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应友之约,结伴自驾,北赴杭锦,完成他的《乡村纪实》之《四十里梁》篇。
四十里梁,故名思义,境内为一四十华里长的硬地圪梁。地处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地之间。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但地下水丰富,适宜农牧业发展。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期间,老一辈革命家
乌兰
夫领伟人之命借出任白海峰麾下的蒙旗独立旅改编而成的国民革命軍骑兵第三师的政治部主任之良机,从事宣传团结抗日,秘密发展党的组织的兵运工作。部队驻扎在赤劳图、通格朗、四十里梁三地。师部即位于四十里梁。为解决上千人部队和当地农牧民群众的饮水困难,挖甜水井十二眼,此地于是有了一个新名称——新井。时至今日,其中一眼水井尚盈满甘泉,汩汩不竭。
友老家合同庙,毗邻杭锦。对路线了然于胸。无需导航。
且行且聊,不觉己至胜利。却出现一岔路,一时不知去向,踌躇间垂教度娘,却显示舍弃主道,向西岔道绕行。心下疑惑。这条路走了多年,从未见岔口,今儿是何等状况?
根据近二十年的自驾经验。AI超强的卫星数据导航,肯定是最值得信赖的智行伴侣。遂改道绕行二十公里,划了一个完美的半圆。方扺达目的地——四十里梁。
进入小鎮唯一的一条街,同时也是阿四线的主干道。(许多乡村小镇都是因路而兴,以路为街)。发现道边的建筑多为人民公社时期遗留的建筑,样貌完整,字迹清晰。只是上面多了新的霓虹灯牌匾,证明了时代的更迭。街上拉煤重卡轰然而行。粉尘飞杨。来路依然是阿四原线,并未绕行。难道是,智行失智。
心怀纠结,阴霾渐起,阵风回旋,雨星飘洒。草草完成了四十里梁小镇的巡礼。用完简单的午餐,我们便踏上归途。
为了解开疑惑,选择阿四原线返回。不出两公里。答案找到了:四十里梁至胜利这段公路,柏油剥落,只剩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沙石路基。车行其上,颠簸摇晃,举步维艰。只能选择龟速行驶。不足二十公里的路差不多走了一小时。
曾几何时,阿四线做为伊杭两旗的唯一交动干线,是两地的发展不可或缺的物流大
通道
。时下公路,铁路己然成网。阿四线己经失去其交通干线的地位。但它对胜利和四十里梁的农牧民来说。依然是最重要的的交通命脉。怎么就能败落至此。无人问津呢?回到伊旗,仍难以释怀,上网搜索,终于找到答案。
原来承建阿四线的某路桥公司,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运营模式,通车后长期经营这条路权。几年前,全国撤销收费公路。路桥公司失去资金来源,就放弃养护,造成道路废弃的现状。有截屏文书为证。
2015年,当地政府就试图解诀阿四线的维护难题,而今己过九年,仍悬而未诀。使这条昔日通衢褪变为美丽乡村新貌上抹不掉的一道深深的疤痕。
九年了
。算了!不提它了。
钓事间隙,水库岸边。信手草就,以附友之新作。
本游记著作权归@袋鼠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