的人。
我走的是蓝色线路,下面将详细解读。
【秦堰楼】因 都江堰 建于秦国而得名。这里是眺望 都江堰 全景的最佳位置。秦堰楼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拨壮观。
本游记著作权归@葭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