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92年,我到过张家界(二)
2024-09-12发布 75浏览
宅在别墅里的奶奶Lv17

36篇游记,13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人物 和朋友
举报

猛洞河

芙蓉镇 ,猛洞河,某溶洞这三个地方我们是一天游玩的。行程是这样的:
大庸一一 芙蓉镇 (王村)一一猛洞河一一某溶洞(忘记名字了)一一回大庸。

早起饭后,我们坐上汽车,又是经过一程生无可恋的山路,我们到了 芙蓉镇

忍不住了啊,我得吐槽一下,这大山里的路实在是太惊悚了,我每天出门时都是怀一腔壮志出征似的悲壮,回到宾馆都感恩又活着回来了。游山玩水玩成这样,也算是王者级了吧?

好了,书归正传。
芙蓉镇 原先是叫王村,只是因为当年电影《 芙蓉镇 》是在这里拍的,所以便更名为 芙蓉镇 了,本名王村倒是没有人叫了。电影中,刘晓庆演的豆腐西施胡玉音大红大紫。我们在镇里的小街里,看到好多挑着“豆腐西施”招牌的买卖家。名人效应嘛,只要没人追索名誉权就行呗。

芙蓉镇 在猛洞河岸边,这里也是游船的码头,游猛洞河的游船码头。

我感觉镇子挺大的,街道曲曲折折像八卦图,青石板路,两边青砖灰瓦的住宅大都是两层,房子不太大,挺老旧,很有沧桑的年代感。街边的民房都开着小买卖,卖民族风的背 包头 巾服饰和土特零食。游客很多,但买东西的人不多。我买了个绣花背兜算纪念。还看见一个民俗博物馆,所谓馆,其实就是私宅的一间民房,还要收费,没进去。
今天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我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个王村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千年古镇,在西汉武帝时,就是 酉阳 县治所,县治所就是县城吧?

在镇里逛了一会儿,我们就集合上码头。
这码头可不一般。码头在河边,从镇上走到河边要下很多级台阶,好像有好几百级,我怎么赶脚像 南京 中山 陵那么高呢。
船是两层的大客船,为了看江中水、岸边山,我们大都坐在上层了。

猛洞河两岸是丛山迭岭,断崖绝壁,夹在峭壁之间的河水象一条青带,不宽但是很深,据说深时有150~200米,我们去时是枯水期,从两岸石壁上的水线能看出河水荣枯。

岸上的青山峭壁分两截。下半截是光秃秃的石壁,那是终年被河水的冲刷浸泡的缘故。上半截丛林密布,终年常绿。

山上是林场。林场的伐木工人要将伐下的 大树 顺山势推入河中,由河水漂到下游,在下游平缓之处聚拢,扎成木排,然后由放排人撑排送出山。

我们在船上看到高高的山上,有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人影,在陡峭的山坡上活动,像猴子似的。哇!下面就是江水,他要干什么?太危险了!
船工告诉我们,那是放山的 大树 被卡住了,必须有人下去把树撬动,重新推到河里,那人就是去撬树的。天哪!看着都能吓死。

两岸深深的峡谷夹着的猛洞河水,细细弯弯,曲折回环,河水清澈幽绿,平静如带。别看现在河面水平如镜,船工说若到是汛期,河水就是混浊奔腾不容驾驭了。

谷深河窄,看河面上的游船都像小人国里的玩具,玲珑小巧。在我们船的前方还有一两只舢板,那是打鱼的小船,就象儿时做手工叠的小纸船。
一叶扁舟,看到它,我才理解,古人说小船为什么要用“叶”。那小船真像漂在江面上的一片柳叶,细长渺小,好像一阵风便能刮跑。

眼前的景象就是一幅山水画,两岸青山,一江碧水,几叶扁舟,美哉。

哎,这画儿还是动画呢。小船向我们靠来,渔家人向我们兜售他们打的鱼。河水很凉,鱼儿多是冷水细鳞鱼,长的也是细长苗条,品种很杂,应该绝对野生吧。不过我们船是会议包船,没有船饭供应,只好看看作罢。其它的游船客人是可以买鱼,船上给加工的。

我们的船是溯水上行。行到一段三岔 江口 ,江面豁然开阔,迎面的山崖上大 大 大 大的竖直刻写着 “猛洞河”三个大字,大字红色,醒目,从航拍的飞机上都能清晣可见。真了不起!这人是怎么刻上去的呀?那石壁陡的,好像落个苍蝇都打滑呀。

