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位于
塔里
木盆地的中心地带。塔克拉玛干的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地底下的城市”或“地下有座城市”,当然也有人译为“山下面的大荒漠”。而我觉得前面的译法比较科学,后面的译法比较牵强。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很久以前应该是非常繁华的,可能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将原来的文明掩藏在了沙漠之中。中科院
新疆
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1980年5月8日到6月17日失踪时,据说收集到了许多重要的资料,有可能收集到了先前文明的一些证据,于是彭加木突然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几千人进行拉网式的寻找,并派飞机进行空中搜寻,都无功而返。他到哪里去了呢,网上盛传他找到了“双鱼玉佩”,彭加木变成了两个人,后来还拍成了电影。但我认为他可能是发现了塔克拉玛干的地下城堡而进去搜寻去了,说不定哪一天他会从城堡里走出来,让人大吃一惊。
从
和田
出发,前往
阿拉尔
市,途中从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早上出发时,天空就雾蒙蒙的,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浮尘,
南疆
经常遇到的天气。不过颗粒较大,大于PM2.5,大家不要怕。沿着沙漠公路一路向北,路两边的草方格纵横交织,许多地方一看都是新的,新的草方格大多是芦苇做的,芦苇杆比较粗,既扎的深,且留在地面的芦苇杆也较长,阻挡的流沙也就更多,可以更好的保护沙漠公路。草方格是人民在防风固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其原理是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表层气流速度,从而降低气流的输沙能力,改变风沙流携沙量。
在沙漠里,并不是一望无际的沙丘,而是点缀着一些绿树,这些树就是胡杨树。胡杨,维吾尔语叫“托
克拉克
”,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树的生命力极强,能够适应极端干旱的环境,其根系能够深到沙漠下面4米左右,也就是说,只要沙漠里面下面含水层能够在4米以内,胡杨树都能够存活。并且胡杨树还能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里生长,通过其树皮和树叶将盐分排泻出来,形成“胡杨泪”或“胡杨碱”。胡杨树这种生命顽强,坚韧不拔,英雄不朽的特征,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誉,其胡杨树精神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曾经
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41团,当时名叫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15团就发扬了胡杨树的精神。1949年12月5日,为了及时制止
和田
民族分裂分子预谋组织的暴乱,王震将军命令15团从
阿克苏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
和田
,解放
和田
城。15团1800多名官兵,没有交通工具,徒步1580里,日夜兼程18天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于12月22日
和平
解放了
和田
城。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1953年为了建设
新疆
,保卫边疆,二军五师编为农一师。他们放下钢枪,拿起铁锹,开始军垦。1969年7月正式改为四十七团。这支诞生于
井冈山
、生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戍边在
和田
的英雄部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住地窝,喝咸水,顶风沙,战沙海,变荒漠为绿洲,才有了今天的麦浪滚滚,棉海无边,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盛景。在"三八线"老兵公墓,长眠着325名老兵,他们绝大多数从1949年进入
新疆
到离世,都没有离开过团场。听导游讲了一个真实故事:建国50周年前夕,兵团领导去看望47团的老兵,问他们有啥愿望,这些老兵说没坐过火车想去坐一下火车;有的说想去
乌鲁木齐
看看
大城
市;还有的说想见见王震将军。其中有一位老兵得了老年痴呆症什么要求也没有提,但兵团领导问他姓名和部队番号时,他马上立正敬礼,准确报出二军五师15团的番号。让兵团领导热泪盈眶。兵团领导把这些老兵带到
乌鲁木齐
,安排在最好的宾馆,而这些老兵看着雪白的床单,竟舍不得在床上睡觉.都衣服没脱睡在地毯上。第二天服务员打扫卫生时,一看这情景,都泪流满面。后来,兵团领导带他们到达
石河子
市,
石河子
广场上矗立着王震将军雕像,这批老兵向将军行了庄严的军礼,并向王震将军报告:"报告司令员,我们是原五师15团的战士,你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清河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