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头图
纬度|加东海洋三省:N.B. ,低调的世界之最
2017-12-01发布 1632浏览
素非Lv13

12篇游记,23粉丝

举报

N.B.,这个缩写仿佛很霸气的名字,全称New Brunswick( 新不伦瑞克 ),源自德语Braunschweig,是 加拿大 东部海洋三省之一。
加拿大 的国徽上有一行拉丁语铭文,A Mari usque ad Mare,意即从海洋到海洋。而东部的海洋代表,便是临大西洋的加 东海 洋三省:N.B.( 新不伦瑞克省 ),P.E.I.( 爱德华王子岛 ),N.S.( 新斯科舍 )。
加拿大 疆域辽阔,人口集中的区域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加 东海 洋三省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旅游度假时才会前往,且不像班芙等国际旅游热门,多少有点儿 加拿大 (和 美国 东北 区域)人暑热之时私藏度假区的感觉。
N.B.东临圣罗伦斯湾,北接 魁北克 ,西与 美国缅因州 相邻,南接N.S.,东与P.E.I.通过联邦大桥相连。因此,陆路前往海洋三省,N.B.是必经之地。而在各种攻略中,N.B.仿佛不过沾光那两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游客途经逗留一下而已。

我长草海洋三省游由来已久,总是因为各种其他计划推延。
2017年夏,终于驱车 自驾 ,进行了为期18天的加 东海 洋之旅。

第一站,便是N.B.,由此方知此中隐藏“明珠”。

多伦多 一路向东,GPS会显示500多公里的沿当前道路行驶。真是一马平川,直到看到圣劳伦斯河,进入法语区 魁北克 。时间紧迫的人,很多会选择一猛子开进N.B.省再安营扎寨。我们一向不喜欢旅途太过奔波,恰好出发这天电闪雷鸣,路边的树和草地被雨雾勾勒如同 英国 的乡村,车速亦无法过快,庆幸预订在 魁北克 老城外投宿。

次日继续一路向东,法语路标变成双语路标时,便进入了N.B.。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省,竟是加国唯一英法均为官方语言的省份,且是 加拿大 联邦建国之初四个省份之一。
道路折个大弯,直奔向南,地图上看,仿佛伸出去的半岛。连绵不绝的青翠,间或看到溪流闪现,天光云影。路边山坡上成片成片的鲁冰花正在开放,让人想起那首同名的歌和《花婆婆》里的画面,想不到这种花原来可以在杳无人烟的山野间如此肆意生长。
车窗外,田园连接着田园。N.B.是 加拿大 城市化程度最低的省份。虽有两个 台湾 岛的面积,人口却大多集中于南部近海处的三、四个城市周边。北边的山区,森林茂密,湿地间杂,更象动物的家园。

在这山野之间,隐藏着一个瀑布Grand falls,有些小型水电站的样子。对于见多瀑布的人来说,不够高,不够宽,不够湍急,似乎乏善可陈。
另一个必须逗留的地方,是有上百年历史的有世界最长廊桥之称的Hartland Covered Bridge 。Hartland 廊桥长1282英尺(391米),横跨于N.B.主要河流 圣约翰 河上。

经历百年风吹日晒雨淋,Hartland桥身与顶棚看上去斑驳脆弱,仿佛年久失修的长型谷仓,却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中间通车,两边供行人通过。加国国旗、 英国 国旗、N.B.省旗在桥头飘扬。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英国 国旗的存在是因为英联邦的关系,感觉很有些穿越。
N.B.省是 加拿大 廊桥最多的省份,没有考证跟德语来源的省名有没有关系,因为 中欧 也是廊桥最多的区域,推测那个时代,也许很多英法后裔之外,也有不少德裔吧。廊桥的创意本源于马车经过桥梁的时候,常因水流湍急、马匹惊恐而发生意外,安全起见,人们发明了廊桥,用两侧的护栏挡住马的视线。然而,此后的故事如同《廊桥遗梦》带来的印象,却大多是浪漫的甚至伤感的。
至于这座Hartland 廊桥,倒有一个Kiss Bridge(接吻桥)的美誉。在一份“在 加拿大 情侣必做的10件事”榜单中,携手穿越Hartland Bridge并在桥中接吻这一项榜上有名。据说1901年桥集资建成伊始,行人通过要交3分钱,马车通过是6-12分钱。当时的小伙子训练自己的马经过廊桥时,自动放慢脚步或者干脆停下脚步,以方便他们有机会亲吻桥上偶遇的自己心爱的人。
大概季节不对,我们并没看到年轻情侣的身影,倒是陪李小宝走了几个来回,感觉车从桥上经过时的震动,从护栏小窗看河流两岸景色入画,在桥下扔石头打水漂嬉戏,玩了个痛快。

