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稼轩先生,便是
大名
鼎鼎的南宋文学家、军事家、爱国词人辛弃疾。他与苏轼合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合称为“二安”,诵读千年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出自先生之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这些作品,在我国的文学书
苑里
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可以说,用伟大两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追寻古人的足迹一直是我的一种追求,而
上饶
,则是了解辛弃疾最好的地方。词人22岁南归,在南宋生活的45年中,有27年就在
上饶
度过,他生前作词总计629首,在
上饶
作词就约355首,应该说,词人是爱
上饶
的,换句话说,
上饶
是沾了词人的光的。
带 湖
五一长假,尽管长辈们说这几天日子不吉,不宜出行,但有些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何况是节假日,有几天时间。
中午一点钟的动车,转站到达
江西
上饶
,已是下午4点半了,我急急地叫了出租车,直奔带湖。
带湖,原为
上饶
市郊一狭长的无名湖泊,辛弃疾罢官落职曾隐居于此,因其“枕澄湖如宝带”而命之曰“带湖”。其与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我以前从没来过,熟悉,是因为它随辛弃疾的诗词早已刻印在我的脑海中了。先生有词云(《水调歌头·盟鸥》):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往来莫相猜。白鸥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春,辛弃疾在带湖旁开工兴建了带湖新居,并在附近开垦了十来亩农田,叮嘱家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遂自号“稼轩居士”。
现在的带湖,只是古带
湖北
面的一段,南面早被宽畅的
三清山
大道迎面截断,湖面被填,成了热闹的带湖街。站在
三清山
大道往北遥望,湖面蜿蜒,波光粼粼,五月的夕阳给四周的林木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微风徐来,叫人心旷神怡。湖岸的入口处立有一牌楼,上书“带湖山庄”,目测为现代水泥造就,大概是附近餐饮住宿公司的名字。过了牌楼,是一条破旧的水泥小路,走了一段,便成了泥路,路的两边生长着茂密的灌木和竹子,清风过处,发出“沙沙”的声响,竹林空隙处,能看到湖边有人在垂钓,慢悠悠的,似乎在享受着这斜阳的温暖,远处有几只白鹭,不时地在林间和水面盘旋,水面不断绽开一圈圈涟漪。我慢慢地在路上踱着,心中寻觅着先生的一些词句,细细体味着八百多年前稼轩居士在此生活的心境,是壮志未酬的愤怒怨恨、委屈不甘,还是不耻为伍的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抑或是顺其自然的恬然自得、超然世外?再或者是各兼有之?现在已不得而知了,只是已过天命的我,对先生心境的体会比起年轻时已有了更深一些了。先生一生67载(1140-1207),闲居竟达20余年,如此早早筑巢隐居,想必其内心是自知的。像他这样个性鲜明、豪放不羁、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之人,在官场上应该是很难混得好的。一个凭武艺勇猛著名,以收复失地、建功立业为己任的武将,硬生生地被逼成了一代词宗,幸也?不幸?
听附近的人说,带湖周边很快就要开发建设了,真希望能保留一些文化古迹,不要一概搞成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模样,若如此,真是可惜了这一泓湖水。
文 化 园
对稼轩先生的纪念,
上饶
市本级政府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远比不上其下属的
铅山县
。
第二天早上租车开往
铅山县
,快到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一尊非常高大的雕像矗立在信江北面边上突出的山岗上,先生一手握剑,一手执简,脸色冷峻眺望北方,这里就是
铅山县
辛弃疾生态文化园了----全国唯一一处以摩崖石刻、诗词长廊全面展现辛弃疾平生遗存的所有629首诗词的主题文化园。
进入文化园,是一条
临江
而建的栈道,宽大概两米左右,凌空飞架在江上,栈道下的信江江水混沌厚重,湍流激涌,不断卷起巨大的漩涡,撞击着一边的峭壁,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像是一头愤怒的野牛在吼叫,这声势与
临江
石壁上刻着斗大的“千古江山”四个大字交相呼应,不由得叫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沿着栈道盘旋向前,不觉就到了雕像跟前,抬头仰望,先生的形象更为高大挺拔了,神态也更加刚毅了,似乎随时准备着挺身前往的样子。据记载,雕像32米高,手中长剑就达10米,是全国最高的辛弃疾雕像,而我也不由得想起先生的两句词句(《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举头
西北
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难道不正是他怀抱抗金决心和收复山河伟大抱负的真实写照吗!只可叹满腹经纶但无法施展,壮怀激烈却屡遭排挤,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为收复江山枕戈待旦、金戈铁马的梦想,只换得“可怜白发生”!
