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坦桑尼亚 -美丽的桑给巴尔岛(下)
2024-05-15发布 1687浏览
祥云游翁行Lv42

245篇游记,1064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2023-07-29
  • 人物 和朋友
  • 出行天数 5
举报

            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 共和 国,简称桑给(jǐ)巴尔。包括桑给巴尔、奔巴两主岛及附近小岛,面积2657平方公里。“桑给巴尔”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黑人海岸”,位于 桑给巴尔岛 西岸中部的香加尼半岛上,曾经是桑给巴尔帝国的经济、贸易中心。首府桑给巴尔市,位于 桑给巴尔岛 西岸,是桑给巴尔 共和 国的行政、经济和交通中心。有 印度 洋西部,同大陆部分隔着不宽的海峡。桑、奔两主岛最近处相距36公里,均由珊瑚石灰岩构成,地势低平,最高点海拔119米。气候湿热,年平均气温25℃,年均温差仅4℃,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通过百度资料介绍一下桑给巴尔岛的发展史

 
1503年被 葡萄牙 占领。17世纪起属 马斯喀特 苏丹 国。
1856年成为独立的桑给巴尔 苏丹 国。
1890年成为 英国 殖民国。
1963年宣告独立。
1964年成立桑给巴尔人民 共和 国,
同年成为 坦桑尼亚 联合 共和 国一员。
始建于公元初,曾为 东非 沿岸重要贸易口岸,后一度衰落。19世纪初成为奴隶贸易中心,海运贸易复盛。1824年赛义德·伊本 苏丹 在此建都。
根据 中国 历史记载,早於南宋时期, 中国 已经与桑给巴尔的居民有贸易往来,如《诸蕃志》称之为“层拔国”、《岭外代答》记曰“昆仑层期国”、《文献通考》、《宋史》记“层檀”、《岛夷志略》记“层摇罗”等,记载岛上居民有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还有来自 非洲 的黑人居民。岛上曾发掘出 中国 古青花瓷器及宋代铜钱。到了近代,才开始有来自 印度 的移民。
十六世纪时,这里是 非洲 与阿拉伯及 印度 的一个交易中转地。这里不但盛产农作物而且还有贵重金属和宝石。

(桑给巴尔早期发展)

肯尼亚坦桑尼亚 多处考古发掘发现,二、三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祖先本栖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大约公元前二千年, 东非 的先民们已迈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他们已开始使用独木舟,穿过仅36公里的海峡,抵达桑给巴尔和奔巴岛。由于岛上气温较高,无冻死之虞,再加上水源充足,不乏食物,是理想的栖息地,于是他们就定居了下来。他们把小木棍编成网状,插在地上、涂上泥巴,留下门窗,加上屋顶,就建好了能避风雨的住室。
定居下来的先民们,主要以打猎、捕鱼、放牧、采集果实为生。后来也逐渐开始尝试农业种植。古 埃及古巴 比伦、古 印度 几个文明古国的船只利用季风航行于海上,偶尔抵达桑、奔两岛。初期,因船吨位不大。抵两岛的次数也不多,尚未对散居在两岛各处的先民们造成大的影响。
桑、奔两岛的先民们主要是来自 非洲 大陆的班图人。他们也逐渐组成了以部落头人为首的若干部、路。所谓头人。其实就是些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古 希腊 托勒密王朝控制了 埃及 、开始发展红形及北 印度 洋的海上贸易。 罗马 帝国时期,这一贸易活动更趋活跃。由于桑给巴尔地处海上要冲,与外界交往逐渐多起来。在桑给巴尔留发掘出托勒密王朝和古波斯王朝钱币、证明桑、奔两岛与外界接触已较频繁。

(桑给帝国)

