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因着某位大文豪的一首诗或一篇文章而蜚声国内,在此后百千年间成为人们趋之若鹜观瞻打卡之处,并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旅游资源的,醉翁亭恐怕是稳居其一的了。
从
南京
回徐,路过
滁州
,忆起“环滁皆山也”这千古名句,我们也没放过醉翁亭。
两地门票PK
琅琊山大门票70元。因是临时起意,乘兴而来,所以并未提前做功课,大门票其实可不买,里面的醉翁亭,琅琊寺,南天门等景点可以单独买票,分别是40,10,15不等,以为景点是串联的,其实是单独的,所以三个人买了210元的套票。
因为是
徐州
人,忍不住要对比一下
徐州
的放鹤亭,
云龙
山,南天门,外加5A 景区
云龙
湖,全部免费哦!除了苏轼的《放鹤亭记》名气稍不及欧阳修老先生的《醉翁亭记》外,景点免费也彰显了
徐州
的大气和底气。
琅琊山景区建的比较大,大门离景点比较远,天气比较热,时间比较紧,景交车必须安排上,往返每人30大洋。
感觉几分钟就到了终点站琅琊寺。
琅琊寺与兴化禅寺
拾阶而上,琅琊寺倒是了无多少新奇,反而旁边的道观是真古迹,名无梁殿,亦名玉皇殿,与琅琊寺毗连。这座建筑是道教建筑遗存,始建于后周年间,现存的无梁殿建筑是明代早期重建的。无梁殿的建筑特色在于其结构,整个建筑完全没有梁木支撑,全部为砖石建造,展现了古代建筑技术的独特之处。 而
徐州
云龙
山上
兴化
禅寺的北魏大佛,是北魏晚期就山崖巨石雕凿而成(公元471-486年间),雕刻技艺精湛高超,古意盎然。当时仅造佛头,明代建文四年依山崖建大殿,清代康熙三十四年,凿佛身,今存大殿也是明代所重建。大殿后檐墙高尺许,仅用三砖,故
徐州
人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说。我们小时候(70年代),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有的调皮孩子顺着大佛肩膀攀缘而上,去瞧那三砖殿到底什么玄虚。石佛两侧岩壁上,有北魏
太和
十年(486)及唐宋时之造像与题字,大小佛像错落其中,俨然如画。对比之下,北魏大佛显然略胜一筹。
两处“南天门”
琅琊寺后有小路,登几百级台阶,就是南天门了,这里位于琅琊古寺南山峰,海拔310米,是琅琊山最高峰,有会峰阁、古碧霞宫等建筑,都是
新建
的,我们在南天门四下张望,也没看到什么风景,略有失望。
云龙
山三节山,亦有“南天门”,登上观景台远眺,
云龙
湖波光潋影尽收眼底。史载苏东坡任
徐州
知州时,甚喜游览
云龙
山、
云龙
湖。《答王定民》诗中曰:“笔中好在留台寺,遥知旗队到石沟。”台寺即台头寺,石沟指
云龙
湖,后讹传为“石狗湖”。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由
徐州
调任
湖州
之际,在《罢
徐州
,往
南京
,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五首》中,倾诉了自己对
徐州
父老的深情,对
徐州
风光的依恋。第五首写道:
“卜田向何许,
石佛
山南
路。
下有尔家川,
千畦种秔稌。”
诗句中的石
佛山
就是指
云龙
山,尔家川就是指
云龙
湖。
《宋史》记载苏轼任
徐州
知州时曾“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所以现在湖畔还建有苏公塔为纪念。
站在
云龙
山南
天门观景台,吹着山风,观赏
云龙
湖及
徐州
城美景,真可谓人生一大快事,这一局,
云龙
山又赢了。
醉翁亭与放鹤亭
下山再坐回程景交,到醉翁亭站。我们就是慕名而来,奔着这个亭子来的。
醉翁亭鼎鼎
大名
,
大名
鼎鼎,是
中国
四
大名
亭之一,这应是拜欧阳修老先生所赐。其建造风格倒无甚稀奇,传统歇山式,亭角夸张地飞起,如鸟展翅。亭内有八幅“八仙过海”浮雕。亭西有一碑,镌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全文,笔势雄放,人称“欧文苏字”,并为二绝。这一点,恐怕是其他亭子都没法比的了。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萍踪碧影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