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
雷根斯堡
的时候,也曾考虑过顺带去
帕绍
,但当我在网上查看攻略过后,便打消了这一念头。文字和图片中的它实在平平无奇!似乎除了
三河
交汇,不可避免的水文灾害就是这座小城最出名也最司空见惯的事件。
然而在我筹划这一系列的游记时,还是将它纳入了补全计划。因为我想写1+9篇,便在
帕绍
和英戈尔施塔特之间犹豫了一阵。一来触发我去英戈尔施塔特的事件是个不怎么美好且无用的节约教训,二来我对那里的全部记忆就是奥迪,大概率写不出什么花来,于是计划就这么定下了!
直白点说,
帕绍
之行就是个强迫症的凑数之旅,然而,生活就是喜欢在人们不抱有期待的时候发放惊喜和惊艳——
帕绍
的美,不该被跳过。
帕绍
在行政规划上属于
下巴伐利亚
,但并非首府,首府是在
雷根斯堡
篇提到的兰茨胡特(Landshut)。但参观游览的话,
帕绍
的名气可要大得多,哪怕这座城市的官方导览十分简洁,于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便重要起来。
小城位于
德国
与
奥地利
的边境,因多瑙河(Donau)、因河(Inn)、伊尔茨河(Ilz)交汇于此,又被成为“
三河
城(Dreiflüssestadt)”。
早在后铁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年份标识,各个地区因为开始的时间不同,表述也不一样。
中欧
通常分为前铁器时代,公元前800至公元前450,以及后铁器时代,公元前450至
罗马
入侵。)这里便出现了
凯尔
特人的定居点。
公元1世纪至5世纪,这里是
罗马
帝国雷蒂亚行省的军事要塞,不过如今半岛以及因河右岸防御工事的遗迹上早已由其他设施占据。
比如
圣斯德望主教座堂(Dom St. Stephan)就建在堡垒巴塔
维斯
(Castra Batava) 的遗址上。“巴达
维斯
”这个名字可能来源于最初驻扎在那里的来自巴达维部落的日耳曼雇佣兵,而“
帕绍
”就可能是从巴达
维斯
发展而来的。而坚守得最久的Boiotro堡垒遗址上则坐落着一个小型
罗马
博物馆。
罗马
驻军因为薪资不足撤离后,
巴伐利亚
人迅速填补了该地区的权力真空,他们在半岛上建造了一座公爵城堡。
早在739年,
帕绍
便已是主教教区,又于1217年成为采邑主教教区。采邑主教又被翻译为亲王主教,即手握政教双重权力的主教,他们既是地区宗教首领,同时也是贵族王公。于是在1225年获得城市权之后,市民与采邑主教的矛盾激化,多次掀起叛乱,但都以失败告终。
1552年《
帕绍
合约》在此签订,路德教首次被皇帝卡尔五世(Karl V.)承认,为接下来的《
奥格斯堡
合约》铺平道路。1676年,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和埃莱奥诺雷·冯·普法尔茨-诺伊堡 (Eleonore von Pfalz-Neuburg) 在这里举行了皇家婚礼。
除却洪水,历史上的
帕绍
也遭受过大火侵害,尤其1662的大火将整个城市化为了废墟和灰烬。重建是在
意大利
建筑师(Carlone家族和Lurago家族)手中完成的,城市巴
洛克
化了。
在拿破仑时代(1799至1821),一场将教会财产收归国有的世俗化运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
帕绍
于1802年12月结束了它作为独立的贵族领地的时代,短暂地附属
萨尔茨堡
选帝侯国之后,在1805年彻底归属
巴伐利亚
王国。
帕绍
同样曾是一个纳粹大本营(关于这点,不特别指出不对,但指出来吧,又有一种“这有什么特别指出来的必要”的疑问。的确,同质性和异质性,当然还是异质性特别……),
达豪
集中营和
毛特豪森
集中营都有分营设在
帕绍
,囚犯们被拉往水下发电厂和森林工程种做苦力。以南的诺伊堡森林中还处决了上百名苏联俘虏。战争结束前夕,
帕绍
遭遇的空袭主要集中在火车站一带,有200多座建筑被毁。
2. 威斯特·奥伯豪森城堡 Veste Oberhaus
城堡坐落在多瑙河左岸的圣乔治山上。说是山,垂直高度105米,丘陵可能是更准确的描述。是俯瞰半岛老城的极佳位置。
1219年, 帕绍 首位采邑主教乌尔里希二世(Ulrich II.)下令建造了这座主教领地城堡,是官邸,也是军事要塞。由于攻城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风格的转变,几个世纪以来,堡垒不断扩建和改建。从一开始的哥特式堡垒到如今的早期文艺复兴式贵族官邸,城堡无疑是研究13世纪至19世纪的防御工事的极佳范例。
本游记著作权归@Yulpen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