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城市,已经有很多人说了。对于第三次日本自由行的我而言,深觉相对于城市, 日本 的乡村更具它独特的气质。 ► 如果你也喜欢《小森林》,如果你的日常也已被 大城 市的噪音挤满,喜欢在假日里放慢脚步,体验和谐的邻里乡情、奇妙的民风民俗、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田园牧歌般的瑰丽画卷,那你一定会喜欢日本的乡村。 ► 一路上所见的景色(苹果手机拍摄):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 那里有传说中那个“莫奈的池塘”——“岐阜”根道神社:
点击查看
岐阜县
点击查看
► 这里就很有小森林的乡村稻田的感觉了。
点击查看
► 阳光透进琉璃一样的“莫奈池塘”。
点击查看
岐阜县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 用肉眼看见名画。(相信吗?上面这幅是我在“莫奈池塘”拍摄的) ► 看大山里的宁静乡村——白川乡“合掌村” 这是个爱美的村子,夏天的白川乡虽然没有皑皑白雪,但你可见到家家户户打造的别具一格的私家花园。
点击查看
▲ 群山环抱的山坳里是一片平地。像《风之谷》中娜乌西卡的故乡。
点击查看
▲ 一条大路向村子的腹地延伸。
点击查看
▲ 合掌村的房屋叫“合掌造”,外观有点像 欧洲 山区的房子。
点击查看
► 他们的庭院各具特色。有的满地铺着细碎的石子,有的屋前用卵石垒出弯弯的水道,有的还在屋旁立几株高大的松柏。与想象中乡下人家朴素的气息有所不同,竟然有一种园林式的造景——呈现规则感,以及规则之中的自由。其间彰显的审美品位,让人有些怀疑这间间古老房屋里主人的身份。 除了在几家食肆与咖啡屋,我们没见到几个当地人。房前停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汽车,庭院里的花在夏风里静默,弥漫出一股王孙自可留的气息。
点击查看
白川乡合掌村
点击查看
白川乡合掌村▲ 稻梗扎成的屋顶。
点击查看
▲ 被设计成 紫阳 花谷地的庭院。
点击查看
▲ 错落生长的萱草与雏菊。
点击查看
白川乡合掌村
点击查看
► 这跟我在《小森林》中看到的那个山村完全不同。牵牛花、向日葵、绣球花、仙人掌、百合、萱草、中国 桔梗等等错落地散布于草屋周围,不为售卖,不为观光,不为食用。这些庭院有的禅意,有的田园,主人在创造中,实现着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把内心的价值变成可以看见和传递的对象。
点击查看
▲ 斜斜的夕阳打在合掌造上,像一幅利落的版画。
点击查看
▲ 小菜园里的向日葵。
点击查看
► 台风“范斯”把阴云堆成了山,在山谷里投下大片影子。阳光斜斜打进各色花的庭院,打在合掌造由苇杆扎成的厚厚的草顶上。 合掌造外观不像我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汉族或倭式建筑,倒有点 新疆 禾木 或 北欧 山区尖顶房屋的意思。大概是防止积雪压塌了房顶。
点击查看
白川乡合掌村
点击查看
▲ 兴之所至,在一座漂亮的合掌造前停下,来了一幅速写。 ► 这些房屋,完全不用钉子,利用榫卯结构固定。这些全身是木头的东西居然最早是 从江 户时代保留下来的。据说每年都要举行灭火演习,每过十几二十年就要更换屋顶。一家开工,全村人都会来一起完成。这个山谷里住着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婚丧喜庆都是全村人的事。 我想更换仪式应该会很隆重,一村男人干活,女人煮饭,巫师们负责祭祀与祈祷,孩子们聚成一堆像热闹的节庆…… 可也许这又是我的另一个错觉。雪化之后, 白川乡 显出它艺伎般的面容。
点击查看
白川乡合掌村
点击查看
白川乡合掌村
点击查看
▲ 一丝不苟地工作的农民。
点击查看
► 那里有“海之 京都 ”——小渔港“伊根町”
点击查看
► 伊根町,是一个小渔村。 ▲ 一下车,站在村口就可以望见村尾红色的小 灯塔 ,当地人称“赤灯台”。在群山与海洋之间的土地上,顺海岸线,密密地建着一排“舟屋”。
点击查看