坐在船上,仰头看两岸的风光,广播里还提示景点的名称特点和观看的角度。一位同船的游客说,长江 三峡 就这样,只是比这里山更高,水更宽,景点更多,文化更讲究。

来回坐了两三个小时的船,仰头看了两三个小时的景儿,脖子仰成梗椎病了。人家是低头梗椎痛,我是抬头梗椎痛。

船在水中行,水在山里流。这河水曲曲弯弯,柳暗花明,眼看前行被大山阻断,可水到山前一扭身,调了一个角度又是一程。真是个,山穷水尽疑无路,兜兜转转又一程,妙哉。

船到一处停下,我们要去一个溶洞。溶洞的名字忘了,洞口在半山腰。我们在此下船上岸进洞。

就这段儿,我终生难忘!
停船处沒有码头,一块跳板搭在岸边石头上,跳板不宽,颤巍巍,下面是深深的猛洞河水,船工一人在船一人在岸,手递手护送客人上岸,但有两三步手够不着,客人是要“抓”着空气自己走的。逼人逼到这份儿,不勇敢都不行啊。我战战兢兢地快走到岸边,一脚踩空,幸亏船工向前一步把我拽上岸,不然……。

上得岸来还不算完。通往洞口没有修路,是人踩出来的一条小路。小路只能走一人,高低坑洼滑溜溜,我是尽量贴着山壁,紧盯脚下,手脚并用往前挪。硬着头皮“走”到洞口。站在洞口平地上向后看,后面人差不多全都和我一样鱼贯而行。真是后怕呀!万一………。
人讲,后面若有老虎追,人人都能是刘翔,这话真沒错儿呀。

溶洞好像不大,仿佛也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不然我怎么对这个溶洞没什么印象呢。
我只是对进洞的过程印象太深刻了。

出洞时走另外一边,往下走到河边。这里很平坦,虽也是一块跳板,但是搭在地面,河水很浅。总算舒了一口气,
呼一一,还能活着。我们又坐原船返回。

猛洞河非常独特,独特到只消一个镜头一个画面,我就能认出它来。厉害吧!

九天洞

去九天洞是坐了好久的车,全是山路险路,大有壮士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悲壮。

有一处山很高很大,从山脚到山顶,汽车只拐了三四折胳膊肘弯,就开上去了。那路还不是水泥路面,汽车轮子甩起的小石子打在车壁上,噼里啪啦,像崩到心里似的,一阵阵的心惊。
车到山顶,似入云间,环视四周只有蓝天,耳朵嗡嗡作响,有飞机起飞的感觉。
从山顶向下看时,对面的山坳处有一个煤矿,有点像毛主席去安源的画面。

九天洞在一片山顶上?下了车我们有点懵。哎,真对,九天洞的洞口就是在山顶上。
据景区小导游说,当年有几位当地人打猎,打到的猎物掉到了一个洞里,便俯下寻找,洞口不大但挺深,就腰间拴绳吊了下去,猎物没找到,找到了这个硕大的溶洞。
这个传说和现在的介绍完全不一样,但还是本着“疑信从早"的原则,我更相信当年导游说的。

说到景区设施,山顶上只有一间小小的售票室,一个小小的公共旱厕,连导游们的休息室也没见到。小导游说,一到旺季,上厕所要排大队,有的导游来不及上厕所就得接待下一拨客人。

站在山上,导游伸手划拉一圈说,这周围几座大山底下全是空的,全是溶洞。
查了一下百度,说九天洞总面积有250万平方米。游览区是25万平方米,十分之一,路程8华里,游览时间2小时。溶洞最深处距地表400多米,分上中下三层,游览区在上层。

九天洞因洞里有九处天窗与外面相通而得名,我们入口处就是一个最大的天窗。

洞中温度冬夏恒温18度,潮湿阴冷不见阳光,导游终年穿棉衣进洞,所以易患关节疾病。还有,他们每次下洞2个多小时,旺季一天下洞四次,工作8、9个小时,不得休息。他们都是旅游学校毕业的,年龄在20岁左右,很辛苦。

一队游客下洞中,要两个导游一前一后跟团。前面的导游负责打开这一段的照明灯,介绍景点;后面的导游负责清点人数,最后关闭照明灯。平时,洞里是漆黑的。假如有人掉队可要命了,迷路遇险,艾玛,活不了啦!所以,我们的任务是跟住导游别掉队。

洞口是天窗扩开的,就是猎人找猎物的那个天窗。沿着石阶下到洞里,像进到一间大礼堂似的,巨大的空间,通透,无廊无柱,据说可以容纳好几百人。
随着导游的灯光往前走,看到的全是钟乳石的 石柱 石笋石幔石帘石瀑,或像擎天玉柱,或像山间竹笋,或像舞台上半落的大幕,或像花果山洞口的水帘,像天马飞空,像神女出浴,像花像树,像虎像鲸,白黄红灰五颜六色,长短粗细形态各异。导游指点着一处处自然天成,但人工起名的景色,引导着我们辨识并认同。
认同认同,我们万分感谢他们的审美和智慧,把这些湿漉漉水淋淋的石头洞府描绘的如人间仙境一般。

