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外转梅里-梦幻之旅
2018-03-30发布 2151浏览
石库门老曹Lv8

3篇游记,8粉丝

我的出行信息
  • 出发时间 1998-10-27
  • 人物 和朋友
  • 人均费用 5000
  • 出行天数 20
举报

                                                                                                       图文:石库门老曹

        梅里雪山香格里拉 皇冠上的明珠,旅行者来到 德钦 ,就是为了在滇藏公路边的飞来寺前眺望 澜沧江 对岸一字排开的十三座雪峰,资深驴友还会包车租马前往峡谷对岸 大名 鼎鼎的明永冰川和 雨崩 村,但大多数游客尤其是雨季来此碰运气的人多半是扫兴而归,可能是导游惧爬近两千米的坡,而游客既要自孽又得承受越来越贵的开价,去那里的旅行团远远少于 丽江 和中甸。
        德钦 县城距飞来寺约十公里,曾有一次想沿途拍点小景我扛着三脚架徒步来回,结果有两辆过路车主动停在我身边请我上车。还有一次去明永冰川,我坐在山路边喘息,有个也去明永的路人帮我背包,后来才知道此人是副县长。
       为了拍好冰川我们请明永村村长大扎西带路攀爬到莲花庙右上方的一处人迹罕至的陡峭岩石,返回途中同伴赵希涛教授坠入沟壑受伤。为拍好几座雪峰;飞来寺去了三次。还几次沿着 澜沧江 一路向北几十公里搜寻不一样的视角。另外还为拍摄" 日照 金山 "在冰川旁的太子庙过夜,晨寒中虔诚守望卡瓦格博。
       在 德钦 县招待所住了几天,买了够五张嘴吃两个星期的食物,赵老师从旅游局借来帐篷睡袋和锅碗瓢盆,装了满满四大筐。一辆吉普连人带物开往县城以南五十公里处的羊咱村,这里是外传经的起点,四头骡子的主人兼向导尼玛次里居住于此,因为下雨在他家呆了两天,第三天下午天气转晴,眼瞅大批转经人开始上山,赶紧催促尼玛启程。下午两点从海拔1940M的羊咱村跨过 澜沧江 ,攀至对岸2530M处的永久村,村落依山阶梯状呈现摩梭人般的木楞房,画面很美。尼玛二姐家在村头,就住她家,第一天只走了三公里。
       辞别永久寨沿着古道上攀,一小时后到达3200M的岭头多丫卡,在这里远眺 澜沧江 峡谷和云岭雪峰,由此转行向西,不久便能看见峡谷对面山水画般的永支沟,午后先下坡至2700M然后再向上至3300M进入原始森林,大片胸径一至二米银杏冷杉,挂满了胡须般飘动的松萝,溪流在林中蜿蜒欢腾,缤纷落叶旋转着潇潇而下,可我无心看风景,因为队伍早已不见踪影,整个下午凭自己的判断在林间择路,黄昏时分行至一片开阔地,只见布满青苔的粗大的树干横躺在溪流上,树干边两个藏族姑娘蹲着在洗东西,画面虽好无奈我已精疲力尽,眼光又被她们身后的一大群转经人吸引住,眺望中继续匆匆向前。忽然一位姑娘对着我,用手指着我侧后方不远处的一道矮墙,那道石头垒起的矮墙后面同伴都在忙碌,有的在做饭有的在写日记。后来想想如果没有她这一指,独自迷失在寒夜里,下场相当悲惨,这一指拯救了我半条命。由此也让我对朝圣者倍感亲切。晚饭后看见溪流对岸燃起了篝火,便拉起同伴 中国 科学院地理学家赵希涛老师一起融入转经人的队伍,俩汉族老头的《青藏高原》唱的很疲惫,几十个转经人里唯有一个14岁读初中的小姑娘懂汉语,经她提议,男女老少一起唱了起来,山谷里顿时回荡起天籁般的声音:《一个妈妈的女儿》"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名字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名字叫 中国 "。朝圣路上专为我们的歌唱令人浑身发热,泪眼模糊。这个永难忘怀地方叫永塞 通海 拔3340M。
 
