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并非烟花三月,依然舞动扬州。 三月的柳、五月的琼花。瘦西湖河边,二道河畔,一眼望过去,都是大片大片的鹅黄色。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双东历史街区,全是老扬州的故事......夏日扬州炎炎烈日下却生出别样的景致。且是淡季,人比较少,不妨走一走。
点击查看
因为夏天还是温度很高,所以建议尽量把户外的景点安排在上午12点之前和下午3点半以后。 推荐路线: Day1:茶楼吃早点—瘦西湖—扬州素食—吃完找个凉爽的地方喝下午茶)—扬州博物馆 Day2:茶楼吃早点(可以换一家试试)—何园—文昌阁—东关街 Day3:茶楼吃早点—个园—可以沿着大运河走走租个车子—可以买点伴手礼
点击查看
扬州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古代叫作“广陵”,寓意人杰地灵,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是一座有着诗情画意和充满柔情的城市,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地方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远厚重。同时,它还有着头衔“世界美食之都”,全球只有8座城市入围,扬州就是其一。
点击查看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吃在淮扬”,扬州菜精美绝伦,这里也是我国四大菜系“淮扬菜”的诞生地,国宴的发源地,也是曹雪芹笔下哪些奢宴珍馐的灵感源泉出处。所以,来扬州,吃美食远远比看美景更为重要,首先早上,去茶社吃早茶那是必须要体验的。论早茶文化,中国有两大杰出代表,一个是苏式的扬州早茶,一个是粤式的广州早茶,它们的兴起都是因商业活动,所以说商贸发达的地方就有早茶。那么扬州早茶和广州早茶哪个好,它们都是早茶界的佼佼者,各有千秋,但论谁更早,扬州早茶的商业活动大约是随着京杭大运河兴起的,个人认为扬州早茶要比广州早,因此来扬州,吃早茶是不能错过的。 早茶 1、大煮干丝 大煮干丝是扬州早茶名点之一,淮扬菜系里一道能登得上席面的茶点,不仅誉满全国,而且还被国外来宾誉为“东亚名肴”。它有两种制作方式,都是以豆腐干丝为主料,一种是“烫”,一种是“煮”,刀工精湛,烹饪方式讲究,干丝香软入味,香而不腻,味道十分鲜美。在清朝乾隆年间“九丝汤”是“大煮干丝”的前身,制作工艺比较奢华,深得乾隆皇帝喜欢,用到的食材有鸡丝、笋丝、火腿丝、木耳丝、口蘑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豆腐干丝,这九种丝烹饪而成,有时还会加入海参丝、蛭干丝、燕窝丝,后来淮扬菜先贤们觉得“九丝汤”做法,与低调的淮扬菜风格相违背,后来就演变成了以豆腐干丝为主料的“大煮干丝”。
点击查看
2、蟹黄包 扬州蟹黄包堪称一绝,是以蟹黄和蟹肉为原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大约需要三十多道工序,皮薄筋软,摆在盘中,就像一朵绽放的菊花,用筷子小心提起好似一个“小灯笼”,透过餐厅里的灯光,都能看到里面流动的汤水,汤汁入口油而不腻,吸入一口唇齿留香,鲜味十足。在吃的时候,先用吸管扎进蟹黄汤包中,不要着急,小心烫嘴。吸完汤汁,里面所剩残肉并不多,只留薄薄一层皮,然后慢慢品尝,吃掉筋软的皮,也是别有风味的。
点击查看
3、扬州饺面 扬州饺面是江南地方特色,顾名思义,饺面就是碗中有“饺”和面条,荤素搭配,两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食。饺面中的“饺”,不是“饺子”,而是小馄饨,过去在扬州,人们把它称为“饺”。在制作方法也是特别考究,汤头有的是鸡汤,有的是虾汤,还有的是三鲜汤等,馄饨皮薄,肉质鲜嫩滑爽,面条是扁的,也叫扁面,口感软硬适中,劲道Q弹,吸足汤汁很是鲜美,汤汁里放有胡椒粉,更能满足你的味蕾。
点击查看
4、双麻酥饼 双麻酥饼可谓是扬州面点的代表作,非常精致细腻,小小的酥饼轻轻咬上一口能酥得掉渣,口感外皮脆酥油香,内皮层层起酥,馅心甜香油润。双麻酥饼看似简单,但制作也是很讲究的。双麻,在以前指的是酥饼表皮的芝麻和里面的馅料也是芝麻,而如今双麻酥饼已经演绎成多种馅料,有甜咸两种口味,外皮用水油皮和全油面做成,里面包上馅料,外皮刷上蛋液,黏上芝麻,入炉烤熟,色彩鲜明,香酥滋润,使人耳目一新。
点击查看
5、翡翠烧卖 翡翠烧麦和千层油糕被称为“扬州双绝”,属于甜咸口,即像“石榴”又像“花瓶”,以皮薄馅绿,色如翡翠而得名,更重要的是神似翡翠,让食客吃出一种“君子温如玉”的感觉,因此来扬州吃早茶翡翠烧麦是必点的一道美食。它的制作特点是,把面皮边擀成菊花边状,包入青菜馅料,好似石榴,上端捏出蓬头,点缀上少许的火腿茸,成品色如翡翠,味道鲜美,糖油适口,甜润清香。 6、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叫扬州蛋炒饭,它可是扬州的经典美食小吃,流传已久。蛋炒饭不稀奇,可是扬州炒饭就有不同的味道,口感独特,品种繁多,要有蛋香、饭香、菜香,这也是扬州炒饭的三大灵魂。扬州炒饭的主料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瑶柱等,炒制完成后,粒粒分明,饭香浓郁,配料多样,鲜嫩爽滑,光泽饱满,口感简直就是人间一绝。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北郊,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方志类)记载“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两湖本名保障湖”“城西保障一河即旧所称炮山河者。襟带蜀冈。”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瘦西湖”之名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广为流传。其中的经典的景点有大虹桥、虹桥、锦镜桥、五亭桥、钓鱼台、小金山、望春楼、熙春台、白塔、月观、徐园、二十四桥、四桥烟雨等等。建议做好防晒,防晒霜和遮阳伞。 船游瘦西湖登船点:御码头上船 画舫参考路线:御码头——冶春园——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石壁流淙——平山堂——观音山——成象苑——天山汉墓 停留站:长堤春柳——小金山——二十四桥——春流画舫
