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几年前写过一个浅谈直升机滑雪,可惜那个时候国内参加的人不多,颇有点曲高和寡之感。如今国内滑雪爱好者参加直升机滑雪的人越来越多,仅今年上半年2月底3月初, 就有17个人参加CMH的Revelstoke基地的7天滑, 还有12个人参加Great Canadian Heli-skiing(GCH)的4天滑,看起来颇有星火燎原之势。
据我的体验,参加直升机滑雪,有两个个人因素要考虑:1 个人技术, 2 体力。
首先谈一下个人技术:
1.要求有粉雪经验,鉴于
日本
雪场离得近,又有翔云可以指导,先去
日本
打好粉雪底子非常重要。
2.能在滑行中急停急转,由于直升机滑雪的地形很复杂,为了跟上导滑不至迷路,这是基本功,跟丢了走错路是经常发生的。请不要小瞧这个事,最低的损失就是耽误点时间,不外乎就是其他人多等会,少滑一趟(当心其他人背后骂你拖后腿), 严重的是掉到树井(treewell)里又不能自救(这次CMH17个人的参滑就发生过一个老外掉树井里的事,我们这边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是一个
中国
雪友掉进树井)
3.有陡坡和树林经验,这点可以来
惠斯勒
锻炼。现在住在这里熟悉地形的
中国
人很多,几乎都可以当导滑。也可以去Revelstoke,住谢小玲的旅馆有很多
中国
雪友,有不少人熟悉地形,特别推荐Susy。
第二点就是体力:
虽说乘直升机就是休息,但时间很短,顶多5分钟就飞到山顶,而上飞机和下飞机,捆板和穿板,在粉雪中都是体力消耗。在树林中跟着导滑的痕迹(比较滑)控制速度的下坡和拐弯,都是很消耗体力的。往往有人坚持不了4天就一定要休息。虽说各个基地都有泡热水池和付费按摩,但不见得立马见效。国内雪场雪道太短,练不出体力来,建议参加直滑前多搞搞体能训练,或者到
惠斯勒
来,至少能滑一个缆车的落差不休息(平均落差5-600米),每天5-7000的落差能坚持7天,这样的体力去参加直升机滑雪才能尽情享受。
另外还要谈一点的就是给小费。北美一般不赞成立即给小费,而且手笔还不小(动辄100,200,这在北美也算是大手笔了)虽说
中国
人已经习惯了急功近利,认为可以立刻见到效果,但在老外的方面,绝对认为是收买和贿赂。如果在事后你对得到的服务感到满意,给导滑小费是表现了你的谢意,这是北美通俗的做法。但如果给导滑们养成了习惯,认为
中国
人不给小费就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长久以往,似乎不是什么好兆(记得喂不熟的
越南
边检找
中国
人要钱的风波吗,说实话这个习惯似乎是
中国
人喂出来的)。我们这次掉到树井里的
中国
雪友获救后立即拿出钱来表示谢意,几个老外拒绝说:我们不是为了钱才来救你。甚至我把钱交给带队的导滑说因为我们下午就要离开,无法在吃晚餐时买些啤酒请参加营救的人喝,导滑才勉强接受。我回到
惠斯勒
跟几个老外们谈起这些事,他们都不赞成
中国
人这种给小费的方式,认为实为行贿(虽然我觉得说得有点重,但值得考虑)。
直升机滑雪,尤其是小组滑,组伴特别重要,一定要水平相近的人在一组。导滑的原则是按照每组最差的人的能力决定滑行路线和节奏,不同能力而在一组的人就会产生矛盾,原因就不用我说了(你懂的)。虽然表面上谁也不说破,但背后嘀嘀咕咕大有人在。所以合适编组在人多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组团时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最后要谈的是滑雪就是玩玩,不是拼命。我们这次组团原来的12个人,已经陆陆续续换了6个人。而原定3月2日开滑,2月初就有人滑雪时把锁骨摔断,只得临阵换将。2月22日,有人在Revelstoke滑雪时把腿扭伤,幸亏此人钢筋铁骨,休息几天后膝盖缠上几层绷带就又去滑雪,居然还参加了直升机滑雪,不过我敢肯定绝对滑的不算放得开。最惨的是3月2
日本
应该下午5点来基地报道的一个人,3点在Revelstoke滑雪时左小腿骨折,结果把位子让给住在当地的Susy。
直升机滑雪是无人的大山深处,地形的复杂是你永远想象不到的。包括我,就因为想滑一点没人碰过的粉雪,没有紧跟导滑的印子走,在一个稍微复杂的转弯处掉下一个表面上根本看不出的深坑,雪齐胸,ski又掉了,脚下和周围的松雪就更用不上劲,靠自己是爬不出来,我又是最后一个,幸亏身上背着带有对讲机的背包,马上通知导滑,结果导滑爬了50米落差的深粉雪上来救我出来,万幸
本游记著作权归@威斯勒老陈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