(第二天走了16公里,爬高1400M)
       第三天清晨是被冻醒的,拉开帐篷毛巾茶杯袜子都已冰冻,朝溪流对岸望去已空无一人,尼玛说他们天没亮四点就走了,幸亏三天前在 澜沧江 边,趁他们上坡后在路边休息时抓拍了几张照片,留存了当时的情形。他们六十多个人最小的一岁最年长的64岁,每人摊路费160元,往返总计二十天,来自 西藏 类乌齐 县。 
       向导尼玛找回四头骡子用了近两个小时,其中有一头疑似吃了毒草,果然只前行了三四公里,那头骡子摇摇晃晃就站不稳了,我赶紧取出几版白药给骡子灌下,祈祷它别死,否则我们向往已久的转山就此打道回府(藏民视骡子为自己的儿女,一头骡子当时的价值是8000元相当于两匹马的价值)无奈被抛锚在将近4000M的高寒地带,此时我和赵老师的安危已无人在意,夜里我们带上帽子穿上羽绒衣服,怀抱着毛衣钻进晴纶睡袋,睡袋上压着旅行包,又去捡了几块石头压在赵老师的脚上。(这一天只行进了三四公里,爬高640M)
       熬过了颤抖的一夜。天亮拉开帐篷看见昨晚倒在地上的骡子已能站起来吃玉米了,感谢山神卡瓦格博的护佑!早饭后启程翻越4480M的杜格拉山口,山口四周的积雪有一尺厚,坡度又很大,尼玛硬拽着头螺往上拉,我拉着最后一匹骡子的尾巴,但终因摔跤次数太多,赶不上骡子的步伐,只能独自在过膝的雪地里艰难的攀向杜格拉山口。山口是滇藏分界,四周雪峰环绕,极其壮观,山口四周插满了表示敬意的玛尼竿,玛尼竿上飘动着五彩经幡,尼玛和斯那像所有的藏胞一样在此跪拜并从胸口掏出经幡撒向天空。在山脊上告别 云南 ,以徒步的方式穿越 梅里雪山 进入 西藏 是我莫大的荣幸! 

       杜格拉山口的 西藏 一侧是深达300M的陡坡,冰雪覆盖无处抓手,泥泞中不可控制的下滑令我战栗晕眩,下完这道坡竟然用了三个小时。当晚扎营在海拔3650M的真舒通牧场,一天只走了6公里,爬高500M。临睡时帐篷外又来了一群转经人,他们虔诚整齐的诵经声将我送入梦乡。
       第五天早晨醒来毛巾又冻成一块仍无法洗刷,昨晚诵经的队伍早已出发,百把米远处有13个来自 西藏 的转经人还在睡,我赶紧提着相机走过去想搞清楚夜里那么大的雨他们是如何度过的,原来靠的是大棚薄膜;一长条铺在草地上,男男女女火柴一样紧紧挨着,上面再盖上一长条。整个上午在森林里穿行,中午碰到一位手摇转经筒独自转经的63岁的老人我们请他一起吃饭,下午来到海拔2950M处名叫卢阿森拉的祭祀场所,树上挂着许多衣裤和鞋帽地上满是糌粑,各种碗和小额钱币,仔细观察还有许多手镯戒指头饰,材料还是 白银 ,玉石和绿松石的。随后40分钟下降了400M,当晚扎营在舍曲河畔的区那通,(行程16公里,爬高200M,驻地海拔2500M)
       第六天中午在3270M的弄通拉与13位来自 西藏 类乌齐 的转经人再次相会,很友好拍了不少照片,可惜语言不通无法交代地址,天黑时分我和赵老师到达阿丙村,尼玛在村口等候,独自转经的老人在村里有亲戚,这晚我们睡在老人亲戚家有卡垫的地板上。临睡前隐约听见村里有音乐声响,便和赵老师循声而去,音乐来自荒废的阿丙小学,因为留不住老师这里已经成为转经人的聚地,操场上一群年轻人围成圆圈在短笛的带领下跳舞,走廊上不时有人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原来是昨晚一起住在真舒通中午又再次相遇的来自 类乌齐 的一大帮转经人。(行程16公里,爬高1150M,驻地海拔2470M)
       第七天先为主人家照了合影,再由两个女孩带领着在村里任意穿梭拍摄,我特别喜爱这个与世隔绝的藏寨,或许就是因为她没有公路没有电力没有医院没有学校,告别阿丙村沿着舍曲河谷下行,中途有座水泥桥垮了,只能靠溜索过江,腰间胯下捆好,挂上滑轮,生平第一次从高点飞一样滑向对岸的底点。又走了3公里到了河口,舍曲河在此汇入盼望已久的 怒江 。这里海拔只有1706M,江边仙人掌丛生,越往上游长得越高,最高见到有四五米。曲珠村下的 怒江 江滩上有几处无人问津的温泉,月光下的温泉别样浪漫,星月当头,江涛起舞,波光粼粼。难得如此礼遇我俩挑了一汪最大的温泉,舒舒坦坦泡了很久。这一晚没有搭帐篷,和真正的转经人一样天当被子地作床。(行程12公里,驻地海拔1770M)
      第八天很早就动身了,因为前方有个巨大的崩塌区,必须赶在上午通过,且不能发出声响。下午两点抵达 察瓦龙 乡,乡长看了我们的介绍信,安排我们住进乡政府大院的一件空屋里,向我们介绍此地的状况。(行程15公里,爬高200M,驻地海拔1980M)
      第九天在乡政府门口为工作人员照了合影,就告别 怒江 转向3360米的堂堆 拉卡 ,途中野炊时看见路旁扎通庙的规模很大,就和赵老师进去瞅瞅,结果很荣幸受到庙里的喇嘛尼姑的邀请为庙里三岁的小活佛拍了不少照片。翻过山口下行不多久,秋色浓郁的堂堆到了,四周霜叶满山,起伏不平的草地上点缀着几间野趣盎然的小木屋,树枝和木板搭建的篱笆安置的很有情调,美不胜收,这里是转经途中色彩最美的方,小木屋的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里面堆放着干草。虽然这里的海拔也超过三千米,但我睡在干草堆里并不觉得冷,软软的还有一股清香,感觉非常满意。(行程18公里,爬高1100M,驻地海拔3050M)