点击查看
扬州素食 素食是我国肴馔的组成部分。中国素食源远流长。原始社会,素食源于采集植物,荤食来自狩猎野牲。由于生产力低下,食物来源无法保证,所以荤食与素食兼食,食物的选择余地很小。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才有选择食物的条件和要求,荤食与素食才区别开来。 两汉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传入了不少西方的蔬菜瓜果。如胡豆、胡瓜、菠菜、芝麻等。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创造了豆腐,这标志着由豆腐制作而衍生出了豆制品,极大地丰富素菜制作的原料。东汉,佛教传人中国,斋菜开始出现在寺院,并不断发展,促进了素食的普及。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专列了素菜一章,介绍了1 7种素食,并且用煮、蒸、煎等多种烹调方法成菜,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素食谱,对后世素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朝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作《断酒肉文》,提倡素食。扬州大明寺的素菜素饭、定慧庵僧人制作的素面、瘦西湖法海寺的素餐饭、小觉林素馔等。素菜四大金刚竹笋、香蕈、豆腐、面筋,历史上均是扬州名食。扬州仿荤素菜历来有“荤菜有一样,素菜也有一样”的传统,如素烧鸭、素火腿、素什锦、素鸽蛋等。 扬州寺院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梁武帝时,扬州一个僧厨,一个瓜能做几十种式样的菜,一种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唐代扬州大听寺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去豆腐、蔗糖等制作技艺。元代诗人成廷珪游扬州上方寺时,曾写下“今日雨晴山亦佳,散行聊复写幽怀。田翁入郭买春酒,野衲下堂留午斋”的诗句。清康乾时著名诗人厉鹗与汪士慎等集天宁寺,与僧论禅后写道“食时五观今参得,惭愧秋蔬此饱尝。”寺院菜烹调技艺精湛。蔬菜口味清淡、鲜香。仿荤菜力求“形似、质似、味似”。风味小吃、点心种类繁多,色、香、味、型俱佳。但基本口味以咸为主,咸中带甜,多汁多卤。扬州大明寺的素菜与镇江金山寺、浙江普佗寺、四川宝光寺素食齐名。扬州斋菜极精,豆腐也可做出几十种菜,有“豆豉瓜当攒十景,金齑五版会三鲜”之说。清赵翼在扬著《素食歌》,曰:“岂知素也可为绚,又增一番烹饪精。梦楼持斋老不怠,西岩飨之去刳宰。我非禅鑽亦伴食,正嫌主不烧猪待。似渊明入莲社中,所以无酒暗生悔。岂期下箸倍觉珍,不数豹胎猩猩唇。香菌自南蘑菇北,菘必秋后笋未春。有时故仿豚鱼样,质不相混色乱真。问谁作此太狡狯,素食想倩素手人。”清王文治《和素食歌》曰:“我治素食务洁精,匪斗华侈夸煎烹。菜根亦足餍嗜欲,庶肉食者毋絮羹。冬菘春笋真味出,涧蘋溪藻神光清。”曹雪芹《红楼梦》除提及茄子、豇豆、扁豆、葫芦、灰条菜以外,还有芦蒿和枸杞芽。 扬州素菜以鲜干蔬菜、河湖八鲜、豆类制品、菇类、酱制品、麦制品、杂粮制品、根茎制品等为食材。扬州种植的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味道佳、应时节。扬州处于江、淮要冲,土地平坦而肥沃,河湖港汉纵横,是“水落鱼虾常满市,湖多莲芡不论钱”的鱼米之乡。扬州近郊西北为蜀岗丘陵,土壤为黄土状亚粘土。东南片地处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沿线,是长江河漫滩地,土壤肥沃。扬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良好的水土环境和自然气候,为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扬州四郊素有“东乡萝卜,西乡菜,北乡葱蒜韭,南乡瓜茄豆”之称。所辖区县为苏北里下河平原,有米粮之仓美誉,有些特产蔬菜,海内闻名。扬州有些自己的特色原料。早在夏代,扬州竹笋即是入贡美味。扬州人食蕈菌,食面筋的历史由来已久。又如皮鸡为豆类制品的半成品,可经过2~3次再加工。利用这一特色原料,形成了一些特色肴馔。如大明寺的清风明月(把皮鸡搅碎,经过煎、焖烹制后,其色、型、味均接近涨蛋,故又名素涨蛋)、白果仙皮(其中仙皮即为皮鸡)等。又如扬州方干,以其质地、色泽、口感,为扬州又一特色品种。一块薄薄方干可批几十片不等,再切丝,配以菜心、香菇丝、胡萝卜丝、木耳丝等做成传统名素菜“大煮干丝”。而鉴真素宴中的名菜“狮子头”选用大明寺自家所磨豆腐。豆腐以劗肉的形式成菜。
点击查看