默默围着雕像转了一圈,我庄重地对先生鞠躬致敬。
沿着小路独自向文化园的深处走去,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游人。一路上不时有巨大的山石、城墙横亘在眼前,上面都镌刻着先生著名词句和他战斗、生活的场景,像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卷,展示着先生跌宕起伏不同凡响的一生,又像是一首激扬而又低沉的旋律,倾述着先生高亢而又落寞的心曲……,我时而快步向前,时而驻足细观,我为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折服,又为先生的不平遭遇而悲愤!江水滚滚,清风无语,我也仿佛经历了一场与先生穿越时空的对话,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回到文化园出口的地方,似乎又热闹了起来。天气很好,游人很多,空旷处放风筝的、玩电游的、叫卖纪念品的……,一片欢声笑语,只是我,好像是一个很无趣的人。
鹅湖书院
在河口古镇吃过午饭后,乘车直奔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
铅山县
鹅湖镇鹅湖山麓,据县城15公里。书院面积不大,但颇有名气,为古代
江西
四大书院之一。
鹅湖书院之所以著名,应该源于两次“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发生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众人汇聚鹅湖书院,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它是
中国
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第二次“鹅湖之会”发生在公元1188年,内容并非学术之辩,而是辛弃疾与同是文学家、词人陈亮的同声唱和。陈亮,一个与辛弃疾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人,一生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宋孝宗,反对“偏安定命”,曾两次被诬入狱。辛弃疾邀请陈亮同游鹅湖书院,畅谈抗金复国,极为投契,并写下了“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豪迈词句,如今读来,仍感血脉喷张、激情彭拜!
书院坐落在山水环抱中,环境幽静。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整体结构坐南朝北,入门在西边,为石拱券门,门额书“鹅湖书院”四个大字,为清
铅山县
令李淳所题,大门后面上方也有门额题刻,为“圣域贤关”。进门不远往右,即是头门,五开间建筑,大门上方匾额为“
敦化
育才”,系
清康
熙年间
江西
巡抚白潢所书,字体为颜楷,沉雄浑厚、遒劲有力,给人印象深刻。过了头门,有一开阔地,地上有一鹅卵石铺就的太极鱼图案,在太极鱼图案后方,赫然矗立着一座古朴的楼门式青石牌坊,四柱三开间,正面书“斯文宗主”,背面为“继往开来”,正中上方有鲤鱼跳
龙门
的石刻,三层石檐上还有十八条青石鲤鱼雕塑,但细看,鱼身龙头,分明是龙的第九个儿子螭吻。但不管是跳过
龙门
的鲤鱼还是螭吻,反正都已是龙了,或许鲤鱼跳过
龙门
后,就变成了螭吻,谁知道呢。据介绍,“”期间,书院遭到“红卫兵”严重的破坏,这座牌坊也被套上绳索准备摧毁,幸亏被当地一校长舍身制止才得以保存,感谢他!
牌坊后面,是泮池和状元桥、左右两碑亭,再往后,就是仪门,门楣
上高
悬“道学之宗”,系铅山明代状元费元禄所书。所谓道学,道统之学也,后来的理学、心学,其实都是它发展和演变的结果,所以我们常讲的“道理”,就内含着这样的道理。仪门后面依次是讲堂和御书房。御书房大门匾额为“穷理居敬”,廊柱楹联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系
清康
熙皇帝御笔所题,诠释的正是理学的精髓。书院东厢房现改为文化展厅,除陈列的文字材料外,还有士子们读书辩论、“朱陆鹅湖之会”、“辛陈之唔”的场景塑像。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身姿和神态,我想,鹅湖书院是荣耀的,不仅有历代的达官贵人为之金题玉躞,还有皇帝的圣恩御笔;鹅湖书院是热闹的,“朱陆辩会”,不仅参加的人数众多,盛况空前,而且闻名遐迩,举世敬仰;鹅湖书院又是落寞的,辛陈之唔,虽心怀大义、康概激昂,然众皆诺诺,和者寥寥,随着几天后陈亮的告别,一场筹划时久,准备共举抗金大旗的一次聚会,就这样消散在寒夜里。我为他们感到悲伤!
