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行走在光禄古镇的西关巷道里
2017-09-12发布 1266浏览
小狐狸Lv7

4篇游记,9粉丝

举报

 
        在有了更近更宽的路后,我已多年未曾从古镇的西关巷道里走过,忘记了那是一个记载着我童年的梦的地方。而今,在我阔别了20年的巷道里,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高跟鞋哒哒的声音。岁月带走的,除了我渐行渐远的青春,还有记忆中的那些人们。走着看着,我自责了。我居然在亲人逝去之后,才想起重回这段路走走。我为自己曾经的青春里的不经意而遗憾,一瞬间感觉好像自己那么多年的时光都白过了。
       静,很静,静到连我都觉得自己穿越了时光,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可古镇还是一样的古镇,还是那样的回字形布局,甚至路更好走了,环境更优美了,可我感觉不到古镇巷道本身的亲切与热情,一切冰冷得如同即将消逝的灵魂。每家每户都是铁将军把门,是另择新居,还是无奈的背井离乡。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生活上质的飞越,而我更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跟着他们远行,甚至能发扬光大。
       那时的光禄古镇西关巷道里,每一天都是热闹的。老人们坐在家门口,有的做着针线活,有的倒弄着富余的瓜果蔬菜,说着家长里短。晒台上的红薯干,总能吸引到馋嘴的小孩,趁着老人不注意偷偷的拿一片喂到嘴里,鼓囊着嘴看向屋里的老人。转身,老人出来了,小孩子们也跑远了,可老人嘴边那一抹甜甜的笑却未曾散去。那时,我不懂得老人们怎么那么放心;现在,我懂了,可我却再也找不到记忆深处的那种感觉。太 阳西 沉,大人的吆喝声,孩子的嬉闹声渐渐散去,夜又归于宁静。周而复始的生活,在屋顶的瓦花(类似今天的多肉植物,不过能长瓦片上长得很高)中摇曳着,一代代的人也成长起来。
       有朋友和我说,她从老家田里挖了一桶泥巴带回家给她姑娘玩,可她姑娘找了一个塑料袋垫在地上,戴上一次性手套,端个小板凳坐着才开始玩。她问她姑娘为什么不简单一点,她姑娘说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和地弄脏了。听她那么说,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小时候,那么几个人到田里抠一坨泥巴就能玩一下午的时光。那时的我们,从来不会考虑那么多,席地而坐,去赢取别人手中的泥巴,快乐总是溢于言表。现在,我无法去指责孩子们不懂大人的心,可对她的不拒绝我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我不指望我儿子、闺女能读懂我的用心,亦如我一样也不懂父母那个年代的快乐或伤悲。
       在高府林苑上班后,偶然之间跟母亲聊起光禄的历史。看着母亲一脸自豪的跟我说着曾经高氏家族的荣耀,还有那张口闭口的马大人,我调侃的对母亲说你怎么说得就好像是自己的荣誉一样。母亲的情绪瞬间低落了,我才惊觉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的无心却击败了母亲心中的信仰。那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无法企及的。我在质疑着光禄古镇西关的静,但却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如若我们也有着那么博大的精神文化,那光禄古镇的文化就能以更好的方式被宣扬出来。
       不过我很庆幸的是,在我已为人母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地方遇到一个人勾起了我关于光禄、关于内心对文化的渴盼,寂静欢喜。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爱的人陪着,有喜欢的事做着,我想我是幸福的,发自内心的幸福。那么,我就可以在我以后的时间里,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带着爱,带着感恩的心去研读高氏家族的历史,去看光禄的文化。跟着游客去品读“一座姚州城,半步 云南 史”,以知遇之心重新去认识光禄认识自己。在他们了解光禄的时候,也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的理解。
       光禄古镇西关巷道还是曾经的那个巷道,一窗一门一瓦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有的地方在时间的流逝中坍塌了,但张家大院、赵鹤清故居、高雪君祠等一些景点却有了标识,让别人知道到哪了,这是哪里,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翻新了的道路,不是仿造,只是为了更好的迎接远方的客人的到来,让远方的客人来到光禄古镇邂逅一场文旅的盛宴,而不会被地上的泥巴影响了游玩的心。顺着这条巷道,抛却城市的喧嚣,来光禄古镇体会没有商业炒作的民族风情。听梅葛、看花灯、跳左脚、品历史,心静了,才能更好的远行。
       来光禄古镇,不一定会让你感觉到相当满意,当你终究会有所收获。实在不行,就找一家民宿住下,徒步去龙华寺祈福。在千年古刹里,经历唐宋元明清千年文化的洗礼,感受它的巍峨壮观。古刹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在看着事世的轮回和变迁,它立于尘世,而又超脱于尘世。那里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会让你的心灵每走一步都能得到升华。前生安见我非僧,到此方知官是梦。光禄古镇,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的光禄古镇,一定会在历史的洪流中向世人展示出它的博大精深。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154
目录
154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