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在微信读书上看完郭瑞详版《辛弃疾传》,去年春节因故未成行的去铅山旅行的念头又浮上心头。
11月3日-6日,周末加上两天年休假,去
上饶
铅山寻访辛弃疾的带湖和瓢泉旧址,又加上正逢其时的篁岭晒秋,四天往返,绰绰有余。
外出旅行,要么自驾、要么专车接送,而这次,我准备好好体验一下背包客的旅行感受。
第一天,葛仙山
高铁到达
上饶
站,不出站,直接从
上饶
站内的汽车东站坐班车直达葛仙村,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30元)。葛仙村的模式很像
无锡
的鼋头渚,只是规模更小,规格更低,是国内当下很流行很泛滥的一种乡村开发模式,唯一天然的葛仙山(真假不知)还被削去了山头——建一道观,什么都没建好,就开始卖价格不菲的上下索道票和景区票,有种挨宰的感觉。只是因为景区位于
武夷山
北麓,空气十分清新,勉强在山上民宿住了一宿,价格不菲,细节却一言难尽,不推荐。
第二天,鹅湖书院
第二天一早,打了一个专车(平台上叫不到车,让停车场的保安帮叫了一辆车,90元)直奔铅山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是
江西
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宋,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这里因为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的“鹅湖之会”(也叫“鹅湖之辩”)而有名,是分别代表“理学”和“心学”的两种不同儒学思想的辩论,最终谁也未能说服谁,据说参加者近千人,影响广泛。而岳麓书院“朱张会讲”则是儒学思想的一次深度碰撞、交汇和宣扬。但都反映了
中国
古代哲学思想和学术发展的繁荣盛况。
不像岳麓书院坐落于气势挺拔的岳麓山腰,鹅湖书院静静地坐落于被稻田环绕的田野之中(鹅湖山麓近乎平地),门前宽阔的广场上只有三两游人,十分冷落,买了票,抬头仰望简陋而斑驳的大门上方书写着的“鹅湖书院”四个大字,确实感受到它所历经的沧桑岁月。
收票的大爷兼着保安,很热情,见我背着背包,主动说:你把背包放我这儿慢慢看,我连声道谢。进入院子,右手旁是个亭子,左手边有一千年石磨,制作铅山有名的小吃“灯盏餜”,旁边的说明牌上有关于这个石磨的传说:据说康熙年间,书院士子观农妇用此石磨磨浆有感,留下一副对联“石磨咕咕寻踪探理千回转,灯盏熠熠明本推心万古芳”,横批为:兴贤育德。
从题有“
敦化
育才”的大门进去,才是书院的主体部分。迎面是明正德年间立的青石牌坊,正面题有“斯文宗主”,背面题为“既往开来”。之后是状元桥,讲堂,洗笔池。
往左拐进入四贤祠,有四贤的雕像,边厅有辛(弃疾)陈(亮)会晤的雕像,陈列馆中对“鹅湖之会”的讲解十分详实。
在陈列馆看介绍时,涌进来一大帮中学生,可能是学校组织的参观活动,都在打打闹闹、拍照嬉笑,真正看介绍的并不多,年龄太小的缘故吧。真正认真参观的,是几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同龄人,都是专程从外地过来的,听口音,有
广东
的、有
山东
的,还有
湖北
的。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和风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