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日本,这个与我们中国人始终“纠缠不清”的民族时,会发现评价非常的两极化。大部分没去过日本的回非常鄙视这个国家,他们的习俗,他们的信仰;而大部分去过日本的往往会对日本接触到的一切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比如说文明程度高,干净整洁的街道等等。虽大多流于表面,但整体而言确是代表了日本的一部分特性。
那么为什么去过日本的人都被圈粉了呢?
在日本(京都、大阪、东京)旅行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也对日本做了些简单了解,我谈谈我的个人看法,文章中部分观点必定会掉入“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旅行者的视角,因此偏颇在所难免,望见谅。
点击查看
1. 一尘不染! 对,标题特别用了感叹号,我觉得只有这个感叹号能表达我内心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其实,很早在媒体上或去过日本的朋友口中得知日本是一个很干净的国家,但语言在亲身经历面前总是显得苍白无力的。我们在日本的10天时间里基本上每天都要感慨一下日本的干净。我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人们提到日本干净所产生的印象大致是街上没什么垃圾,墙上没什么污渍,这其实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在我们中国很多大城市也能达到了,就那我居住的南京来说吧,我觉得南京的街道挺干净的,大马路上也没什么垃圾。但其实,日本更适合用“尘不染”来形容,是没有灰尘,不仅大街上没有灰尘,道路两旁没有灰尘,连每个人的汽车上都没有灰尘,每个人的车都像是刚洗过一样。我们一开始以为只是我们凑巧看到了比较干净的汽车,于是乎,我们玩了个游戏,在街上找脏的汽车,结果发现,50辆车可能碰到一辆有些许灰尘的,他们的工程车,垃圾场干净的都像洗过一样。不论是在京都,大阪还是东京,无一例外。
这当然只是日本“尘不染”的一个切片,但从这个细节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翻阅书籍后知道,日本“尘不染”的主要原因是与日本的自然环境,日本人爱干净的传统教育以及日本人所信仰的神道教有关。我甚至听说了一个关于日本人信仰“厕所神”的传统!瞧,这就是日本的奇妙与不可思议。
点击查看
2. 让人吃惊的垃圾分类 日本的垃圾分类在中国国内也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点。当从留学日本的朋友口中描述日本的垃圾分类时,有一种无法理解,世界观崩塌的感觉。日本的垃圾分类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会将垃圾娄分成纸壳,金属,塑料制品等,但是很少朋友听说过垃圾的分类细致到一包硬纸壳包装的牛奶喝完之后,要把包装盒剪开,洗干净内壁然后晾晒之后才能扔;细致到塑料瓶盖要单独收集;细致到垃圾的分类与回收是每天不同种类,错过一次要等一个星期;细致到分类错误,垃圾公司会退回,甚至你会因为分错了类而感觉到不好意思吗?
这些都真实的发生在日本,不仅如此,日本的街头很少垃圾筒但却很干净,很多垃圾袋上面会盖一层布以防止乌鸦叼啄……似乎关于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说一本书那么长。但其实,日本的垃圾分类也是“舶来品”,最初是从德国引进学习和推广的,日本人在欧洲人的垃圾分类理念的基础之上学习发扬,最终让垃圾分类成为了日本人的一张名片。
但最近我有听到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垃圾分类其实效率低下,不如中国的垃圾分类来的效率高。大抵是说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政府工程,每年在垃圾分类上的花费和精力,收入和产出比眼中不符,纳税人交的税很大一部分都浪费在了垃圾分类上。相反,中国虽然没有如此精细的垃圾分类,但中国有一种“拾荒者”的职业,通过拾荒者这个中间人,高效的连接和解决了了丢垃圾的人不愿分类和垃圾中转站需要分类的矛盾。不得不说,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我被这个看上去“经济学思维”十足的观点折服了。
但细细想来,这好像有点“阿q精神“,特别是在日本亲身感受到日本垃圾分类所带来的便利之后。我们只能说我们的社会可能还没有文明到能够施行更加细致的垃圾分类,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就仍需要“拾荒者”这个角色。而日本社会的文明程度(至少在现在整体是要高于中国的)孕育出的更加规范的垃圾分类无疑是便利的。要知道,政府的某些项目工程并不是以效率来评判是否合理的,而且,在经济水平富裕的社会,有其他职业选择的时候,谁愿意选择做拾荒者呢?
点击查看
3. 日本料理=健康饮食生活方式? 去日本之前,对于日本料理的印象是:寿司,生鱼片,生的……
去日本之后,对于日本料理的印象是:味噌,鳗鱼,鲔鱼,拉面,溏心蛋,面对面……
日本人很重视饮食,在他们看来,“料理”的字面即为“料想”食物之“道理”,这里面仿佛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料理必须合乎食物的道理,必须对食物进行合适的处理等等。日本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说“真正的料理不是“临阵磨刀”可以做出来的,也不是看见邻居太太做了什么料理,自己试着做一下的心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没有分辨味道的舌头,是无法做出好料理的。”
10天时间里,我们头一次不顾旅行预算的情况下任性品尝了日本的料理,从“网红”店(蟹道乐,一兰拉面)到地方热门(京都勝牛,东京筑地市场),再到日本连锁(吉野家,松屋)等。除却食物的味道,最后留在脑海里对于日本料理的印象应该是——氛围。不论是高级料理店还是街头的餐饮连锁店,日本料理都给人很棒的氛围感。不同于中国的“炒煎煮炸”的”烟火气息“浓厚的料理方式,日本料理的方式很少出现油烟四溢的情况,因此很多情况下客人和厨师是面对面的,你可以全程看着厨师师傅毫无保留的如何完成一道美食然送到你的面前。
起初,我会感觉到非常不适应,因为面对着厨师师傅,总感觉怪怪的。到后来,我已经习惯了目不转睛盯着厨师师傅完成一道菜品了。这种体验,在东京筑地市场的寿司店尤其深刻——看着寿司师傅熟练的手法将一个个精致诱人的寿司放在你面前真的是一种享受!当然,也有与之相对的饮食体验同样让我深刻——一兰拉面。一兰拉面的创始人认为用餐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因此,一兰拉面的用餐是每个人隔开的,厨师做好之后从你面前的窗口将面端给你,拉上门帘,你就可以享受一段私密的用餐之旅了。
好奇的是,在日本我们几乎看不到肥胖的人,不知道这是否和日本的饮食习惯有关?
