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清明放假三天。朋友說,去附近看丹霞吧。對於已經看過了冠絕天下的張掖丹霞的人來說,丹霞本身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了。不過閒著也是閒著,高速路不是免費嘛。網上一搜,比較出名的有兩個點,都在蘭州市
永登
縣,一個是杏花村,一個是豬馱山。遙想前年全家去
永登
苦水鎮看玫瑰,路過豬馱山而不入,挺遺憾的。那就去豬馱山吧,路線還熟。 豬馱山,很奇怪的名字,其實是有典故滴:
传说,自宋代以来,萱帽山上就有寺庙,叫西山寺。寺内有佛殿、碑碣,千年香火延续,游踪不止。清文宗
咸丰
己未年(1859年)刻制的《西萱帽山庙宇并立碑志》记述,
庄浪
县之南有堡曰苦水,堡西二里许,层峦叠嶂,钟灵毓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萱帽山也。上有三宝殿一座,殿下左列地藏菩薩,十殿阎君殿,庙宇参差,残碑断碣,犹有存者。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陕西
民郑王姓,同堡十王会众等略为创修。
清康
熙年间,又由本邑僧人風顛和尚修葺。乾隆、嘉慶、咸豐年间,均由广大信士邑人捐金重修绘画。“萱帽猪驮”成为
兰州
胜景。
萱帽山变为猪驮山的来历与一位济公式的人物风颠和尚有关。相传,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农历四月初八,今
永登
县苦水镇苦水街东巷李氏家出生一儿,俗名李福, “及长不愿娶妻,父母强为之授室,而与床笫无沾染,邑有王吒什者,高僧也,遂受戒而师事之,断指出家,以示决心。后飞锡四方,恒以济孤恤贫救灾难为事,尤其治垂危之病,施回生之术无不效,所得谢仪作修桥施粥之用。”风颠自命僧名无情,后改僧名超度,号风颠,俗称李佛爷,后人亦称为风颠济公。李佛自小念过两三年私塾,十一二岁开始务农,十八岁出家到萱帽山修行,他见山寺寥落,许愿补葺。为了修葺十王殿,风颠天天赶一头呼作“自醒”的猪,搬运砖瓦,自己身背六块,猪驮四块,这一行动感动了周围的人,大家都
来义
务投工,募化捐资,最后终于实现了夙愿。自此,萱帽山便叫成了“猪驮山”。李福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农历腊月初八圆寂于
西安
市。传说,他圆寂后,众僧在他端坐的遗容上涂金粉,一涂再涂,总是不显光亮,觉得奇怪。不久,消息传到京城,康熙皇帝说:“莫非他是渗金佛?”一语道破,风颠遗容顿生金光,灿灿照人。因此,后人也常称他为“渗金佛祖”。风颠和尚“舍身求雨”、“煮身济赈”、“怪治久病”、“翻地压砂”、“巧计修桥”等故事在
永登
地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今
西安
碑林中还存有他绘的达摩像石刻,《风颠和尚言语录》《渗金佛祖救劫经》今仍流传于民间。
兩家人,兩輛車。由於帶著小孩兒的緣故,儘管不到一百公里,驅車趕到山腳已經快到中午十二點了。前兩天還小雨多雲,今天難得晴天,於是一鼓作氣開車往山上走。網上說此處山路難行,多為45度陡坡和接近360度拐彎,不是駕車高手盡量不要開車上山。但是我們還是開車上到了山腰的停車場,剩下的路才開始步行。
山門,不是那麼容易邁滴,門票已經由20漲到50了,有點黑,才二星景點啊。
大佛,總是讓人心生敬意的。
山路,確實很陡,拐彎也急。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米多多的天空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