公元五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为躲避战乱,开始向包括桑给巴尔在内的 东非 沿海地带移民。 比如 ,七世纪末、波斯 苏丹苏莱曼阿曼 苏丹 王交战, 阿曼 人战败。波斯人曾把大批 阿曼 人驱赶出阿拉伯半岛,包括桑、奔两岛在内的 东非 沿海成了他们的首选地。贩卖象牙和奴隶已经开始。公元九世纪在巴格达曾发生过规模不小的奴隶暴动。可以推断,作为 东非 桥头堡的桑、奔两岛,已开始被卷入奴隶买卖活动之中。由于阿拉伯人、波斯人移民的增多和商业流通的发展。铜、铁器的输入,极大地促进了桑、奔两岛的经济发展。
元975年,已伊斯兰化的波斯 设拉子 地方的王子哈桑·伊本· 阿里 ,为躲避战乱,带着他的六个儿子,来到了 东非 海岸。他们到达 东非 沿岸初期,处境十分艰难。当时 东非 沿岸居民尚少,且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阿里 家族就用大量的布匹,换取了落脚地。他还让儿孙们娶土著酋长和之女为妻,以联络感情。经过若干代, 阿里 家族依靠知识和文化上的优势,逐渐统一了北起拉木岛( 肯尼亚 境内),南至 科摩罗 岛的 东非 沿海诸岛和大陆沿海低地。他们把基尔瓦作为首都,建立起了桑给帝国。桑、奔两岛就是该帝国的重要领地。
桑给帝国以农、牧、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但商业已相当活跃。从出土的一些钱币作坊规模可推断出其贸易活动的活跃程度。桑给帝国本身尚没有先进的造船工业,自造的船的吨位有限。吨位较大,从事远洋航运的船,主要为阿拉伯和 印度 商人所垄断。桑给帝国远洋出口物品有象牙、黄金,同时贩卖奴隶。主要进口 中国 丝绸、瓷器和阿拉伯的武器。桑给巴尔此时已开始成为某些商品的集散地。每年12月、1月、2月,各地客商云集桑给巴尔,互相交换被此需要的商品。桑本地、人购买一些外地产的席子。桑给帝国其他地区的商人主要是购回粮食、布匹等。从出土文物可发现,居民们对 中国 瓷器特别钟爱、他们把某些漂亮的瓷器镶嵌在墙壁和柱子上。十三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桑给巴尔人很富足,他们身着棉、丝制品。妇女都戴首饰。帝国臣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从出土大量清真寺遗址可证实。伊斯兰教在当地已相当普及。但当地居民去清真寺的奴隶的子女仍旧为奴,并归安家所有。
桑、奔两岛的酋长制度从十二世纪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下半叶。
波斯 设拉子 人统治了 东非 五百余年,虽留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客观上也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了 东非 的历史进程。虽 设拉子 人与当地人融合多代,似他们仍自称 设拉子 人,以至20世纪50年代成立政党时,仍以 设拉子 命名。十五世纪初,明成祖朱棣多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曾抵达过桑给帝国的 蒙巴萨 港,对促进 中国非洲 人民的交往,作出过重大贡献。由于 苏伊士 运河尚未凿通,来福枪尚未传入 东非欧洲 强国也未发现绕道好望角的航线,所以远洋侵略条件尚不充分,这就使落后、松散的桑给帝国得以存活五百年之久。

(葡萄牙时期)

(1503——1652)
葡萄牙 殖民者在1498年完成了绕道 南非 好望角,进入了 印度 洋的航行。这样他们凭藉船坚炮利,打破了数世纪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称霸 东北 非和北 印度 洋的格局。1503年,包括桑、奔两岛在内的 东非 重要港口落入葡人之手。桑给帝国的波斯人和土著酋长们曾经进行过抵抗。但均以失败告终。葡人主要的统治方式是设立葡人总督,保持当地的大酋长制度,为其所用。总督要求大酋长代为收税,一半自用,一半上缴。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为了其远洋侵略和远洋贸易顺利开展,葡人在桑、奔两岛扩建了码头、船坞、食品加工厂、机械修理厂等小工厂。为了传播基督救,葡人还建了一些教堂。商业方面。葡人主要是从 非洲 掠夺象牙、黄金、玳瑁,从远东 中国 购进丝绸、茶叶、瓷器,从 东南亚 购进香料。当时的桑给巴尔,成了葡人货物的集散地和过往船只的后勤供应基地。
1643年,已经衰落的 葡萄牙 人被 新兴阿曼 苏丹 国赶出了阿拉伯半岛。1652年 阿曼 苏丹 赛义夫率领战舰强攻桑给巴尔,处死了包括总督奥古斯都在内的殖民者,把葡人势力赶出了桑、奔两岛。葡人在桑、奔两岛共统治了150年,在伊斯兰教的前后夹击下,基督教的影响被消除得所剩无几。1698年 葡萄牙 人被强大的 阿曼 苏丹 国彻底赶出了东部 非洲

(阿曼时期)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941
目录
941
7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