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建瓯
是
福建
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福建
”的建即取自建州(今
建瓯
)。从
福州
乘坐普快列车到
建瓯
需3个半小时,票价32.5元。趁着休假决定来次一个人的旅行,目的地是
建瓯
与
南平
市区,重点游览东岳庙、光孝禅寺、
建宁
府孔庙与通仙门。
普快列车行驶在连绵不绝的山脉中,一路上伴随的是蜿蜒流淌的闽江,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是从下游逆流而上,探寻建溪畔的历史文化。刚出火车站就觉得阵阵凉风袭来,不愧是典型的闽北山城,乘坐2路公交在东站下车,不远处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白
鹤山
南麓的东岳庙各殿宇依山而建,显得错落有致,前殿供奉着十殿阎王,各种逼真的塑像让人看着有些不寒而栗。大殿又称圣帝殿,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面阔5间,整座建筑在山势的衬托下显得恢宏壮阔,大殿完好的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建瓯
鼓楼坐北朝南为城楼式建筑,楼高23米,有三个拱洞。五代十国时闽国王延政据建州称帝,将原南城门城楼改建为五凤楼,以显示“凤集瑞”的帝王气象,鼓楼见证了
建瓯
曾作为“闽国古都、殷国故都、八闽首府”的光辉历史。步行到孔庙和
建瓯
市博物馆,没想到吃了闭门羹,问了摆摊的老人说只有上午8-11点开放,于是决定去光孝禅寺。
位于城南的光孝寺始建于公元55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闻名中外的八闽十方丛林之一。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金箔贴身的大佛为闽北禅寺之最。比起涌泉寺和开元寺的香火鼎盛,光孝寺则显得落寂许多,倒显得些许清幽。过水南桥,沿着建溪行走大约2公里就能来到通仙门。建溪是闽江上游三大源头之一,上游有
崇阳
溪、南浦溪和
松溪
三大支流,其中
崇阳
溪与南浦溪在
建瓯
长源汇合后称为建溪。通仙门屹立于建溪畔,是
建瓯
仅存的四座古代城门之一,也是
福建
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门。城墙高8.5米,拱形门孔高4米,进深23.85米,正面门洞上方石匾上阴刻楷书“通仙门”字样,为清乾隆壬子年(1792)重修时所题,保留了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城楼上现供奉
太保
神像,故又称为
太保
楼。历经岁月洗礼的通仙门,斑驳的城墙见证了“
金瓯
建宁
府”曾经的辉煌与沧桑,更见证了这座“
中国
笋竹城”和“
中国
根艺美术之乡”的重新崛起。预定了管葡路上的金马宾馆,感觉挺高的性价比,临近遍布美食的北辛街,稍作休息后到北辛街觅食,这里有大肠粿、东游芋饺、扁肉和汤锣粿等各种
建瓯
小吃,漫步到通仙门欣赏夜景,在LED灯照耀下的城楼显得古朴幽静,坐在那欣赏当地百姓跳广场舞,仿佛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第二天起了大早专程来品尝豆浆粉与汤锣粿,豆浆粉是
建瓯
人特有的早餐,在米粉里冲泡入浓醇的豆浆,加以酱油、葱花和姜丝为料,汤锣粿则是把米浆蒸煮成薄薄的皮,加点酱油和鸡蛋,吃起来特别嫩滑。隐藏在一片高楼大厦之中的
建宁
府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宝元年间(1038~1040年),几经毁圮重建,现存的大成殿重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其内檐柱础仍为宋物,两庑及戟门为民国年间修建。步入棂星门,右侧散落着几方历代的碑刻,往前便是高大古朴的大成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15檩抬梁式屋架,面阔5间。内檐的天花板和枋板均彩绘有“苏式”彩画,有花鸟走兽、琴棋书画和人物故事等给庄严的大殿增添了几分灵动。铁井栏一带是
建瓯
的老城区,分布着大小龙须巷、京选巷和磨房前等街巷,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徜徉期间可以感受
建瓯
的市井气息。
在
建瓯
的1天1夜,感受了这座“闽之源·古建州·美味
建瓯
”的风韵,从东岳庙、光孝禅寺到
建宁
府孔庙,儒释道三教在这里和谐共存;从五凤楼到通仙门,古建州曾经的辉煌铭刻于此;从豆浆粉、大肠粿、芋饺到光饼,这里的美食让人大快朵颐。慢游
建瓯
,细心品味这里的古朴与风韵。
点击加载更多...
本游记著作权归@三山阁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