瓢 壶
出了鹅湖书院,已是下午三点的样子,坐车寻瓢壶而去。
瓢泉,经查资料,是在铅山稼轩乡期思村瓜山下,但不知具体所在,幸好司机是本地人,到达附近后,多方问询,终得其所。
稼轩先生原居住在
上饶
带湖,一次来铅山游玩时,发现此地有泉水涌出,清澈纯净,形成前后两口天然石臼,形如瓢状,不禁回想起故乡泉城
济南
,于是一见钟爱,竟到了流连忘返,爱不思归的地步,遂决意在此建筑别院,且赋词一首,抒发内心的惊喜之情:“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洞仙歌·访泉于期师,得周氏泉,为赋》)瓢泉别院于1195年建成,第二年,先生的带湖住处失火,于是举家迁至瓢壶,从此终老于此。
在瓢泉的日子里,虽然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但先生感动于瓢泉田园的恬静和当地村民的质朴,灵感泉涌,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风光民俗和遣兴抒怀的诗词。《
临江
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先生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词句无不表达了先生对瓢泉的一往情深。
眼前的瓢壶,故居房屋早已荡然无存,然形如瓢状的两眼泉水仍清澈如旧。泉水沿石沟汩汩流淌,似乎在哼着一支古老的曲调,清澈的泉水在下午的
日光
里轻轻摇晃,仿佛荡漾的是穿越千年的时光,瓢泉后的竹林迎着清风沙沙作响,似乎又是先生的新作和着琴瑟一起谐和吟唱。我伸出双手,捧掬着先生曾经捧掬过的泉水,体味着千年来依旧的甘冽与冰凉;我迈开双脚,行走在先生曾经走过的小路
和田
垄间,感受着山间微风送来的溪水和泥土特有的芳香;我的身子在这片土地上随意飘荡,而思绪也在这天地间自由飞扬……,啊,瓢泉,我不禁向着大山喊:稼轩先生,我来了!
墓
傍晚时分,按计划继续前往祭拜稼轩先生墓。
稼轩先生墓位于
铅山县
稼轩乡瓜山虎头门
阳原
山腰,可以从瓢泉背面的瓜山翻山进入,但坐车,得从汪乌线向北返回
永平
镇,再向西南折入乡道方可。
车子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颠簸着,转过一个急弯,路中间突然出现一座四柱三间开的青石牌坊,中间镌写“忠义千秋”四个大字,两边对联为郭沫若所题的“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对照老照片,这副对联原本刻立在稼轩先生墓前的两根立柱上的,不知怎么变迁到这里来了。楹联用了两个典故,概括了“壮”、“悲”两个方面,只可惜郭氏其人品行径,实在不配出现在铁骨铮铮的稼轩先生面前!
过了牌坊不远,是一块简易的平地,看似停车场,平地一角,立着一块硕大的岩石,上书“稼轩神道”,为
武宁
辛氏后裔所立。岩石后边,就是间有台阶的神道了。沿着神道前行,过了一座路廊,就看到稼轩先生墓了。对照老照片破损败落、荒草丛生的样子,现在的墓地显然已作修整了,墓前台阶两边建有青石栏杆,拾级而上,就是青石围成的墓冢,整洁如新,应为现代新修葺的。正前方最早的墓碑早已于历史的风雨中损毁,眼前的墓碑系清代辛弃疾后裔新立,如今亦斑驳陆离,字迹模糊,大约是“显故考率公稼轩府君之墓”、“皇清乾隆癸卯年季春月重修”字样,墓碑前有不少鲜花,可见前来祭拜的人不少,想必所有来此祭拜的人,都想更近一些靠近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想读取这个丹心如铁的忠魂背后,那生生不息的信念与力量。
与一般的墓不一样的是,先生墓的拱顶上面插着很多不同颜色的锦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极了京剧武生背后的靠旗,坚定地展现着墓主人生前驰骋疆场的威猛和豪迈! 遥想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因病逝世,临终前仍然念念不忘收复山河、报国雪耻的宏愿,在弥留之际仍大呼:“杀贼!杀贼!”,可叹满腔爱国情怀,尽付流水东去,此时,他的故乡
济南
,仍深陷金国的铁蹄之下,收复故国,终成遗恨!