如果没有进山度假计划,时间又足够的话,人们通常会沿高速继续向南,宿于省会Fredericton,或者人口更多一些的Moncton( 蒙克顿 )。我们此行选择了Moncton的一家B&B住了两晚。过午,女主人Janice便开始联系我,问是否一切顺利,预计几点到达。
接近Moncton,辰光尚早,我们索性直接奔向Shediac,去饕餮龙虾。海洋三省一带,在这个季节,龙虾算是当家菜了。而Shediac做为一个只有6000人的小镇,因为紧邻Northumberland strait而盛产龙虾,加之有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重达55吨的龙虾雕像,吸引不少食客与游客。

我们循着Yelp推荐,选了海边一间白色的小屋,Paturel Shore House Restaurant。此刻,夕阳照得海面金光闪耀,屋内三三两两白发苍苍的食客,显得很温暖。运气好,排到一个临窗的座位,龙虾只要选个水煮的原生态的,鲜美的味道与弹性十足的口感,已足够犒劳接连两天的辛苦。

Janice的房子是很常见的House, 维多利亚 风格的红色两层小屋,门廊装饰精巧。房子的后院间并无栅栏,显得邻里间比 多伦多 更为亲近。Janice夫妇同住小楼,Janice用门帘将厨房与家庭房隔开,客厅给客人单独用,因为她自己制做手工皂卖,玄关里挂了营业执照,摆放着不同味道的皂,带着淡香的雅致。
第二天下楼用早餐,取餐台旁边小黑板上,Janice写了两个时间表。一个是N.B.最为有名的Funday Bay(芬迪湾)当天的潮汐表;另一个是Moncton downtown的Tidal Bore(潮汐)的时间。
李小宝虽出门在外,却不肯耽误周末的国际象棋课,Janice看到我们在客厅里通过网络下棋,取出了自家从 非洲 买回的很少给客人展示的手工国际象棋,吸引得李小宝爱不释手。Janice顺便聊了聊自己已经成人的孩子当年如何喜欢下棋,以及老两口的偶尔的远游。B&B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大概可以算上有机会贴近别人的生活一条。

我们根据Janice给的时间,先去downtown看Tidal Bore。城里的潮汐有些像钱塘江潮。海水由芬迪湾奔涌而来,倒灌入城中河流。只见视力所及处,黄浊的河流镶着一条波浪横贯水面,带着轰隆隆的响声,隐约还可以看到有弄潮儿冲浪随之而来,观潮者一片赞叹与口哨声。可惜我们看那天潮水不够强,潮势渐弱,弄潮儿便索性抱着冲浪板改成了漂流,岸上随之而来善意的笑声。笑声最响亮是,是我旁边皮衣皮裤皮发辫的一位微胖的老妈妈,猜想她至少也有六十岁了。我认出她是我们昨天路上遇到的骑摩托车出行的一家四口,很酷的装束,很拉风的小队伍。活得任性自我,在北美大地早已经见惯不怪了。

依计划前往必去的Fundy Bay,一路看去,黄色的土地间沟渠纵横,四通八达,带着潮来潮去的痕迹,竟有些沧海桑田的感觉。
芬迪湾的Hopewell Rocks有世界落差最大的潮汐,每25小时内涨落潮两次,落差通常达十二、三米(最高观测落差21米),涨潮时可以划船,潮水合适的高度时,可以划船穿过礁石中间的洞穴,落潮时可以走到ocean floor(海床)上,一直走出去很远。网站上有详细的潮汐时间表,查好时间前往,能够完整地看到自然展示的神奇变化。
我们在潮水最高时先去转了一圈,三三两两的独木舟正在岩石间穿行。此时的岩石不过是海面的礁石,想象不出水下有怎样的高度。

算算离潮水退下要六小时左右。我们便去了Janice推荐的离Hopewell Rocks四十公里左右的一个悬崖景区,Cape of Enrage。虽是初夏中午,海风却依然刺骨,裹得严严实实,登上 灯塔 极目远眺。天地悠悠,沧海茫茫,人的心胸在这番景象里辽阔起来,烦忧都变得无足轻重。据说这个地方是看夕阳的好所在,我们却没时间等上几个小时。去试了景区的餐厅,主打菜自然还是龙虾,同为龙虾,昨天的是原味的质朴,今天却是大厨手笔的酱料带来的多层次丰富的口感。

