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阿拉尔—军垦的模范
2024-09-07发布 443浏览
清河Lv45

203篇游记,3038粉丝

举报


新疆 的军垦最早可溯源至公元前105年,延续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下设戊己校尉和分管各地的驻军校尉及屯长等职,并在所辖各地组织屯戍士卒进行军事屯垦,即兵屯。当时屯军两万余人,屯田50余万亩。至隋唐,军垦进一步发展。唐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后迁至 库车 ,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屯军5万余人,屯田50余万亩,主要有11大垦区,有驻军千人至万人的军镇屯田,还有25个守捉城。 清康 熙年间(1715年)开始屯田.实行"屯垦开发,以战养战"的策略,开展兵屯、民屯、旗屯、回屯、犯屯等形式的屯垦,让屯垦方式多种多样,加快了屯垦的步伐。新 中国 成立后. 新疆 军区10万余人就地转业,改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师,1个运输处。1954年10月改为 新疆 军垦生产建设兵团,早垦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们遇到了沙尘景,无处不在的沙粒让人口不能张,一张嘴说话马上就能感受到沙粒已经进入到了口中。但车行至 阿拉尔 市,两旁的白杨树和胡杨林越来越多,已经感觉不到我们行走在沙漠的边缘,而感觉像是到了 江南成都 平原。玉米、棉花,果园,菜园,田地边的水渠正汩汩流淌着的水,风沙也没有了,由于反差太大让人产生了错觉,感觉仿佛像是穿越了时空,有点不真实。
走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路途中脚下就有 新疆 与中原王朝之间联系的文字铭文。从今元前16世纪.商汤大臣伊尹将西城特产毛毯作为朝贡之物传入中原;再到公元前13世纪,中原王室大量使用 和田 玉;汉武帝时 玉门 关便作为边关收税之地而名扬天下。后汉宣帝置西域都护府,中央王朝从此把 新疆 纳入 中国 版图,实行有效管辖。
展馆共有八个展陈主题区,介绍了三五九旅这支英雄部队在 塔里 木屯垦戍边的艰苦历史。讲解员给我们讲兵团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住房已经更新了四代:第一代是地窝子,最早兵团人的住房;第二代土坯房;第三代黄砖房;第四代也就是现在的楼房。兵团人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犹如路边的一棵棵白杨,虽然没有婆娑的姿态,没在居曲的虬枝,但他们的伟岸正直,以极强的生命力顽强生长,为祖国阻挡风沙。在这里涌现了 塔河 五姑娘、冰峰五姑娘,戈壁母亲等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正如《南泥湾》歌中唱道"三五九旅是模范"。三五九旅走到哪里,他们都是模范!
参观完纪念馆,我带领体力较好的驴友徒步到 塔里 木河大桥去看 中国 第一大内陆河﹣﹣ 塔里 木河。它是由叶尔羌河、 和田 河、 阿克苏 河、 喀什 噶尔 河汇聚而成。 塔里 木河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无缰之马",意味着 塔里 木河的河道经常改道,没有固定的河床。因此在地图上标识 塔里 木河时用的是虚线。" 阿拉尔 "维吾尔语意为"河洲、绿色的岛屿"。古称"昆岗",意为发源于 昆仑山 的多条河流交汇冲积成"岗"。因 阿克苏 河与 和田 河,叶尔羌河交汇于 阿拉尔 从而形成 塔里 木河,因而 阿拉尔 属于 塔里 木河的上游。
塔里 木河大桥建于1995年,是通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必经之桥,是 塔里 木河上游与中下游的分界点。在桥头,有一座亭子,可以登高望远,远观 塔里 木河。 塔里 木河非常宽阔,水流也比较急,水是黄色的,感觉像是黄河。但是比黄河宽,我们走引桥都走了上干米才到达河中央。看到 塔里 木河这么多水,完全超乎了我们心中想象的 塔里 木河。我们想象中的 塔里 木河应该只有几十米宽.水流量非常少。结果我们看到的 塔里 木河河面宽阔,至少有一千半宽,烟波浩淼,气势恢弘。大家在这里说得最多的两句话,那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塔里 木河大桥下游又修建了一座新桥,是一座单塔斜拉桥,名为 塔里 木大桥。修得特别漂亮。听当地人讲, 塔里 木河没有做防渗处理,主要原因是保持沿岸地下水位,保护自然生态,特别是两岸的原始胡杨林。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还看到内地援建的学校和 塔里 木大学。 塔里 木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农一师建立的一所农业院校,叫 塔里 木河农业大学;1960年,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来校视察,改名为" 塔里 木农垦大学";2004年,又更名为" 塔里 木大学";现为中央和 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共建。 塔里 木大学为所疆生产建设兵团培养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为 新疆 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200
目录
1200
3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