忠骨幸有青山,明志自有后人,站在先生墓前,仿佛感受到了那段远去的历史,而先生那种忧国忧民与豪情壮志,只能在其遗留的诗词文章中追念了!
黄 沙 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稼轩先生从居住地瓢泉到古饶州经过黄沙岭时所写的非常著名的一首词,意境高远又不失生活气息,千百年来广为人们所传诵。其实词人写黄沙道的词还有《鹧鸪天·黄沙道中》、《浣溪沙·黄沙岭》等,那么,黄沙道(岭)到底在哪里呢?那里还流传着怎样的故事呢?回程的那天,我坚持再乘车前往寻觅。
根据事前的旅行攻略,从
铅山县
城到
上饶
县黄沙岭乡大概40公里路程。车子从大路上转到030乡道后就一直颠簸转折,越走越荒僻,司机小军一路上不断嘀咕,怀疑我是否指挥错了路,不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时,一幅幅由小溪、树林、池塘、农田、水库、寺庙、牛羊……组成的生动的田园风光图也随之一一在眼前展现,引人入胜,叫人陶醉。经过高坞岭村附近时,路边一座爬满青苔蔓藤、古朴厚重的古桥吸引了我,桥面石条上一条条深深的车辙无不显示着悠长的历史,我下车认真仔细考察了一番,附近老人告诉我,这桥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我想,当年稼轩先生或许也在这桥上走过吧。
车子穿林过溪,一个小时多十几分钟的样子,终于看到路边房屋墙上写着的“茅店”两字,这里就是词句“旧时茅店社
林边
”所指的茅店自然村了。我让司机驾车慢慢前行,自己则下车沿村边小路步行,一边打听黄沙岭古道的具体位置,一边欣赏小路两旁田垄山水美景,期盼着“路转溪桥忽见”的邂逅。山间的清风徐徐,眼前的小路弯弯,五月的阳光照在田垄的水面上倒映出一团柔柔的明媚,不远处溪边洗衣村姑高高低低的笑声断断续续地传来……,我想,倘若稼轩居士重回故地,一定会再写一篇《春风五月过茅店》的。
经多次打听和寻找,我们终于在大屋村村后的山脚下见到了一个竹制的简易牌坊,中间上书“夜行黄沙道中”,左右两联正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字是用胶水粘上去的,由于时间长了胶水粘力失效,“外”子掉了,“前”字也掉剩成一个“月”了,且上下联位置错置。牌坊不远的山坡上,立着一个小小的“黄沙古道”指示牌,指示牌旁边,依稀一条小道向山间延伸,“这里就是黄沙古道了”!司机小军兴奋地喊道,看来他比我还要兴奋。
我激动地在指示牌前驻足察看,八百多年前,这里可是一条热闹非凡的交通要道啊,而如今,荒山野岭、野草侵道,只余山间清风吹拂。我慢慢地伸出脚,在满是石砾的山路上郑重地踏上我的脚印,这一刻,我似乎是和先生走在了一起了,这一刻,我又该对先生说些什么呢?我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走在一起的,不仅仅有稼轩先生,还有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陈亮……,这些文豪巨匠从山岗上走下,笑吟吟地与我打招呼,好像在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又好像在约我一起去饮酒……,我猛的又清醒过来,眼前的这条古道,岂止是一段山路,那分明就是一段辉煌灿烂流芳史册的文化传奇啊!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走来,接过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延续和传承!我慢慢地在古道上踱着,任凭思绪飞扬,小军说我像极了醉酒的样子。
到达山口,一个写在土地庙墙上“
上饶
”两字及方向指示箭头意味着我们将要和黄沙古道告别。此时此刻,回首遥望,群山如黛,松涛阵阵,竟有些不舍和感慨——时光悠悠,物是人非,斯人已杳然!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郑甘雨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