扬州博物馆 吃完饭,慢慢的散步去观赏一下博物馆,外面太过于炎热,在凉爽的房间里面观赏学习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广陵潮—常设展馆,为通史式陈列,其主题突出,设计独具创意,信息传播明晰,陈列语言准确,空间处理富有意味而合乎逻辑,值得看看。
点击查看
何园 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它的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公园)从2020年3月21日恢复开放露天游览区域。游客需扫描“扬州市市民出行登记”二维码,或出示居民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并佩戴口罩。
点击查看
东关街 扬州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 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现如今可以去转转很多美食店,有很多传统的扬州美食小吃。
点击查看
个园 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点击查看
扬州狮子头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其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观音山 山寺的代表,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扬州古运河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 扬州古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点击查看
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深)
点击查看
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感悟。扬州市旅游局推出扬州古运河黄金旅游线设想与规划。业内人士认为,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古人云:智者乐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丰富着人类的文明史,充实着人类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文化,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这条旅游线是历史文化与水的完整结合,更显现其独特的价值。如由南向北游,从白浪滔滔的长江,驶进宽阔的风平浪静的大运河,映入眼帘的是运河西岸的古寺塔影,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杨柳,富有水乡特色的小桥野渡,掩映于水杉翠竹荫下的农舍,细如羊肠的纤道,随风盘旋的风车,破浪前进的船队,或许还能看到巅簸在大河中的小小的渔船,以及不时上下潜水作业捕捉鱼儿的鱼鹰。如若在早上,面对眼前的水乡景色,谁又不会想起宋代词人柳永的佳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这个历史的走廊中,人们慢慢地看、慢慢地品,走进扬州,阅读扬州,感受扬州。当来到“东关古渡”又换上小船沿着“乾隆水上旅游线”悠悠地向蜀岗瘦西湖风景区荡去,领略维扬春色。那一幕幕美丽的风光不时出现在游客的面前,赢得游客由衷的赞叹,“美哉扬州”、“秀哉扬州”;而从北向南走,则又是一番境界,美丽的风光,秀丽的古城,在越来越宽阔的水面上渐渐远去,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和逶迤如黛的青山,谁又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历史的沧桑,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那传奇的文化和独特的秀丽的风光。 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
点击查看
建设瓜洲古渡风景区应以古运河为主线,以瓜洲古文化再现为切入口,以长江自然风光及江滨田园风光为衬托,形成具有江河交接、别具一格的景观。凡与瓜洲有联系的人与事都应在原址刻石勒碑加以说明,包括传说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及现实中的“人民解放大军渡江处”,以凸显瓜洲历史文化。此外可考虑建设古运河风光带、瓜洲闸园林区、江口岛暨锦春园景区、江滨浴场休闲度假区、江口古街民俗风情区、芦苇野趣园、现代农业观光区、润扬大桥北桥头堡主题公园等景区,其中江口岛暨锦春园景区是诸景区的重点。该景区主要建设与古代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浔阳楼齐名,素有“江北第一楼”之称的瓜洲大观楼及康熙、乾隆南巡时在瓜洲的“行宫”—锦春园为主体的“春江花月夜”公园,充分体现唐初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意境。园内除展现“瓜洲十景”中的部分景点外,还把古瓜洲的水窦城门、乾隆御碑、诗文石刻、人物典故与园林风光有机交融。游客登临江岸古城墙上的大观楼,东观日出江湖,西瞻大桥雄姿,南望金山寺等诸山美景,北眺运河如练。近赏园林旖旎秀色,集山川雄秀于一体,览人间风光于一园,定会使游人如临仙境,心旷神怡,赞叹不已。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