点击查看
4. 鸟居,通往神的入口 鸟居,同样是在日本常常可以看到的建筑,也是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鸟居是日本人立在神社入口处的牌坊,表示通过鸟居就进入神的圣洁领域,所有的邪魔污秽都阻隔在外。有趣的是,鸟在日本是鸡的意思,鸟居就是鸡架。传说天照大神因为讨厌他的兄弟,就躲入山洞,太阳从此不再上升。为此人们建了一座高架,将一群公鸡放在上面,想办法让所有的公鸡一起啼叫。天照大神听到鸡鸣,觉得很奇怪(另一说法是被妖艳的裸女诱惑),想一探究竟久推开堵在山洞的石头。早就躲在一旁的相扑力士一拥而上,合力将石头推开,世界才重新大放光明,据说这个鸡架就是第一个鸟居。
日本人大多信仰神道教,因此你可以在日本的任何地方看见鸟居,高楼林立的地方,山间,甚至是海上都有鸟居存在。神道教相信一切有灵的东西都有灵魂,自然也有这个领域的神,比如蝉联日本最受欢迎旅行地的伏见稻荷大社就是民间信仰的稻荷神,据说甚至还有“厕所之神”。我曾仔细观察过日本人拜神的方式,大致是往神的牌位附近丢钱(据说神只喜欢钱),然后拉动旁边的粗绳,铃铛会响,意在告诉神我来了,然后合力拍掌两下,要非常响亮的那种,然后低头许愿行礼就行了。
点击查看
5. 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 想必初到日本的朋友都会有这么一个感受:去之前都知道日本交通方便,所以没做过多攻略,但当到了之后面对那么多交通选择顿时手足无措。日本的交通密密麻麻,复杂且让人看不懂的交通网络。刚到京都那会,我们甚至连京都的交通都搞不懂,经过了两天的摸索和观察,才渐渐弄懂了日本交通的套路。
其实,想要弄清日本的交通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我们既有的对交通的那套认识:公交站就是坐公交,地铁就是乘地铁,火车站就是坐火车的。在日本很多地方,很多情况下轨道交通的轨道是共用的,乘车站也不会刻意分成地铁和火车,你很可能碰到地铁站里坐火车的情形,这样做的好处是极大的减少了乘车人的时间,减少了不同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时间。搞明白这些之后,你就能明白为啥地铁里既有电车又有地铁还有jr的情况了。
除却需要花点时间弄明白的日本交通,其实日本的交通是极其精确的,甚至包括公交车,在公交车的站台上你都能看到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大部分都非常准点,更不用提地铁和火车了。
日本人的时间观念确实是让人佩服的。
点击查看
6. 谦卑礼貌的日本人 旅居日本的学者徐静波曾在节目里说,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日本人的性格的话,是谦。当然,这是总体而言。 在日本我也撞到过粗鲁暴躁的路人,碰到过横穿马路的行人,但是整体而言,日本人确实是礼貌,谦逊的。无论在哪里都有序的排队;点头哈腰都是谢谢;地铁里没有吵闹的喧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刚到大阪的时候,因为正好碰上上班高峰期,在地铁换乘空间里,你只能听到急匆匆的脚步声,没有大声喧哗,没有电话铃声,每一个人都只是不说话的往前走,那一刻让我联想到了《釜山行》中的僵尸。习惯了吵闹的我们显然是不习惯的。
正如《知日》主编苏静所说:“ 我们这边的社会图景是'图自己方便',而他们却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对日本人的这种习惯嗤之以鼻,有两种很有市场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日本人虚伪,表面搞得和和气气,私下里的关系却乱作一团。另一种观点就有点“阿q精神”了,认为他们的习惯并不是好的,而我们的习惯其实更好,比如排队。
先来说说虚伪,虚伪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如果将一个民族都套上虚伪这种刻板印象着实有些言过其实了,这相当于把所有日本人否定掉了,这显然不是讨论问题的正确姿势嘛。说日本人虚伪的可能没有搞清楚日本人这种行为的背后不是个体的个性而是一种礼仪,不管私下里关系多么不友好,表面上和和气气的难道不好吗?第二种说法最近很流行,比如说上下电梯吧,有专家指出上下电梯其实无序的站更科学,电梯的受力更均匀,不容易发生事故。我想说混乱的站着万一人一多挤着摔倒了然后被电梯挂着了怎么办?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还少?何况电梯本来就有额定承载力的,没到临界值跟受力均匀关系大吗?有序的上下电梯,留一条路给有急事的人上下才是更高效的方式。再说说排队,有些专家讲过排队其实是某些部门效率低下的表现,言下之意是排队是被逼的。我想说,不排队难道就能高效了?
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大国,很多人觉得向日本人学习就会觉得丢脸,是民族自尊心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顾左右而言他”的逃避方式了,很多事情我们说的多,想的多,但恰恰做的少。何不从我们自身做起,来展现我们大国子民,礼仪之邦应有的风采呢?
点击查看
我想,正是以上几个方面,让去过日本的朋友们对日本好评如潮吧,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的国人能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一味地缺乏理性的贬低和站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