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以色列之行小记
2016-04-21发布 1826浏览
小莫Lv6

1篇游记,16粉丝

举报

以色列 之行小记之一

 


用五色彩石把天上的大洞补起来,将菜园里的大南瓜一指变成金光闪闪的马车,人淹进 水里 转化成一株美丽的水仙花........人们说,这叫神话。


摇着铃把流浪的灵魂找回来,念一段经把鬼魂镇住,取一支签把人的一生说定.......人们说,这叫迷信。
玛利亚 处女怀孕,基督在 水上 行走,瞎眼的人重见光明,坟墓破而死人复活.......人们说,这叫信仰。
神话。迷信。信仰。
我没有答案,因为我被自己迷惑了。
                                                                                    摘自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第62页

 
回国很久了却迟迟只字未动,一来是感冒导致疲乏无力,二来是感触零星散落,找不到头绪无从整理。感叹上帝造物的伟大、犹太文化的千年传承和高度执行力以及自己那乔装谦卑的骄傲。骄傲到那是怎样一双融不进沙子的眼睛,只看见他人的刺而不见自己的梁木。

去之前特意去拜访牧师,借了一些历史资料、大致翻略了那些有关圣地之旅的书籍,美其名曰朝圣之旅,去到 拿撒勒耶路撒冷 拜访我那亲爱的耶稣大人,而实质竟演变成一场旅游。走马观花——好似大陆客以相片为证打上“到此一游”的标签,浮光掠影——圣经上记载的教堂典故竟被我囫囵吞枣的扔进记忆谷底。若不是有当地传道人的一路陪同和牧师不断的祷告敬拜,我几乎忘了此行的初衷——来到了这梦寐以求的圣地和以多元文化、信仰著称的 以色列


这无非是一座有着 欧洲 罗马 建筑风格的圆形剧场,无非是传说中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在迦拿婚宴上使水变成酒)的小村庄,无非是童女 玛利亚 死后所建的新式教堂,无非是终将流入 地中海 只因2000年前曾经有人在此受洗而闻名的 约旦 河.......这些地方似乎只是 欧洲 经典的翻版,似乎都只是毫不起眼的普通建筑物,但绝对都符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原则。而这个拥有众多追随者的世界级神仙是否真正存在过,此时对我来说都好像个未知数。从小到大,我只是温顺的依从了基督教,“我信故我在”的想法让我从未对基督信仰产生过质疑。而今天,真正走入千年前的历史,踱步于滚滚江河海潮中好似一种叶公好龙般的五味杂陈。当看到那些与耶稣相关的一些地点、建筑和不同教派的信徒们时,一丝反感掠过心头。谁能确定这一切的真实性呢?但仅仅只是几秒,来不及深思便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它们的怀抱。像做梦、像穿越、像我就是那拿着膏油的 玛利亚 ,所以犹太人纪念馆、参与犹太人的安息日、共享安息日盛宴、进入犹太会堂听吟诵经文更让我觉得真实可信。


正如 美国 大片中希望切入的犹太人形象:穿着西装、留着长胡须、戴着黑帽、两鬓蓄有卷毛、一手捧着圣经一边随意的穿梭于车水马龙一样,今日所见绝无半点虚假。21世纪的犹太人依然遵守着传陈千年的律例法则。安息日不可工作、商店不可开门、不可开车、不可点火、不可医病......旧约圣经中的条例无一例外的照搬入现代生活。是教条、律法主义,还是信念的支持?我只能敬佩犹太民族的高度律己和深度执行力。好似一幅幅死而复生的画卷,用着21世纪的胶片,筛选着脚踏19世纪甚至更早的旋风而来的演员,叙说着几千年前或几亿年后都会发生的故事。穿梭于 耶路撒冷 犹太人聚居地的我仿似天外之客折煞了这等祥和佳景, 中国 古语道以不变应万变乃为大智,《圣经》如是说“ 日光 之下并无新事”。


