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北疆行后记(四)
2024-01-15发布 7350浏览
再回首Lv42

74篇游记,404粉丝

举报

  从魔鬼城出来后,晚上就住在 克拉玛依 市, 克拉玛依 市以石油出名是众所周知的,但维语中“喀拉”是黑色的意思,“玛依”是油的意思,而“ 克拉玛依 ”是黑油的意思。
  首次来到这里就不得提及对 克拉玛依 这座石油城市的一点儿初步印象。早晨六点多钟起床出去遛弯时,就能感觉到“时差”带来的差异,小城的街上依然是一片宁静,顺着酒店前的道路前走,只有一些年岁大的老人在街上漫步、遛弯儿,和随行的老人攀谈了几句,老人说,我所走的街是一条步行街,右侧是封闭的道路,左侧则是长着老 榆树 等叫不上名字的树种,树木中间有蜿蜒曲折的步行道、街心小花园,最特别是我们这里都修了不宽的明渠,水沟里水流不断,但你看到水一直是在不停的流动,池水边、昏暗的路灯下,一些小鸡大小灰色小鸟在找食、饮水,说起老 榆树 ,老人说,这些粗壮的老 榆树 ,至少在这里生长了近40年,当年老人也是从 河北 沧州 当兵来 新疆卡拉 玛依市以前也都是戈壁滩,当年开采石油,每天就住在地窝子里,早晨起来,沙尘暴把地窝子的正门封了,我们就要从后面跳窗子出来,有时石头能把窗子打成窟窿,那年代确是遭罪,能让沙漠变绿洲,那个年代就是靠苦干干出来的。你看现在,我们 克拉玛依 城市绿化在全国最好,年年评为文明城市,城市干净,环境也好。从老人的言谈举止中,能明显地感到老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不过老人四十六岁的年纪就早早退休,但现在退休金能拿到6000多元,为此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十分的满意。老人又说,刚开到 克拉玛依 时想家,如今人到了这个年龄,这里就是家,回 河北 沧州 还不适应了。我们当年来到 克拉玛依 的人,多是 河南 的、 山东 的和 河北 的,现在我们的孩子成了 克拉玛依 的二代、三代,现在这里就是家了,回到 沧州 和兄弟姐妹团聚也就少了。
    今天的行程比较简单,从 克拉玛依 市出发大约要六个小时到达赛里木湖,因此达到赛里木湖时已接近下午三点,由于这里海拔较高,虽然气温高,但湖边清风吹送,顿时觉得凉爽四溢,此刻,站在赛里木湖的湖边,似乎伸手可摘白云,脚下就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远眺群山,灰色的山峦倒映在湖中,整个画面宁静悠远,头顶的白云也追随着群山不停地游动,也为赛里木湖增添了一分亮色。驾车顺着湖边公路前行,确是一步一景,群山与白云的千变万化更为赛里木湖增加几分姿色,驱车前往远方,原来突兀的山峰突然间就增加了层层绿色,远山与赛里木湖的衔接处,山峦变得优柔,失去了棱棱角角,像是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绒毯,草原的绿色渐渐褪场,换上了淡黄色的外衣,在夕阳的照射下泛起一层金亮的色彩。白白的牧民毡房整齐干净,人与自然的融合的就是如此的舒服、贴切。
    景色无限的美,但相机有时却无法记录完整,只想留在记忆中却慢慢回忆。返回时,经过果子沟大桥下山时,头有些痛,走了一天,身体乏得很。
    今晚住在 伊犁 ,明天将顺 昭苏 公路,喀赞其老城就是下一站……
    喀赞其老城行程相对简单,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旅途中短暂的自行调整。
早晨在 伊宁 市吃过早餐,听司机师傅说 伊宁 市有个 伊犁 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他建议我们可以去看看。老城主要居住的是回族、哈萨克族和维族人。喀赞其老城区居住风格以蓝色为主要调色,老街长度五六里地的样子,一条引水渠贯穿老街,路边的树木都是居民自己种植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以苹果、核桃、沙果、枣为主,其中有种水果形状特殊,熟透的果实颜色为深紫色,个头与大枣差不多,问了一位当地做服务员的维族小姑娘,说这种水果叫 欧洲 杏,正是这种水果慢慢成熟的季节,随手摘了一个品尝还是蛮甜的,后来有居民告诉我,说被发现警察是要罚款的,这话也不只是真还是假。或许是我们去的早,古城游客不是很多,经营商业的也不多,老百姓的生活倒也自在。
    说闲逛其实一点也不假,从老城出来,又来到了一个叫六星街景区,很早的时候这有居民居住,据了解,六星街最早见于上世纪30年代,而今,这里似乎更是年轻人购物的网红打卡地,我们在一家叫古兰丹姆的酸奶店做了短暂停留,也品尝当地奶制品的口味儿,小店不大、更像年轻人喜欢的地方,在这里工作的也多是维族、哈萨克族年轻漂亮的姑娘和小伙儿,院内里面的装扮更充满了怀旧的记忆。小坐片刻,品上一口酸奶,伴着一阵清凉风儿吹过,酸奶的味道飘满了整个小院。
    离开 伊宁 市,驾车沿着伊昭公路继续行驶,我们再次翻越海拔约3100米高的天山山脉时,再度出现嗜睡和头晕的感觉,也没有更多心情欣赏此处高山美景,到达白石峰时,高山峰之巅温度明显偏低,此时爬白石峰需要添加一件厚衣服。 昭通 草原也是个“野景”,但这里草原确是很美,越往山下走,牧草还呈现出大片的绿色,气温也明显提升。
    来到 灯塔 知青馆时已是下午五点了多了,其实这里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然村落,但还能感受到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留下的历史场景,展示了当年内地运送知青的绿皮火车,摆放着知识参加劳动用过的各种农具,还有住过的草房,窝棚的老旧照片,生产粗存粮食的粮仓。但走在街上,聚集在此的少数民族的家庭还是蛮多的。看到我们在溜达,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用少数民族语逗我们说话,其实这些孩子都会汉语,有人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人,想不想住宿。还可以让我们去他家参观。其实我也是第一次进入当地少数民族的家庭,外面看院落不是很大,但走进中间的大厅宽敞,前后屋子都是居住和做饭的地方,这家主人也曾在当地开过农家乐,但现在生意可能不太好做也停业了。在往里走还有小院种了些小树,里面更大的套院,小伙子说冬天可以养100多头牛和羊,也备好了成垛的冬季牧草,只等着到了冬季牛羊安全返回。
    经过了几十年的变迁,当年支边青年已老去或作古,但他们曾经奋斗的历史,依然要有后人传承和发扬,但愿历史不会忘记,时间不会忘记, 更希望生长在这里的一代代年轻人更不要忘记祖辈们的辛勤付出。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762
目录
76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