我只记了几个有特点的地方。
有一处是平地上竖直一个溶岩 石台 ,讲台大小,上面有一头像,说是像毛主席头像。说像,倒是真有三分形似。
地面上有一窝石蛋,造型半圆,像半个驼鸟蛋大小倒扣在地上,那一景起的名字叫“恐龙化石”。别说,还真像 河南 西峡 发现的恐龙化石。
还有一个洞,叫云母洞,洞不大,四壁点点银光,闪闪发亮,据说石中含云母成分。但不能开灯,因为灯光太亮,反到看不到洞里的闪亮了。所以我们只能趴在洞口粗粗望一眼,不得进入。其实我什么也没看见。
走过一条石坝,导游指着下面说,这底下是一条暗河,深不可测,有人往下曾扔了一块石头试深浅,半天听到“咚”一声,推测距水面不小于60米。导游还用手电往下照了照,光柱马上黑暗吞没。

我看过几个溶洞,但比起九天洞来,就是小巫见大巫,这里据说是 亚洲 第一大。洞里景色真是惊艳叫绝。

后缀


离开 张家界 ,我们是坐火车回的 长沙

那时的火车站是边建边用。我记得进站走的是脚手架,踏板下是山崖边,悬空,若失足便是终了一生。反正在这里看美景总得有生死看淡的豪气。

韶山


回到 长沙 宾馆,我俩都累的起不来了,那腰那腿那屁股……,踫哪儿哪儿疼,睡觉都趴着睡的。
趴到中午,咬牙爬进来逛逛吧,走了没多远就回来了。噢,对了,还买了半块槟榔嚼嚼。刚挨嘴,嚯!辣得眼泪就出来了,赶紧吐了,还呸呸了半天。

又休息了一夜,开始下一步计划,去 韶山
韶山 的铁路还是文化大革命时修的。
虽是第一次到 韶山 ,但总感觉我对那里的一切应该很熟悉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都刻在记忆的芯片上了。

可是,真的看见,还是有些呆了。
故居是破旧的房舍,破旧的家俱,一只破柜三只脚,第四只是垫的砖头;破桌子椅子像是捡来的,黑乎乎脏兮兮的;摆放的农具像是谁家不要的,残缺不全;除了门前那象征意义的土坪和新粉刷门面,一切都是破旧的,好像随时都要散架子了,难道这就是 “修旧如旧”  吗?但总要结实一些好哇?我真搞不懂把故居弄成破居是几个意思?

看了一圈也就用了二十几分钟,又到看了看土坪前水塘里的残荷,然后就去找饭吃。
到处都是挂着“毛家菜馆”的饭店,毛氏红烧肉是主打菜,我们没时间也没胆量去吃,便到小食摊上找找看。
小食摊上大多是米线,我俩都不大爱吃,找了一家卖水饺的小摊。
在那儿,我吃了一顿永生不忘的水饺。三角形的,有皮儿没馅儿,煮“熟”了放在碗里,一瓢加了酱油的饺子汤浇上,咬一口,嗨!皮儿没熟,还铁硬带白茬儿。这是哪国的饺子呀?

下午去了滴水洞。下了车,一路上坡走上去,路边的山石上刻了各种大人物的题字,沿途有卖唱碟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北京 有个金太阳,金太阳……",歌声让我们恍如又回了那个熟悉的年代。

这个滴水洞整治的倒是十分齐整,不过一看就知道是后来修建的。
有个滴水洞宾馆,是毛主席当年回乡时住过的,据介绍给江青“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的那封信,毛主席就是在这里写的。
滴水洞是由崖上流下几片细水帘,崖下的浅洞口和脚下踏石,还有小池塘,这些也是后修的。我俩也纳闷,为什么不一块儿把 韶山 冲也修修呢?离得又不远?

南岳衡山


又去了衡山,南岳衡山。

去衡山是临时起意,一是因为有名,二是因为顺路。不过去了才知道,名是徒有虚名,路倒是顺,但是倒了两次汽车又步行了一段路才走到。
衡山既不高又不美。上山我们是坐了一辆摆渡车,就是一辆旧面包。山顶上有庙,那庙像哪个小地主家的院子,好像没看到有香火。
下山我俩是走下来的,山路拐弯处都有乞讨的人,他们之间还互相打招呼,是“同事”吧?
山脚下远处有一座大庙,彩旗经幡好不热闹,没过去。
晚上,住在衡山的宾馆,也是三十块钱。

此去 湘西 ,看了那里的奇峰妙水,大饱眼福,幸也。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