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20111220-10120104
美国
东部城市群之三—红房子的
巴尔的摩
---------------------------------------
这次贴的游记,听取了诸位的意见,放了些图,不知道为什么放到马蜂窝这就变成了小图。
有想看大图的请移步我的travel blog.
------------------------------------------
我没来由的特别喜欢
巴尔的摩
这个词儿,它总是让我联想到很古老的城市。虽然这仅仅是我的一厢情愿,甚至不太可能与人有共鸣,因为我的联想是在太过于主观臆断缺乏逻辑了,但是我仍然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但是临行前,我被朋友泼冷水了。他用戏谑的口气说着“Welcome to Baltimore”时,真正的用意却是在提醒我,
巴尔的摩
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尤其是你的想象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
其实事实依据很简单,电影《
西雅图
未眠夜》中梅格•瑞恩扮演的安妮,便是住在
巴尔的摩
的女记者。能孕育出如此有爱的女孩儿的地方,自然也应该是个有趣的地方,对吧。所以,我一定要一探究竟。
说起来,
巴尔的摩
也算是
美国
的“历史名城”了啊。
美国
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的作者,诗人Francis Scott Key便是在
巴尔的摩
,看到
英国
军队炮击
巴尔的摩
inner harbor
的时候写下。这里还有一处爱伦坡的故居。但是,我总是念叨的地方,总是去不了。
可能东部城市因其殖民地历史的原因,这里的房子,建筑,街道,都带着浓浓的
欧洲
气息。从一下车就踏上的鹅卵石路来看,这里显得那么亲切。沿着带着坡度的路走着,看着两边一排一排的联排住房,通常都是红色的砖房,恍惚间,想到了
英国
的Bath城。这样晴好的午后,无需赘言,只要在安静的道路上走走,便已足够。另外,想来应该是
美国
大肆兴建廉价的联排住房的风气,导致了现在
巴尔的摩
市中心地段的房子都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小门连着小楼梯的样子。
爬上这个小坡,上面便是
巴尔的摩
的
华盛顿纪念碑
了。据说,这座碑是
巴尔的摩
市民自发集资建造的纪念碑。当年安妮小姐和闺蜜从这里走过,晴好的天气和那天一样,树荫掩映下的是
华盛顿
和健硕的战马凝视远方。顺着那个方向望下去,就是
巴尔的摩
的
inner harbor
了。
巴尔的摩
用来吸引游客的景点,几乎都集中在
inner harbor
:有一艘据说是
美国
第二架军舰的船,有一座据说是
美国
国家水族馆的建筑。但是吸引我的,则是一座由就发电厂改建的
barnes & noble 书店
。这家书店差不多是我见过的最大的barnes & noble, 当然我也没见过几家,在海港边,融合着陈旧的工业革命气息,倒也是个神奇的组合。现在Boarder破产了,
美国
的连锁书店就barnes & noble 还坚挺着在各
大城
市开着,这样的事实,总是让我觉得分外沮丧。
美国
,就是文化沙漠,现在这个等式已经没有质疑地在我的头脑里建立好了。
到了
inner harbor
的时候,本来略显阴郁的天空恰到好处地放了晴,让人十分欣喜。漫步闲庭的海鸥们,才不理会匆匆的行人还是好整以暇的游人,自顾与友伴嬉戏或者潜水捉鱼,好不悠闲。
几个Pier走下去,总让人不自禁想到
曼彻斯特
的老运河了。工业革命结束多年,运河早没了当年的繁忙和肮脏,经过规划和再开发之后,现在已经成了高档的“河岸住宅区”了。天空湛蓝的午后,只喜欢到那里随便找个长凳坐下,对着河水发呆。我想着,一个城市再怎样嘈杂,再怎样拥挤,在怎样昏暗,都得有一处或者几处这样安静的地方,可以让人发呆。从日出待到日落,不失度过一日好时光。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猴小熊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