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俗称“皇坟”,位于
山西
省
高平市
神农镇庄里村南。相传远古时期,神农炎帝就在上党地区的羊头山一带活动,曾在此得
嘉禾
、播五谷、制耒耜、尝百草,开创了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晚年,在炎帝岭尝百草时,因误食“百足虫”而中毒身亡,长眠于此。古籍《路史》所载:“守其先荧,以奉神农之祀”。
炎帝陵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堂房屋308291间,整体布局为四进三重院落。炎帝陵古建筑群是在原五谷庙遗址基础上扩键的。建筑群依据两沟夹一岗的自然地貌布局,由南向北逐级升高,将建筑布置在四重台地之上。依主轴线布置有山门、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四进三重院落,主轴线两侧分别布置有钟鼓亭、关圣殿、聚贤堂、颂德堂、根源堂、溯源堂、医药堂、百草殿、农耕堂、碑亭、碑廊等。整个建筑群均为木结构,采用晋东南传统祭祀建筑手法和宋式建筑风格,以彰显炎帝陵久远的历史。从2016年开始,
成功
举办多次“问祖炎帝,寻根
高平
,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
牌坊摺柱花板正面摹刻“炎帝陵”三个金字,背面携四个行楷大字“福佑中华”。
朝圣大道全长500余米,宽12米,整条大道全部为
高平
当地黄砂岩铺墁,象征5000年古老的中华文明。入口处采用四柱三坊式冲天石牌坊,宋式风格,高12米,宽24米,古意盎然,气势雄伟。每年四月初八,举办拜祖典礼。朝圣大道两侧为24节气柱。柱高9.5m。取九五之尊之意。通体采用汉
白玉
石材,坚硬不易风化。柱基高1.5m,呈方形,和柱顶的圆盘上下呼应,代表着天圆地方。柱基四方神兽分别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寓意着祖国四方安定,华夏一统。柱身描绘有节候、气候、物候的不同变化。柱顶是整个设计的精华和亮点,是由麻、薯、稷,麦、菽组合成的五谷丰登图,以金镶玉的形式统领整个雕塑,寓意着老百姓的金饭碗丰衣足食。四面八方任何一个角度看起来又像羊角的,羊是神农炎帝部落的图腾。
天梯上承炎帝广场,下接朝圣大道,长93米,宽12米,共12个梯段108个台阶,中间镶嵌12块雕龙丹陛石。数字“12”蕴含一年有12个月,一日有12时辰之意,“108”为12个月、24节气、72候之和,代表炎帝“制历分时”之功德。天梯每个梯段9个踏步,每个平台进深5米,丹陛石两侧台阶宽均为5米,寓意九五之尊。左右栏板雕刻有五谷图和百草图。天梯两侧是坡地绿化景观,选取“火”“谷穗”“耒耜”“陶罐”等元素构成炎帝文化的缩影。“谷穗”是农耕文明的代表,“耒耜”是炎帝最初创造的农具,有了“陶罐”的发明以后,里面加入食物和水,用火烹饪,人们才开始进入吃熟食的阶段。炎帝的“炎”字二重火,炎帝以火得王。火的大范围使用也让人类的文明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本游记著作权归@念念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