面对犹太人,最打动我的一幕是在提比利亚街道,一家犹太人在安息日一起进会堂的场景。爸爸牵着妈妈的手焦急的朝着会堂走去。钟声已经响过三下,想必这家人已经迟了,是因为母亲给最小的孩子喂奶而拖延了时间,还是其他年幼的兄弟姊妹们为了琐事争闹,亦或是他们忙着准备特别的安息日晚餐而耽误了看表.......推开宾馆的大门,我只看见犹太妈妈手里抱着醒着的幼子,次子推着娃娃车里熟睡的幼子,长子快跑在父亲之前。家中的男孩子头戴小圆帽(希伯来语叫基帕kipa,意为遮盖,表示对上帝的敬畏),女孩子一袭黑色长裙甚为庄重。(他们的衣服只有黑白两色,着实像奥利奥一家人在街上行走,但十分美观 大方 。)当我想拿起相机与犹太小宝宝合照时,请求还未出口,会堂的钟声再次响起,一家人以鳞波微步的速度消失在会堂与街道的交叉处。加利利海送来了迎面的温暖,倾刻间潮湿了那从东方远道而来的女子。全家人身着正装在每个主日一起去教堂礼拜一直是我最向往的画面之一。


2000年前的约瑟和 玛利亚 ,那极为普通的 拿撒勒 居民是否也是这样携着年幼的耶稣急匆匆的在每个安息日进入犹太会堂?时光似箭光阴荏苒,是历历在目还是眼眸衰微?
当人子为世人的罪被钉十字架、用无条件的爱爱所有人时,怎能不感激上帝赦罪的恩典?当我还在疑虑童女怀孕生子、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不断探究历史地点和圣经记载的真实可信度时,怎能忽视弥撒亚大能的作为?甚至当你我还在视一切供应、平安、空气雨露为理所当然之时,怎能解释上帝对人类宽广、公义的大爱?


北京 一男子摔死女童、 宁波 割喉杀人案、 云南 发生5.9级地震、 广州 速冻鸡肉引起食物中毒......国内的新闻报道顿时终止了眼前的美景,身不得停,心不能息,即使是放假又何 来安 息?而看到犹太人的点点滴滴就彷佛听见耶稣用着温厚带有磁性的普通话说道:“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2000年的觥筹交错在加利利的海边凝成了一道挂在天间、刻在心田的彩虹——许诺着神对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


参观 耶路撒冷 的犹太人博物馆,除了震撼、感动更多的是理解。

理解马勒所说“我是一个三地无家可归的人。一个生活在 奥地利 的波希米亚人,一个生活在 德国 人中间的 奥地利 人,一个在全世界游荡的犹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闯入者,永远不受欢迎。”飘荡着《大地之歌》和《第一交响曲》的旋律片段,更加理解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放逐和归回、沉思和搏斗、叹息和欢呼、苦难和喜悦。在他的音乐中既含有对自身遭遇的怜惜和牢骚,又包括那最激烈入世的作曲技法,好似日神与月神不断肉搏——矛盾纠结混杂于一体。


理解最爱的一部电影《美丽人生》中犹太青年圭多所捏造的希望。集中营是个与众多孩子玩捉迷藏的乐地,是个连非犹太人的妈妈毅然追随而来的新居,是个让你坚信最终你将开着坦克战胜所有 德国 敌人的游戏。
小王子和狐狸、犹太青年和非犹太公主、成熟与天真、真相与谎言、黑暗与光明......
我推测,圭多或许是有信仰的人吧。死亡迫在眉睫,而他却用整个生命、全部的勇气和智慧庇护着妻儿。正如《圣经》所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


正如馆前的 石柱 所写“I will put my breath into you and you shall live, and I will pl ace  you on your soil.”——Ezekiel37:14(“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我必将你们安置在本地。”——《圣经》以西结书37:14)在博物馆的视频和陈列品前还是情不自禁的落了泪,叹于逝者——骨瘦如柴的士兵、赤裸蜷缩的妇女、双眸惊颤的孩童和那些残缺不全的躯体;叹于造物者的智慧。一个民族的形象越伟大,他的痛苦就越多。凡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我喜欢这样的信仰。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那一刻,马勒挥棒《千人交响曲》的那一刻,《美丽人生》中坦克压过空房的那一刻,即使在最后枪声响起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闪现着最为耀眼夺目的光芒。

 
2013.9.5于 长沙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0
目录
10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