继续向前,去往Fundy国家公园。对于李小宝这个年纪的少年来说,最好玩的其实是途经的海滩。潮水已开始慢慢退下,裸露着细腻湿润的海床。捡贝壳、拾小螃蟹,探寻泥沙里的宝藏和秘密,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晒着,几个小时都玩不厌倦。我其实是想去芬迪国家公园一探露营地那个水滴型木屋的,最后开到了营地附近,却是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回到Hopewell Rocks,潮水恰好退尽,露出花瓶一样高耸的三三两两的岩石,形成小小的 石林 。最为吸引人的,是被海水亿万年冲刷,形成一个很大的洞穴的那一座。这样一次潮涨潮落流出流入芬迪湾的水,据 称多 达1150亿吨,超过全世界所有 淡水 河水量的总和。水虽至柔,但每天两次这样来来去去,经年累月,将刚劲的岩石雕刻成如此形状便不足为怪了。这样的风景,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大概是不同的感受。

Moncton还有个景点叫Magnetic Hill,磁力山怪坡,我们的车自然也没踩油门倒着上了坡。虽知是视觉差异,小朋友却会觉得有趣。因为离住处不足十分钟,我们在离开N.B.前往P.E.I前,一并来之看之。专程前往的话,不知会不会觉得不过如此。

N.B.因地处必经之地,成为我们加 东海 洋行的第一站,也是此次旅行最后一站。
本来是计划回程不再逗留的,后来我们在N.S.时,因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提到,USA Today杂志评选 加拿大 最佳旅游目的地,第一名竟是我们从没听说N.B.的一个小镇St. Andrews-by-the-Sea(海边的 圣安德鲁 )。于是临时改变计划,坐渡轮由***上岸回到N.B.,又在***小住。
1785年建立的***原本离Moncton也不远,且是 加拿大 最早的城市。同年,th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成立,是北美最早的大学,虽然现在这个学校似乎没有太 大名 气。***与Moncton在***的两个方向,因此,***看上去几乎与 美国 缅因州 相接连,且有一处国家公园属两国共有,也难怪我在 美国 的朋友也曾来此小住。

小镇上多是19世纪末期的房子,几乎没看到新的,但是途经的人家,花园无不打理得非常漂亮。小镇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因为 加拿大 150周年国庆,今年全国国家公园免门票,我们一路遇到不少 美国 北上的游客,然而小镇并没有想象中出现摩肩接踵的游客。想起那篇文章中,市长提到入选最美小镇,担心惊扰居民安逸闲适的世外 桃源 生活,希望是过虑了。不过,跟很多远离大都市其他美丽的小镇一样,与世隔绝的同时,看上去人口似乎一样地老龄化。

小镇有个不容错过的花园,Kingsbrae Garden。这名字,自然带着皇家园林的风范,园艺也是多次获得大奖。此行下来,唯独这个不属于国家公园或就就遗址的花园收了38刀家庭票,方感受到150周年免费活动还真省不少银两。
花园小而精美,园林景观有布查特公园之风。加之散落其中的白雪公主咬过的苹果和小矮人,风车等童话因素,以及小小的农场,真有些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感觉。
我们最喜欢的是其中的雕塑园。或无比逼真,或抽象,或巧妙地蕴藏意境,每一个都吸引人反复琢磨观赏,或者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及至晚餐时分,才发觉人少是错觉。路边那家口碑很好只做外卖的OSSIE的小餐馆外排着长队,仿佛给“世界最好吃的油炸生蚝”做注解。而我们专程前往的那家好评如潮,里里外外美得不像话的餐馆,告诉我说今天明天后 天全 部订满。海边露营地和motel门口也大多悬挂客满的招牌。也许,是 美国 人都北上了?

在只有一条街的城中心闲逛,看手工艺品,吃冰淇淋。似乎每个小城中心,都有一家美味的冰淇淋店。
附近找了一家看上去不错的餐馆,晚餐吃得很舒服。旁边一桌六个把自己收拾得妥贴精致的老太太,看上去都有八十岁了,像是老闺蜜聚餐,大概 中国 游客少,常常打量我们,然后冲我们微笑。除了老两口的携手同行,我也常看到这样的老姐妹同游,有时想,这会儿,她们的老伴们干嘛呢?似乎看到的老太太团体比老爷子们多得多啊,难道老爷子都是喜欢孤独的吗?(调皮脸)
老板娘出来寒暄,说是18年前从 德国 来的,再次想到N.B.与 德国 不知有怎样的渊源。

晚餐后沿小镇边开车闲逛,竟然看到海边的小堡垒。
少年看过很多堡垒,还是第一次看到海边的炮楼blockhouse。 三门 大炮炮口冲着海面,好象一直守卫着家园。少年爬上爬下,在英法战争的各种故事情节里角色扮演。

沿着海床,仍然可以向海深处走很远,寻找海底的故事。直到落日余晖中,海水开始漫上来。那些海底发生的故事,又要再次回到海底。
日复一日。

正在加载更多内容...
33
目录
33
15