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奇亚
是
土耳其
的一个区域地名。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一大片土地。而我们所到的
卡帕多奇亚
,主要是在“
格雷梅
国家公园和卡帕多细亚的岩石地点群”的景点之间穿行。
能够产生世界自然、自然双遗产的客观条件,就是
卡帕多奇亚
这一带凝灰岩的地质条件。凝灰岩是由大量的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岩层,它的特点就是相对软。在几百万年前,又遇到了一次火山喷发,从火山口里流出来的坚硬的玄武岩覆盖在了一小部分相对松软的凝灰岩上,又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水蚀和风蚀,于是成就了如“精灵烟囱”般的自然地貌景观。自从有了人类社会,这个欧亚板块上东西文化的十字路口,在四千年的历史里不断被异族所占领,使得当地居民逐步形成了避险意识。地下城就是这种避险意识的集中体现。
自公元前20世纪,赫梯人在这里建立强大的王国;后来,又有亚述人在这里建立贸易据点;公元前6世纪初,波斯人占领并统辖这一地区。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的
亚历山大
大帝东征到这里,其部将塞琉古一世在这里确立
希腊
人的统治。
公元前190年以后,这里沦为
罗马
帝国的一个行省。
罗马
推崇多神教,对纪元初在
巴勒斯坦
地区兴起的基督教进行残酷镇压。其时,以著名使徒
圣保罗
为代表的耶稣基督的第一批信徒离开
耶路撒冷
,来到地势险要、适宜躲藏的卡帕多西亚,建立小亚细亚的第一个基督教区,并开始修建教堂。
公元4世纪初,广泛传播的基督教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君士坦丁大帝及其后来的提奥多西皇帝意识到,基督教是可用来巩固帝国统治的一种
新兴
力量。因此,他们改变政策,先是宣布宗教信仰自由,继而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时,卡帕多西亚成为传播与研究基督教教义的中心。大批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设施在山岩洞穴中修建。同时,不少“为接近上帝”而追求苦行生活的修士也来到这里,形成松散的宗教社会。
公元8世纪初,基督教内部爆发教堂中是否应该使用圣像的激烈论争,随后发生禁用圣像和镇压崇拜圣像者的运动。这样,又一波宗教迫害使地处偏远的卡帕多西亚再次成为一些基督教教士和教徒的避难所。
公元9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入侵,大批基督教徒逃离,卡帕多西亚又成为滞留下来的少数基督徒躲避异族和异教迫害的避难所。
几百年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来到这里,建立奥斯曼帝国。当地居民纷纷改信伊斯兰教,坚持信奉基督教的
希腊
人几乎全部撤离,基督教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渐趋消弭。
1907年,
法国
神父纪尧姆·德热法
尼翁
来到这里,发现山岩和
石柱
上那些奇特的教堂和修道院,发现那里遗存的大量宗教壁画。他像着魔一样进行勘察和研究,于1925年出版专著《拜占廷艺术的一个新省份:卡帕多西亚的岩石教堂》。他在这本后来被誉为“卡帕多西亚宗教与艺术的权威著作”之中说,基督教徒从这里的山岩中和
石柱
上都已消失,但基督教建筑却在这里大量遗留下来,基督教文明在这里一直在延续。
我们游览从
格雷梅
国家公园开始。
格雷梅
国家公园,是
卡帕多奇亚
地区的热门旅游地之一,这里集中了众多的岩窟教堂,其中不少教堂里面还饰有壁画。虽因年代久远有些难以辨认,但仍有少数保留着艳丽的颜色和完整的形象,并且画风与名家大作的鸿篇巨制不同,多简单勾勒,艺术表现张力却丝毫不减,体现着那个年代的生活情境。
当我们进入景区时,停车场里还没有几辆大巴。
博物馆入口左侧露出地面的七层岩石锥被称为“修女院”。一楼的餐厅、厨房和一些房间,以及二楼被毁的小教堂,仍然可以参观。三层的教堂可以通过内部隧道到达。导游只是给我们介绍,并没有让我们进去看看的意思。
确实,这座修女院在这一片岩窟建筑中还是最有姿色的。一下几张是在接下来的游览中,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可惜我那架长焦照相机在昨天(9月21日)有坏了,不然我还能拉近距离来几张。
本游记著作权归@李平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28%初次访问卡帕多奇亚的蜂蜂会选择这条路线
D1 格雷梅镇 D2 卡帕多奇亚热气球 → 迪夫里特峡谷 → 精灵烟囱 → 阿瓦诺斯镇 →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 乌奇希萨尔城堡
29%初次访问卡帕多奇亚的蜂蜂会选择这条路线
伊斯坦布尔 → 切什梅 → 阿拉恰特 → 伊兹密尔 → 库沙达斯 → 代尼兹利 → 费特希耶 → 卡斯 → 安塔利亚 → 卡帕多奇亚 → 伊斯坦布尔
23%初次访问卡帕多奇亚的蜂蜂会选择这条路线
伊斯坦布尔 → 切什梅 → 阿拉恰特 → 伊兹密尔 → 库沙达斯 → 代尼兹利 → 费特希耶 → 卡斯 → 安塔利亚 → 伊斯帕尔塔 → 卡帕多奇亚 → 伊斯坦布尔
32%初次访问卡帕多奇亚的蜂蜂会选择这条路线
伊斯坦布尔 → 卡帕多奇亚 → 孔亚 → 棉花堡 → 安塔利亚 → 费特希耶 → 博德鲁姆 → 伊斯坦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