       第十天,为了把堂堆拍的理想一点,我和赵老师饿着肚子在山坡上一直待到11点,然后才一路下坡朝着 怒江 支流扎玉曲的方向而去。扎古和惹达两个村坐落在扎玉曲边,碧绿的江水在此连续拐弯环绕着这两个藏寨,扎玉曲两岸都是壁立千仞的大山,向扎玉曲的下游行走,来到跨度达40M的大型藏式伸臂桥-格布桥,没有桥墩不用铁钉不用水泥,只用石块和圆木。过了此桥就到达格布村,我们驻扎在村中没有喇嘛的小庙里,很多村民挤在庙门口观望我们这两个动机不纯的转经人,赵老师专心坐在廊檐下写笔记十个男孩好奇的凑过去看,我赶紧请他们在殿堂门口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格布庙对面一家藏式的木石结构的建筑有别于阿丙的全木楞风格,便走了进去,主人热情端上酥油茶和点心,陪我上屋顶观澜,临别还送我一个南瓜,我请她们到路边连屋带家人留下合影。晚饭后随村民一起去村头的取水口,生活用水全是从那里背过来的。取水口边有个大白塔,我们和村民一起绕白塔转经,身边有位抱小孩的妇女笑着问我要不要小孩,前面有人转身告诉我她家真有十个小孩。入夜小庙里来了一大帮佩戴各式藏刀的彪悍的康巴转经人,看见殿堂里有人,他们就露宿在院子里,半夜下起大雨,康巴人让几个老人和妇女进来睡在屋子的另一边,实际上他们全部躲进来也挤得下,但一则语言不通,二则我们睡在帐篷里他们不知道是不是外国人或是男是女,嘟噜了一阵,没有要求我们腾出空间,汉子们悄无声息又回到雨中。(行程8公里,驻地海拔2340M.)
       第十一天,早晨醒来发现康巴人全不见了,赶紧出庙门找寻,只见远 方山 腰间游移着一条人链,他们远远的在向我招手,隐约有歌声从山间传来,我的双眼又湿润了。这一天翻越4100米的格布拉垭口,垭口照例插满嘛呢杆,杆上经幡飘扬,赵老师脖子上挂在气压表,手拿着五万分子一的地形图每道岭每座峰了然于胸。当天走了11个小时,晚上8点精疲力尽驻扎在一处有水源的路边,赵老师为此取名"无名地2800”(行程22公里,爬高1760M,驻地海拔2800M)
       第十二天,在林子里下行一个多小时,又见到绕着青山打转的扎玉曲,在俄扎村北(2500m)过了河,这里已是 左贡 县的地界,向上爬了一道500M的坡,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斜坡上,斜坡下有六七户人家,地名叫来得,一处很棒的观景台,正面是覆盖白雪的五千米高的大山,两边陡峭山坡染上浓郁的秋色,近处有条山沟,沟边青稞地里有几座藏舍。我让尼玛去村里看看能否买点鸡蛋萝卜,不一会他背着一捆麦秸回来说,人家不卖东西,转经人急须的东西,沿途村民或转经人之间都会无偿供给。(行程8公里,爬高590M,驻地海拔3090M)
       第十三天,四点多就被叫醒,篝火边吃早饭,攀爬了一个多小时太阳才刚刚出山,看见远方一座雪峰被照的金光闪闪,但危难面前,安全第一,照相机早就被我扔进箩筐。说拉山口是整个外转经途中的最高点4815M,临近山口时雪深过膝,气喘头晕,思维空白,行动迟缓,墨镜忘了戴,拍雪景又忘了曝光补偿。山口上呆了半个多小时,尼玛和他骡子早已不见踪影。在 西藏 呆了十天此刻又回到 云南 ,我下坡的速度太慢,赵老师平躺在雪坡上演示他的速降技能,滑行了几十米没撞上石头但屁股全被积雪湿透。出了雪线进入森林,林中溪流众多,一路青苔,几次在独木桥上失足,鞋子里灌满了水,天色已暗尼玛看我们迟迟未到,便返回来寻找我们,晚饭后双眼开始难受,自知患了轻度的雪盲。最后一晚住宿在林中的开阔地3600M的毒中。(行程16公里,爬高1730M,驻地海拔3600M)
       第十四天,转山的最后一天又是被冻醒的,满地霜花,毛巾和鞋袜冻成冰块,赶紧凑近篝火。向下的山谷越走越宽,中午终于来到 澜沧江 边的梅 丽水 (2050M),这里是外传经的终点。村口有三个高大的玛尼堆,堆放着大量刻有佛像经文的玛尼石,村子南面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白塔寺庙。当天的班车已经开走,正好有辆检查电话线路的拖拉机要回 德钦 县城,尽管车上已经装的很满,当得知我们是 北京 上海 来的转经人,还是让我们挤上车,沿着 澜沧江 向南行驶了51公里,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纷扰的尘世- 德钦 县城。 

