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没上蚂蜂窝,今天晚上一看,居然上了蜂首,小鸡动一下~
统一回答一点问题吧:
背景音乐:
凤凰
传奇的《吉祥如意》
登山包:两个小鹰的包分别是70L和60L的
相机:我们的是D80,麻烦不要再把D700说成是我们的相机了,我们的D700还在店里呢
(图片中有我们的名字的是用我们的相机拍的,右下角有微博Logo的,如果是我们的微博就是用我们的HTC拍的,如果是helen的微博就是helen的iphone4拍的,李雷和175的照片我也都会在照片上方标明)
费用:将近8K
***
人,包括机票、火车票、住宿、吃饭、油费和过路费,其中油费和过路费都A全程的,即我们坐的那辆CRV从
北京
开出一直到回到
北京
所产生的所有油费和过路费都由坐这辆车的4个人AA。
微博:@海狸火火and龙舞
***
=============================分割线============================
人类的生命——事实上
所有物种的生命——都是诗。
我们活着
没有意识,日复一日,
像戏剧中的场景,
在那神圣的完整中
它使我们生存并生成。
这跟那句老话
所说的不同——
“把你的生活变成艺术品”
我们都是艺术品——
但我们不是艺术家。
——莎乐美
尽管龙舞一再催促,我却迟迟不肯动笔。写游记这回事,如果没能在回来后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完成。那么索性等待,等那些记忆被时间冲刷洗涤,历久弥新。
6月的
杭州
,已进入梅雨季,持续的阴雨。闷热的夏季,躁动的心情,渴望行走,渴望自然,渴望风景。175的围脖显示,他又在川藏线上,骑行。从09年小五北东相遇至今,三年过去,175对行走和
西藏
的热情未有丝毫衰减。他曾经说过,他把去
西藏
看得比他的生命更重要。他也不断地用实际行动验证他对
西藏
的热爱。去年十一的川藏小北线,是他第十八次去
西藏
。
西藏
,对很多人来说,象征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归宿感。纵使你不希求来生,也不相信神鬼,但在那片土地,却不由地从心底升起一股神圣、敬畏的情绪。那是一种渺小个体对自然、对天地的崇敬,无从辩驳。
关于川藏线的记忆,慢慢涌上来,浓缩成一幅幅画面,清晰而遥远——天蒙蒙亮的
成都
,李雷一声“开拔”,如吹响的号角;党岭葫芦海的徒步路上,我缩在冲锋衣+抓绒衣里,175却只穿一件短袖T恤,于是,我要求跟他合影;
丹巴
三姐妹家的院子里,正在打电话的三姐妹之一,她的民族服装底下露出的黑色细高跟鞋;惠远寺前的路上,周围的蓝天白云草场使我欢呼雀跃得像飞出鸟笼的鸟儿,甚至,我有那么一点想在那条路上磕个长头;
德格
印经院被染红了毛的猫,以及墙外两只跟门神一样站得笔挺的狗狗;下雪的黄昏偶遇一大群牦牛,浑然天成的黑白画面;赶夜路时看到前方出现了期待中的灯火时内心的安慰和欣喜;偶遇藏原羚和狐狸时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手忙脚乱地拿相机按快门时的兴奋和慌乱;尼洋河边的沙地里,我写字玩儿沙子的惬意;通麦天险要求我们让路的70多辆军车;李雷惦记了一路的鲁朗石锅鸡,是堵了一天车的我们在那天唯一的一顿饭;米拉山垭口跟helen一直蹦跳笑闹,175、李雷
和龙
舞一起仰躺在地上给我们拍飞天照;大昭寺门前的广场上,牵着狗狗磕长头的老妇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却也渐渐远去。打开电脑里“
川藏北线
”的文件夹,按日期归类着两千三百多张照片。还有我的笔记本和我们的手机里都记录着少许行程情况。我要依靠这些零碎的记录,和我脑海里的画面一起,拼接、还原出那短短11天的旅程。而你,是否愿意跟随我的回忆,陪我一起,重温那段走过的路......
路线图:
因为有些地名google map无法找到,所以特地手绘了一份地图(红色地名是我们的住宿地点):
手绘海拔表和公里数:
【八人组变六人组】
八个人,两辆车。队员分别是175和张姐、李雷、钟姐、侯姐、Helen、我
和龙
舞。一辆傲虎、一辆CRV。175、张姐、李雷、Helen四个人走全程,其余四个在
成都
集合,到
拉萨
后各自飞回。
走全程的四个队员比我们早出发两天,Helen会实时在微博上发些文字和图片。我们自然常常关心,她们到哪儿了、车况路况如何、饮食住宿可好。9月27日,四位队友平安到达
成都
,等着跟我们会合。
打好的大包小包:
本游记著作权归@海狸火火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