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垫江游逛,黄沙岩~高峰场~界尺场~永安场~沈家场~界枫场~鹤游坪。
2023-10-30发布 377浏览
行走重庆Lv19

57篇游记,27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23-10-29
  • 人物 和朋友
  • 人均费用 200
  • 出行天数 1
举报

黄沙场,黄沙岩。

四川垫江 县地名录(1986年03月)记载:“四、行政区划和自然村。……五洞区概况。……黄沙人民公社概况。
黄沙公社面积32平方公里。有3919户,17302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188人)。汉族。所属12个大队,89个生产队。公社驻地黄沙场,海拔520米。
该地在1875年前称 永兴 场,因境内有 永安 寨得名。1876年后改称黄沙岩,因其土地表层乃一色的黄沙,是在石岩构成的 长岭 岗上修建的街房,故名黄沙场。黄沙场在1908年前为南里所辖。1909至1911年为太平镇管领。1915年隶属南区。1935年为黄沙镇由第一区管领。1941年黄沙场与五洞场合称沙桥乡,属第一区辖。1945年沙桥乡隶属太平区。1949年12月解放后成立沙桥乡公所,由第三区管领。1956年初,沙桥乡分为黄沙乡、五洞乡,由五洞区管领。1958年成立黄沙人民公社至今。
该社地属中丘地貌,最高处海拔500米,最低处海拔420米。土壤属灰棕紫泥。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5℃,年无霜期303天。年降雨量1150毫米。总耕地20453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解放后, 新建 小型水库4座,山坪塘114口,总蓄水量144万方。另建电排灌站1处。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741万斤增加到1980年的1343万斤,增加81%。耕地亩产709斤。多种经营也有相应的发展。黄沙白柚经化验名列全国第二位,可供出口。是石油、天然气蕴藏区,经过几年的钻探,已打出油、气井7口。社队企业现有农机站、榨菜厂、酒厂、粮油加工房、铁业社、缝纫社等,总产值23.79万元。1980年人平分粮511斤,人平分配收入76元。
交通、水电、文教、卫生等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现有涪(陵)垫(江)公路通过社境。有邮电所、电影队、广播站各1个。有公民办中小学14所,在校学生3779人,小学入学率达94.7%。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5人。大队医疗站13个,赤脚医生34人。1980年计划生育率达4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财贸方面有信用社1个,1980年存贷总额243.43万元。有供销社1个,综合商店服务网点17个,总营业额89.13万元。
黄沙公社,因公社驻黄沙场而得名。有耕地20453亩,人口117302人。
黄沙大队,因大队驻黄沙场而得名。有耕地1075亩,人口793人。
永进大队,据 永安 寨改取而成,寓其永远前进之意。有耕地1168亩,人口1073人。
黄沙场,又名黄沙岩,街建在一色黄沙的岭岗之上,故称。黄沙公社、黄沙、永进大队驻地。
……”

光绪 垫江 县志卷二建置志场市记载:“黄沙岩场,治南三十里。”

垫江 县志(1993年01月)记载:“第一篇建置沿革。……第三章区乡(镇)概况。……第五节五洞区。……黄沙乡,以当地土壤表层乃清一色的黄沙而得名。位于县境中部,东经107°22',北纬30°15'。属中丘地形,海拔420——500米。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20121亩,其中田11840亩。辖 12个村,89个组。人口4331户,17663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515人。乡人民政府驻黄沙场,距县城10公里。 清康 熙时属八庄里。光绪时为黄沙岩场。宣统时属太平镇。民国20年(1931)置黄沙镇。民国29年与五洞乡合并成立沙洞乡,次年改名沙桥乡。1953年分置黄沙乡。以后除政社合一称人民公社外,一直保持乡建制。境内名产黄沙白柚,栽培已有160余年历史,系柚中珍品,曾在全国评比名列第一。”

高峰场

四川垫江 县地名录(1986年03月)记载:“四、行政区划和自然村。……五洞区概况。……高峰人民公社概况。
高峰公社面积26平方公里。有3934户,17239人(其 中非 农业人口197人)。汉族。所属11个大队,74个生产队。公社驻地高峰场,海拔380米。
高峰原名木头滩,以河滩中有一大木头得名。后以境内有一较高峰家山,便更名为高峰。1911年时为高峰场,由董家乡管辖。1915年高峰场属南区辖。1935年为高峰镇,属第一区辖。1941年界尺、高峰、斜滩合称界滩乡,隶属第一区。1945年界滩乡由太平区管辖。1949年12月7日解放后,成立界滩乡公所。1953年界滩乡分为高峰、界尺、斜滩乡,均由第九区辖。1956年又合称界滩乡,由五洞区所领。1957年斜滩划入五洞乡。1958年成立界滩人民公社,隶属五洞区。1962年界滩公社分为高峰、界尺公社至今。
该社地属浅中丘宽谷带坝地形。最高处海拔492米,最低处海拔376米。土壤以灰棕紫泥为主,红棕紫泥、冲积土次之。年平均气温16.8℃,年无霜期303天。年降雨量1150毫米。总耕地15749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解放后,修建电排站11处,水库2座,山坪塘165口,农田除电排灌外,其余全系自流灌溉。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716万斤上升到1980年的1275万斤,增长78%。耕地亩产875斤。多种经营生产也有相应的发展。社队企业现有农,机站、造纸厂(附设印刷厂)、糖厂、酒厂、铁业社等,总产值60.30万元。1980年人平分粮488斤,人平分配收入65元。
交通、水电、文教、卫生等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川( 重庆 )汉( 武汉 )、涪(陵)垫(江)公路主线及五(洞)峰(高峰)界(尺)峰(高峰)公路支线纵横社境。有邮电所、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公民办中小学14所,在校学生3975人,小学入学率达97%。中西医结合的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7人。合作医疗站12个,赤脚医生36人。1980年计划生育率达4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财贸方面有信用社1个。1980年存贷总额277.19万元。供销分社和综合商店服务网点16个,总营业额82.92万元。
高峰公社,因公社驻高峰场而得名。有耕地15749亩,人口17239人。
高峰大队,因大队驻高峰场,故名。有耕地1554亩,人口1604人。
高峰场,原名木头滩,因峰家山较高而得名。高峰公社、高峰大队驻地。
……”

光绪 垫江 县志卷二建置志场市记载:“高峰场,治南五十里。”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6
目录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