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福建纪游(辑昔日游览诗文)闽北、闽西行(五)======骆炎心
2019-11-18发布 876浏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Lv15

30篇游记,5粉丝

举报

承唐启宋遗奇迹   百代雄楼树建州
   —— 建瓯 游数咏   并序跋(2)

    丁酉绿肥红瘦时节,携妻游 建瓯
     建瓯 ,简称芝——此有两说:一云与 建瓯 名士谢宫锦有关。 建瓯 名刹光孝寺后有铁狮山,五代十国时,谢宫锦携友于此游玩,见草丛中有物闪光,一看原是芝草,芝草为瑞草,其现廼吉象。谢遂写《瑞芝赋》以纪此事,复命山为紫芝。 建瓯 城与紫芝山隔水相望,故名芝。一云与朱熹有关,此说有怪力乱神之嫌,因不录。
      建瓯 尝为 建宁 、建州府州衙治所。人 文昌 盛,历史悠久。为“ 福建 ”历史上最早建县、及最早设置府州之地—— 福建 之建即取之建州(今 建瓯 )。民国前,历为郡、州、府、都、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有数咏——

          其二    五凤楼
此地惊存五凤楼,三王开闽子孙留。
承唐启宋遗奇迹,百代雄楼树建州!

     ◎五凤楼, 建瓯 之标志性(帝都)建筑,亦为 福建 省唯一一座现存之古城楼。五凤之说源自上古之唐陶,据说尧帝常同“四岳”长老共商国是,人们把“四岳”比作四凤,将尧帝视作凤中之王。尧帝驾崩,“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五凤典故由此而来。
      五代十国时,建安郡守王延政,乃唐末 武威 节度使——即闽王王审知之子。天德元年(943)据建州称帝(殷),将东汉建安元年(196)建安(其时 建瓯 称建安)南城门改建为“五凤楼”,以彰显“五凤集瑞”之帝都气像。
     五凤楼屡建屡毁,据载:南宋端平二年(1235),于五凤楼遗址上建谯楼,南宋文学家刘克庄撰有《 新建 谯楼记》;明永乐年间复重建,仍谓谯楼;清乾隆十九年(1754)复建后,命名为“ 镇安 楼”;民国六年(1917)重修,改称鼓楼。
       该楼采用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主楼为双层飞檐,四围红柱,雕梁画栋。南北两面各悬一匾额,南曰“雄镇南天”,北曰“恩迎 北极 ”。鼓楼坐南朝北横跨街市,左右两旁各有一牌坊:左为县前街,右为鼓楼后,镌有“景贤”、“仰圣”等字样。

          其三   通仙门
竑关一道欲通仙, 罗马 旧人立水边。
何惧三山五岳地,千帆竞发瞬时间!

  ◎通仙门,又称长桥门,位于城南偏东方向,面临建溪。城墙高6米,门洞高4米、宽宽5米、深24米。门洞上方阴刻楷书“通仙门”三字,为清乾隆壬子年(1792)重修时所题。城门上城楼尚存(惟一),其建造结构,象鼻斗拱,保留明清建筑风格,城楼上供奉 太保 神像,故又称“ 太保 楼”。
       建瓯 设置城防由来已久,汉景跃三年(260)建安郡守王蕃始筑垣于水南覆船山下。南朝元嘉年间,太守华瑾之将城迁于黄 华山 麓,至南朝梁末被 长沙 侯萧基焚毁,之后太守谢渴改在水西立栅为治所。至南朝陈刺史骆文广又将城迁至水南覆船山下。唐建中元年(780)刺史陆长源又迁城于黄 华山 麓,并筑城为州治。城墙高6.5米、阔4米,城墙全长4.7公里,设城门9座。此后历宋、元、明、清诸朝, 建宁 府城垣逐步完善,牢固、壮观,因有“ 金瓯 建宁 府”之美誉。
      建瓯 城门除城防作用外,尚有通关码头之功能。现存四座城门,有三座皆有石阶直通水边——遥想当年,登楼眺望,桅杆林立,千船万檝之壮景历历在目耶!
     今通仙门前建溪水边立有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有 建宁 府记载三百余字——雕像,似有象征意义欤?!

★附古诗: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待续)
   
  丁酉暮春稠州炎心构思于古城建州
          定稿于 厦门 沁霖书院

♞图9       《誓墓文》二赞
        ——题 黄石 斋书《誓墓文》
          其一
逸少辞官冩誓文,千秋笔墨智僲存。
山阴 道上留鸿迹,碧水逍遥寄蝶魂!
          其二
石斋从容仿美篇,真行草意巧勾连。
引来书圣奇真趣,晋韵隋风化逸颠!

        戊戌初冬于 嘉禾 沁霖书院

骆炎心,稠州 义乌 人。少时离杭寓徽:曾寒冬叫卖;尝酷暑耕耘;逐过利,争过名。后迷途知返,然已两鬓飘秋。终至 嘉禾 ,授西席,乐独游。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24
目录
2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