       转眼十几年过去,时光抹平了许多苦乐,但大转山的经历却刻骨铭心。那回大转后休整几天又接着小转,加上中甸 丽江 的转车,
火车来回 上海 ,总计耗时一个月,投入五六千元(包括后期彩扩)是我当年五个月的工资收入。我们两个老头子前期准备很充分,
后期工作更认真,同伴赵老师(赵希涛教授)撰写了十几万字的大转山文稿,我则用几个月的时间整理图片。"磨刀不负砍柴功"赵
希涛被 中国 青年报评为年度游侠。他精心制作的外转经地图,他的标注的地名方位及测定的高度和距离已成为户外经典权威。我
也蒙受杂志报刊及广播电台的邀约,收到第一份稿酬的时候,像小孩一样高兴的直跳。赵老师后来又去 澜沧江 考察,顺道去向导
尼玛次里的家,送去我为他和家人拍的照片,还有查里通寺的哑巴喇嘛,扎通庙的小活佛,阿丙和格布的小孩的照片请他再次转
经时务必代为转交。剩余的 西藏 类乌齐 转经人的照片,只能等待时机亲自去那里寻找,去那里采风。
 
        喜欢用Google Earth(鹰眼)从高处鸟瞰朝圣的路,爱看户外强驴们外转梅丽的感受和图片。随着贡山到 左贡怒江 公路开
通,桃花源般的阿丙也通车了,摩托车还能载人到格布,很多村子开始出租骡子,营地上的木棚越搭越多,开始供应炒菜和饮料
,精神的净土遭遇物欲的挑衅,对于旅行者饭馆旅舍多多益善,而对于囊中羞涩的转经人肯定祈望神山保持不变的清净和庄严。
 
        雪山是山中的贵族,神山是贵族中的姣姣者,神山中最美的神山-- 梅里雪山 。(全文完)
**********************************************************************************************************************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53
目录
53
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