▲ 站在岸边看海,除了泛起的涟漪,没有大浪。这个渔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海湾外有一个很大的岛屿——“ 青岛 ”,它像堤坝一样挡住了太平洋的大风大浪。所以跟旧时潮汐一涨就成孤岛的江之岛不一样,这里的潮汐变化很小,以至房屋可以 临海 而建——真正的“面朝大海”,岁月静好。
点击查看
▲ “舟屋”,还真的是给船住的屋。一共两层,船住一楼,人住二楼。一楼敞开进水,方便自家船只驶进驶出。好像别墅的车库吧?这是个微型港口,水道空间可容纳一条小船,边上有迷你码头,也是放置各种渔具的仓库。家里的男人在这里做捕鱼前后的工作,完全是自立更生的“独立工作室”。
点击查看
▲ 从 天桥立 到伊根町的一个小时车程,中途上下的当地人都是老人和孩子。抱着一袋鲜花的白发老奶奶、捡到一个相机包交给司机的老爷爷、向每一个乘客微笑问好的司机大叔、让座的小男孩……村子除了咖啡店里的两个小姑娘、公共港口两个开船的小伙子,我们就没见到其他青壮年的影子。
点击查看
▲ 小渔村里的咖啡馆——イネカフェ,咖啡500日元、各色蛋糕500日元。感觉 日本 景区的物价并不比市中心贵得离谱,东西也是好看好吃的。特别是这间店的向海的一面 都安 着大玻璃窗,坐下就陷进那片碧海晴空中去了。下面附上一段当天用手机随便拍的视频。▼ ▼往浅海里看一眼。
点击查看
▲ 沿海湾走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舟屋已被改成民宿和餐馆,但却并没有旅游景区熟悉的宣传和吆喝。周围很安静,连海浪拍打的声音也没有,浅滩礁石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海胆和小海螺,居然也没人去赶海。海鸥偶尔掠过时发出的一声鸟鸣,衬得小小的渔村显得有些静寂。
点击查看
▲ 经过港口,看到几艘船静静地浮着。有些安着两排灯笼一般的大功率玻璃灯泡。我突然辨认出它们应该就是傍晚出海,凌晨归来的灯光渔船。 ▲ 在关于 海南 岛的纪录片中看过,这些船捕的都是沙丁鱼一样成群结队的鱼。它们出海到达“鱼窝”,两排灯笼会降下来悬挂于水面,用以吸引鱼群。为了保证清晨卖的鱼新鲜,渔民要开着灯,守到四点多才放网捕捞。五点多的时候回程,直接运往渔市贩卖。这是渔民们每天的日常。所以人们白天都在休息吧?
点击查看
▲ 看错了地图走了一站路,其间经过不少伊根人家,有些已经鸟枪换炮买了大船。古老的舟屋容不下了,系一根缆绳泊在屋前。每一艘船也擦得干干净净、光可鉴人,简直像载客的游船。看出美在伊根人生活中的地位。
点击查看
▲ “风景都在远方”,对于我们这些匆匆过客,伊根充满劳绩的渔猎被装点得染上了诗意。
点击查看
▲ 走到观光站,才知 道因 伊根町如今被列为保护区,受法律保护,不允许私自重建或拆除。我想到吴念真笔下被禁建的 高雄 “红毛港”,土生土长的几代人只能挤在小小的屋子里,居民们自嘲:“我们生活在古迹和历史里。”不知昨日狭小的舟屋还住得下明天的船只?是世世代代的伊根人创造了这片独特的历史与人文,现代社会的保护与开发难道不能兼顾人的生活吗?不过这也许是所有古老村庄的共同宿命吧? ▲ 刘墉说:每一个故居,有一天都会消失的。但也永远不会消逝。弯弯的小船上坐着童年的阿娇,终将变成刘欢歌声中的梦境。
点击查看
▲ 我们坐巴士离开伊根的时候,阳光依然在波光里晃动,海鸥站在浮标上休息,灯光渔船摇在水上打盹。我想,下次如果有机会,应该在这里住一个晚上。
点击查看
▲ 李银河说《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今生今世能找到自己的喜欢,肉身还能去到自己喜欢之处几次,多么难得。 所以,到日本的乡村去看看吧,或许相对于城市,那里会更你更多的惊喜。 (作者微博:@月光石浮岛)
马蜂窝用户·月光石浮岛 LV.26
日本的交通非常便捷,我们是先在谷哥 地图上搜索,然后到大城市的JR售票处买票的时候详细咨询一下,都会给到很满意的指点。到了要转巴士的时候,记得到站点的服务台咨询一下。多问问,日本的服务业非常完善,态度和耐心都是全世界一流的!去感受一下便知。
2019-08-20 举报马蜂窝用户·abrielle LV.20
喜欢乡村的这种感觉,就是发愁交通的问题
2019-08-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